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細講六和敬》 鍾茂森博士(定弘法師)主講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第一集 《細講六和敬》 鍾茂森博士(定弘法師)主講

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我們師父上人在上個月所寫的,發心報名參加六和敬僧團的一個倡建書。我們上一次在四月十三號,用國語把這個倡議書講了一遍,講了兩個小時。有同修聽了之後覺得很歡喜,但是說講得不夠細,希望我再細講一遍,所以我們就今天來做一次細講。
我們師父倡建六和僧團,這個緣起是在好多年前了。在他老人家年輕的時候,他有一次曾經來香港講經,那是一九七七年,說話已經三十多年前了。當時師父跟一位佛門的出家人談起這個事情,大家都有這個共識,希望能夠振興佛教。師父老人家曾經講過,佛陀在世的時候,怎麼能夠把佛教興起來的?那是有五比丘跟著佛陀,六個人在一起就能夠建立僧團,於是就能夠把佛教興起來。這個僧團只要有四個人以上,大家和合而住,依六和敬來修學,就一定能夠興教。我們看到佛法衰微,什麼原因?古人講得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要興起來,必須要有人,而且不光是一個人,至少要有四個人以上。大家能夠真正落實佛陀教誨,修六和敬,建立僧團,這就能夠使佛陀教育興旺起來。所以老人家當時跟這位法師談起來,大家都有這個熱心,希望成立僧團。他們說只要有五位比丘,大家真正恢復佛陀的制度,托缽乞食、修六和敬,這肯定能夠興教。很可惜當時只有他們兩個人響應,而且後來這個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我們師父雖然那一次的倡建僧團沒有成功,但是念念不忘此事,在講經當中一直在說希望真正有僧團出現。如果真正在一個地區有一個僧團出現,必得諸佛護持、龍天加佑,這個地方就能消災免難,而且佛法就從這個地方興起來。
師父老人家最近又提出六和敬僧團倡建的理念,那確實是看到我們現在世界各地災難頻繁。災難的原因,歸根結柢,就是人心不善,正法不興。所以要真正要拯救全球苦難的眾生,使正法久住,必須要有僧團出現。所謂「僧團」,不一定要出家人,在家人只要能夠依「六和」這個規則去修學,大家和合共住,這就是僧團。僧有清淨的意思、有和合的意思。在家人四個人以上,大家都心地清淨、都能夠修六和敬,這也是僧團,這個地區也能夠消災免難。所以師父老人家這樣提倡,我們應該發心。和的力量是不可思議,古人講「三人同心,其利斷金」。三個人能夠同心同力,這個力量就不可思議。我們看到歷史上三國時代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他們三個人真正和合,就能夠把一個蜀國給興起來,三分天下。清朝入主中國的時候,要知道滿清是少數民族,它何以能夠統治一個多數民族,享國二百六十多年,憑什麼?我們看到北京故宮裡面有三個主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我們就明白了。清朝皇帝提倡和,和為貴,所以能夠享國這麼久。這個和一定要通過不斷的教育,才能夠使人心和睦起來,所謂是「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世間法要和都能夠有這樣的力量,何況是佛法?我們講究的是「六和」,果然能夠有六和敬僧團出現了,這個地區也是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日月清明、災厲不起。這是我們所有的人所希望的,如何達到?只要有六和僧團出現,就能做得到。但是很可惜,我們師父說他走遍了全世界各地,弘法五十多年,但是還沒有看到哪個地方有六和僧團。我們聽到這個話真的覺得非常的難過。老人家日日夜夜在期望有僧團出現,為什麼就不能夠有一個?這不能夠責怪別人,得自己責怪自己。我做為一個佛教徒,能不能夠從我做起,落實六和敬?我做到了,自自然然就能感召也能做到的人,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做到了,哪怕是沒有人跟我一起共建和合僧團,也必定感得諸佛菩薩化身來跟我構建和合僧團。
