螯蝦系列|隨手撈美國螯蝦,一小時就爆桶!台灣生態岌岌可危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螯蝦系列|隨手撈美國螯蝦,一小時就爆桶!台灣生態岌岌可危

你們都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還能看到台灣的好生態嗎?
外來種牠們沒有錯,是任意棄養及亂放生的人的錯,我們在為台灣生態付出,得到的不是支持而是批評,要怪去怪民國69年開放進口的執政黨嘛,導致生態浩劫這些開放進口的政客有負責嗎?

經查:

一、小龍蝦在生物分類法上屬於螯蝦,和龍蝦、對蝦較接近,不是蟲子。

二、小龍蝦是歷史悠久的養殖水產,可以食用。

背景

內容農場網站流傳「小龍蝦不屬於蝦類 是一種蟲子千萬不要再吃」、「小小的小龍蝦,每一隻的肌肉裡包裹著的是鉛,汞,錳,鉻,砷,肺吸蟲,血吸蟲...」
查核

爭議點一、「小龍蝦不屬於蝦類」?

查核中心諮詢嘉義大學水生生物學系陳哲俊副教授,陳哲俊說明:小龍蝦和龍蝦、草蝦都屬於「甲殼類」中的「十足目」,龍蝦外殼比較堅硬,一般蝦子的外殼比較柔軟,小龍蝦比較接近「螯蝦」。 「小龍蝦是蟲子」是誤傳。

根據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 台灣物種名錄 及 海洋生物資料庫〈WoRMS〉,小龍蝦的正式名稱為「克氏原蝲蛄」,學名為「Procambarus clarkii」,亦稱克氏螯蝦、美國螯蝦。在生物分類法上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軟甲綱-十足目-蝲蛄科(亦稱螯蝦科)」;和龍蝦、對蝦(明蝦)等其他蝦類動物同屬「十足目」。昆蟲在生物學上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生物分類資料庫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小龍蝦與龍蝦、對蝦在生物分類上都屬於十足目,分屬不同科。相對的,這三種動物與昆蟲則分屬於不同綱,在生物分類上相去較遠。
爭議點二、小龍蝦可以食用嗎?

陳哲俊副教授表示,小龍蝦食用上沒有問題。

根據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 Ray Mcclain 的研究〈Crawfish culture: A Louisiana aquaculture success story〉指出,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自18世紀起開始有小龍蝦養殖產業。

台灣《農業世界雜誌》第278期〈認識外來種美國螯蝦〉一文中對食用螯蝦的敘述為:「歐美民眾喜食螯蝦,整個歐洲的年消耗量約為六千多噸,有超過一半的數量為美國螯蝦(即小龍蝦)..... 美國的消耗量也達到五萬噸之多。」(2006)

根據中國農業部《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2017年,全国统计小龙虾养殖总产量为112.97万吨......需求总量约为190万吨。」

綜上所述,小龍蝦作為養殖水產食品的歷史悠久,是可以食用的。

結論

一、小龍蝦在生物分類法上屬於螯蝦,和龍蝦、對蝦(明蝦)等蝦類同屬於軟甲綱十足目;昆蟲則屬於昆蟲綱,兩者在生物分類上相距甚遠。

二、小龍蝦是歷史悠久的養殖水產,美國從十八世紀起開始人工養殖,歐、美、中國皆有養殖產業,可以食用。

參考資料

1. 海洋生物學資料庫〈WoRMS〉

2.李定安(2005)。〈對蝦類分類學的研究〉,《白蝦養殖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水產試驗所特刊》,6:25-32。

3.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4. W. Ray McClain & Robert P. Romaire. "Crawfish culture: A Louisiana aquaculture success story" (PDF). World Aquaculture. 35 (4): 31–35, 60–61.

5. The NCBI Taxonomy Homepage
1.哈夫病是指患者在進食魚類24小時內出現的不明原因的橫紋肌溶解症(骨骼肌纖維溶解)。哈夫病於1924年在波羅的海沿岸哈夫區首次發現,其後九年,該地區約有1000人患上這疾病。

2.此後,多個國家(包括瑞典、前蘇聯、美國、巴西及中國)均有哈夫病的致病記錄,大多與食用經烹煮的淡水魚(山鯰魚、鰻魚、白斑狗魚、水牛魚、銀板魚、淡水白鯧等)和小龍蝦有關。

