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昌質詢】30位死刑犯評議簿已銷毀 司法院、法務部準備好了嗎?|2024-11-21|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國昌質詢】30位死刑犯評議簿已銷毀 司法院、法務部準備好了嗎?|2024-11-21|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備詢官員:刑事廳廳長李釱任、法務部部長鄭銘謙

【30位死刑犯評議簿已銷毀 司法院、法務部準備好了嗎?】 2024-11-21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針對科處死刑之判決,113年憲判字第8號要求應經各級法院合議庭法官之一致決,若不符合此意旨,除有證據證明各該確定終局判決係以一致決作成者外,各得請求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檢察總長亦得依職權提起非常上訴。

在大法官做出判決後,我持續追蹤現有37位死刑犯最終判決有無一致決?司法院回函指出,有30位死刑犯的評議簿已銷毀,剩下7位的評議簿雖有留存,但司法院是行政機關無法聲請閱覽。

然而,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當本週一司法法制委員會考察台北地院時,司法院副秘書長卻直接說出7位死刑犯最終判決有一致決,為何司法院的回函說謊?

更重要的是,評議簿已銷毀的30位死刑犯,依照大法官判決的意旨,檢察總長勢必將來都會提起非常上訴,重啟審判程序後,司法院、法務部準備好因應措施了嗎?

此外,歷時超過7年、吸金近90億的im.B詐騙案,一審主嫌遭判16年6月,但正義的實現之路仍遙遙無期。日前,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台北地院卻裁定其僅屬「間接被害人」,不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應補繳裁判費,否則不能請求損害賠償,此一法律見解從何而來?

今天司法院刑事廳長稱,實務見解是限於「直接被害人」才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但根據2022年臺灣高等法院法律座談,67位法官有55位認為,「依據刑事訴訟法,並無限制是否法益直接或間接受害」,均應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會議做成決議後,還請司法院轉請最高法院研究。為何被害人仍無法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樣的歧異法律見解如何保護被害人?

📺【國昌質詢】30位死刑犯評議簿已銷毀 司法院、法務部準備好了嗎?|2024-11-21|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 【國昌質詢】30位死刑犯評議簿已銷毀 司法院、法務部準備好了嗎?|2024...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