所以這個事情不能求人,只能夠反求諸己。什麼人能夠擔當這樣的任務和使命?那真正是發大心,發大菩提心拯救世界、拯救佛法,必得諸佛護念。這個要我去落實,古人講得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要為世界消災免難,責任不在別人,而在我自己。自己要是不敢去擔當,你去求別人做,那叫妄求。為什麼?佛法裡講得明白,一切法由心想生。你的宇宙、你的法界,全由你自己一念心中所現。這個法界是你的法界,這個地球是你的地球,要想讓你的地球消災免難,必須讓你自己念頭裡面斷一切煩惱,種善因得善果。所以我們學習這六和敬僧團,首先要採取的態度就是要從我自己落實,不求別人跟我和,只求我跟別人和,那你就做得到。這次應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的啟請,我們將這個「六和敬僧團倡建書」細細的講一遍。講得細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得深刻,從而落實就容易得力。對於這個理解得不透,那落實起來難免會虛浮,不夠實在。
我們先講「六和敬」這個題目。六和敬在佛教多處的經典裡面有出現。根據《法界次第》卷下,這部經在《大正藏》裡面有,講到六和敬是指什麼意思?「外同他善,謂之為和。內自謙卑,名之為敬。菩薩與物共事,外則同物行善,內則常自謙卑,故名和敬」。「外同他善」,外是表現在語言、行為上。菩薩能夠跟一切眾生和合,所謂是和光同塵,跟眾生同事。在跟眾生同事的過程中,一定是幫助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菩薩的事業。所以這個「和」是與眾生同事,而引導眾生來修學佛道,這是表現在外。在裡頭這個心中,「內自謙卑」,菩薩一定是很謙虛,不僅叫謙虛、謙卑,卑是卑下。菩薩對一切人、一切眾生都是恭敬,如同恭敬佛一樣。把眾生看作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所以禮敬諸佛、孝敬父母,這個禮敬、孝敬是擴展到對一切眾生。為什麼他能這麼做?他的心是謙卑的心,不認為自己是菩薩,只覺得自己是凡夫。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是印光大師教誨我們的,這是菩薩心。他自己謙虛、謙卑,自然就能夠對人恭敬;如果自己不能夠謙卑,不可能對人恭敬。自己要是有傲慢,對人那種表面上的恭敬,那是假的,不是真誠的。唯有自己謙虛,那才是真正的對人恭敬。能對人恭敬,自然就能跟人和了。誠敬謙和,這是菩薩的氣質,絕不敢對任何的人、任何的眾生有輕慢心。哪怕是對於非常卑下的眾生,像人道裡面的貧窮、殘疾的這些人,乃至動物裡頭那些小動物、蚊蟲螞蟻,都不敢生輕慢心。對他們都如同敬事父母、師、佛一樣去承事供養。所以菩薩所到之處,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他內心有謙敬,外面跟一切眾生和合,所以所在之處就是僧團。
在經典裡面記載著很多,菩薩化身為一切眾生的形態,跟眾生和合,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大藏經》裡面有一部小經叫《佛說兔王經》,這是講什麼?釋迦牟尼佛講他的本生故事。在很久之前,宿世當中,佛有一世發了一個慈願,怎麼呢?他想去度那些兔子,看見兔子的緣跟他成熟了,他就來度兔子。要度化兔子,他得變成兔子的身,這才能跟兔子和合,所以他就在兔子裡頭投胎。這個兔子當然不是簡單的兔子,菩薩再來的兔子,所以後來他做了兔王,真正是一隻有智慧、有福德的兔子。這個兔王每天率領兔群,在山裡頭找吃的、找喝的。而且牠對於這些同類,都實行菩薩道,慈悲喜捨,多行布施,使整個兔族的眷屬都能夠仁愛和睦,而且幫助兔子們一起斷惡修善。菩薩化身兔子,也用兔子的語言跟這些同類來講經說法,勸導這些兔子們認識因果,了解為什麼我這一生會成了畜生身,過去因為造了不善。教化這些兔群,法緣也很殊勝,這些兔群們也歡喜聽受,對於這個兔王可以說是尊重承事,依教奉行不敢違命。
