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城博士 從儒釋道到基督教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梁燕城博士 從儒釋道到基督教

加入影音使團創世電視頻道:
   / @themediaevangelism  

師傅雖有千萬,為父卻是不多 梁燕城博士
月亮是中國人思考天空的象徵,唐代詩人李白曾經問過一個問題:「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他在思考天上的月亮到底甚麼時候開始有的呢?而宋代詩人蘇東坡也曾經於中秋時望向天上月光,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有一種說法是,他在思想人世間到底甚麼時候月亮的呢?梁燕城博士用中國幾個不同學派的思想,加上《聖經》的真理,向大家解釋耶穌基督的真實。

上帝是全人類的造物主,不只是西方的神,從古到今就祂都向中國人顯現。梁博士提及漢哀帝年期出現的伯利恆之星。原來《漢書‧天文志》記載:在漢哀帝建平二年二月,彗星出牽牛七十餘日。另在《漢書‧哀帝本記》也提到漢哀帝建平三年另出現一個異樣的星象。有學者說這兩個分別在公元前四年和五年出現的明星,就是聖經記載來自東方的博士,來到耶路撒冷時所看到的兩顆星,這顯現在中國和以色列的星,並有史書和聖經記載,帶給我們甚麼啟示呢?

每到中秋,人類看見美麗明月的同時,會否思想一下宇宙為何有月亮存在?天地萬物從何而來?這是很重要的問題!西方哲學家曾經問為何有我?為何有你?而中國的哲學家莊子亦講到大魚,他說:「我看莊子《逍遙游》,但從大魚會轉化成為一隻大鵬鳥,飛到太虛之上,從太虛俯視人間,從莊子裏面就啟發了我一種很奇異的思想,人生可以轉化,超越向上,在太虛自由飛翔。」他看到原來中國人一早就有了這種悟性,很想了解到人生到底怎樣轉化?其實答案就是耶穌基督!

老子當年說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意思是有一個混沌複雜的東西,比天地還早出現。它無聲無形的獨自存在卻從來不曾改變,運行不停可說是天下的根源。他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它才適當,姑且就稱它為「道」吧!

《約翰福音》1章14節提到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祂就是耶穌基督!他思考「道成肉身」這個理念,這理念是中國文化所無,指最高之真道以肉身下臨人間,與人類同甘共苦,同經人生的苦痛死亡,從救贖使人轉化出超越苦罪的新生命。這思維肯定最高真理是有恩情的最終極存在,即所謂上帝,有情格的上帝即可有實踐行為,才使啟示與道成肉身成為可能。

耶穌道成肉身將愛帶給我們,而非用權勢管轄我們,祂甘願犧牲受苦難、釘十架。而十架是非常殘酷的刑罰,人類個個有罪,但耶穌代我們受罪懲罰。也許儒釋道皆是老師,唯上帝是天父,與祂連結才能慶團圓,耶穌成為了我們和天父復和的橋樑,讓我們尋回宇宙的親情及美善,就像《哥林多前書》4章15節:「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上帝是我們最好的師傅,成為人類生命中的指南針。

「中秋節是我們和家人團圓,人跟天地團圓的日子。天上有一位父神,充滿天地仁愛,我們可以和天上父親團圓,讓你生命再次有個喜樂的開始。」

請訂閱影音使團創世電視頻道   / themediaevangelism  

支持媒體宣教︰http://www.media.org.hk/donation

*如欲使用本頻道片段,請電郵[email protected]申請授權。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