我們翻閱了目前國內外權威的研究報告,懷疑是含有某種生物毒素所致。但是,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該毒素只存在於小龍蝦體內,其它水產品(例如鱈魚,水牛魚、鯧魚等)亦有引起哈夫病的病例發生。
當然小龍蝦也不是一無是處,小龍蝦富含蛋白質,並且肉質鬆軟,很易於人體的消化吸收,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非常好的食物。此外,蝦肉內富含鎂、鋅、碘、硒等元素。這些營養元素對心血管系統具有很好的調節和保護作用,可以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擴張冠狀動脈。

美國資料庫顯示~
小龍蝦(Crawfish)學名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 俗稱美洲鰲蝦或者美國鰲蝦哦
小龍蝦是路易斯安娜州的代表動物哦,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紐奧良市時的工作餐也是小龍蝦!
美國人吃小龍蝦的花樣可是繁多,可能比我們中國吃貨更厲害! 這是配上玉米的香辣小龍蝦!
小龍蝦煮熟後,把控干水的小龍蝦們一下傾倒出來,圍在長桌子上,配上啤酒,大快朵頤,是美國人最喜歡的!

堅硬的外殼,揮舞著大螯,一副不好惹的樣子是美國螯蝦(Procambarus clarkia)給人的第一印象。這種知名的淡水螯蝦隸屬於節肢動物門中的甲殼亞門、十足目、螯蝦亞目。美國螯蝦俗稱克氏原蝲蛄,坊間又有小龍蝦的稱號,由於體色鮮紅,加上飼養起來非常容易、生命力強、價格低廉等種種因素下,讓這種原產於美國中南部與墨西哥一帶的物種因人為引進而入侵台灣。

然而在世界各地,美國螯蝦這種外來種入侵原因有許多種,包含了生物防治的引進、食用貿易引進、餌料引入或是自體的族群擴散、走私等等因素都有可能讓這些外來的物種有機可乘,進而影響當地生態。然而台灣地區推測可能是因為水族貿易因素,業者引進後,加上寵物棄養此主因而造成外來種入侵災害。相對於同屬陸封性的淡水蟹類,淡水螯蝦的入侵無疑是原生淡水蟹生存競爭上的一大強敵,也因此淡水螯蝦和淡水蟹在地理分佈上,往往是相互排斥的。而台灣,這塊沒有沒有原生淡水螯蝦分佈的美麗寶島,在美國螯蝦入侵後,淡水蟹類的命運又會是如何呢?

在台灣,想要見到美國螯蝦已並非難事,幾大城市週遭的都會公園水池和溝渠也都陸續遭到美國螯蝦攻陷,前一陣子才看到一些農場讓小朋友釣螯蝦回家或舉辦釣蝦大賽,不禁讓人捏一把冷汗,這些螯蝦最後都順利在魚缸內成長,還是又將淪為「放生一族」?在整個東亞地區,因為養殖之用,美國螯蝦已在大陸地區蔓延開來,為了滿足饕客的味蕾,小龍蝦在內地的年產量可達七萬噸以上。

而反觀台灣,面對著美國螯蝦加上近年大量進口養殖的大閘蟹(中華絨螯蟹),台灣的日本絨螯蟹可以說是兩面受敵。台灣鮮少人取食美國螯蝦,然而面對牠們的自然擴散與繁衍,也同樣將加重台灣原生生態的負荷量,目前包含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等方式,是否能落實其成效,亦或是可能傷害當地其他生物,仍需進一步評估。

這二十五年來,福壽螺這個外來入侵種已經吞食掉了我們社會約一佰億的支出,而所付出的社會成本更是難以估計。但可以預知的是,倘若我們不再未雨綢繆,著手進行規畫與防治,在美國螯蝦成為穩定族群前加以控制的話,無疑的,我們所負擔的成本與對環境的危害將會持續增加,生態環境加害者的人類,可能往往才是在整體自然生態環境中最大的受害者,也讓我們為台灣淡水的原生蝦蟹類發出救援的呼聲吧!

-

我的影片都是與Facebook直播同步拍攝絕無造假
【做什麼,像什麼】
喜歡看最真實的YouTube歡迎訂閱我們,並按一下小鈴鐺才不會錯過新的影片:https://reurl.cc/eEb05W

👍歡迎訂閱追蹤
► 黃小四Facebook粉專:  / qaa0404  
► 黃明賜個人臉書:https://reurl.cc/9rAdXY

不定時的野外直播探討
想增加知識嗎?來看我們就對了。

#美國螯蝦 #錦鯉 #野外探討
#小龍蝦料理 #麻辣小龍蝦 #外來種 #生態危機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