有一天山裡來了一個道人,這個道人實際上是定光古佛的前身,這個兔王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這個道人來到這個山裡住,來修道,非常的精進,修苦行。對於山中一切的生靈,都用他的慈悲心去行菩薩道。這隻兔王見到道人很有德行,就非常歡喜要跟這道人接近,親近仁者。《弟子規》上講的「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所以這個兔王就率著兔子們去親近仁者,每天在道人身旁聽道人讀經。道人也跟這兔子能夠溝通,互相都知曉語言,所以每天道人也為兔群講經說法,讓兔子們都非常的歡喜。這樣一日一日的,過了將近一年。這些兔群每天都在山中採集很多野果、食物來供養道人。
結果日復一日,到了年末,這時候冬天來了,寒風凜冽,草木都凋零了。整個山林裡面泉水也枯乾了,食物也沒有了,這時候道人心裡就想,這個地方不能再住了,趕緊離開。於是他就把這個意圖跟兔子們說了,兔群聽說之後,都非常的悲哀,不捨得這個道人離開,尤其是這個兔王,因為追隨這個道人日子久了,不願意道人捨離牠。於是就苦苦哀求,希望道人能夠不要離開,住在山裡跟我們繼續講道,我們寧願捨身命也護持您,使你有溫飽。但是道人也覺得很為難,這個身畢竟是四大假合之身。雖然是假的,它有它的規律,它要吃,它要生活,也不能夠對這個身體進行殘害。但是要離開的話,確實這些兔子們求法、求道的心那麼懇切,所以讓道人有點為難。結果兔王這時候就堅決表示,說我們寧願自己受餓,也要搜索這個山林,把所有的食物貢獻給道人,必要的時候我可以獻身來供養大德。結果到了晚上,道人勉強留下來,因為山裡頭冷,所以要生火,火就燒起來了,道人在旁邊打坐入定。兔王這時候思惟,道人真是很難得,為了我等能夠聽法,所以忍受著飢寒,我應該給他報答。想到這個地方,於是就縱身一跳,跳到了火裡頭,希望用火來把自己燒掉,燒熟了供養道人。道人在火旁邊正在打坐,用天眼就看到了兔子跳到火裡,這時候立刻起來營救,可是已經晚了,猛火已經將兔子給烤熟了。結果兔王這樣命終之後,牠的神識就上升到兜率天,成為一位功德巍巍的大菩薩。這個兔王走了以後,道人就覺得非常痛惜,而且對於兔王菩薩那種捨身求法的心非常的讚歎,真正是為大道故不惜生命。自己也覺得很慚愧,為什麼自己還考慮到自己的身體?想到這個地方,他自己就絕食、蛻化,他的神識也一起同生兜率天。
這是《佛說兔王經》裡講的故事。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你看真正是菩薩與物共事。這個物不僅是人物,包括動物、包括一切眾生。菩薩能夠跟一切眾生和合而住,而令他們能夠生歡喜心、生覺悟心,度化眾生。我們學佛了,要行菩薩道,現在為人身,在人身這個因緣裡頭,我們也要發菩薩心,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真正能夠把自私自利全都放下,捨身為人、捨身為法。兔子都能夠做到,人為什麼做不到?我們希望佛法振興起來,真正要有這樣菩薩心的人才能做得到,僧團才能因此而建立。這裡講到「外則同物行善」,我們看到這兔王菩薩跟兔群們一起來學佛、來行善。「內則常自謙卑」,你看牠對道人那種謙敬的心,實在講牠的境界不亞於道人,有過之無不及。但是對道人那種謙敬,可以不惜一切來供養道人。能做到這個,「故名和敬」,這個六和敬,這叫和敬。現在我們看到世間確實天災人禍很多。天災人禍都是源於眾生惡業招感,解決之道唯有用聖賢教育來勸化人心,讓人回頭。
我們的師父上人到了澳洲,現在在澳洲。在澳洲一方面來加強對淨宗學院的教育提升,更重要的是要籌建淨宗學院的多元文化教學。老人家一直都在提倡,所有宗教都是仁慈博愛的教育,這是神聖教育。宗教本身都是很好,互相沒有矛盾、沒有衝突,所以要提倡宗教典籍的教學。能夠把宗教教育推動起來,人們自然能夠互相尊重,宗教就能和睦。宗教和睦了,對於世界和平會帶來決定性的影響。現在師父在淨宗學院,準備延請其他宗教的這些老師們、宗教師們,請他們來講解他們宗教的經典,讓大家一起來學習。我們對宗教不能夠比較,只能夠學習,為什麼?因為宗教經典都是聖賢垂訓。我們沒有達到聖賢的境界,我們有什麼樣的資格來比較宗教?只能是學習,謙虛的學習所有神聖的經典。師父老人家跟我們示現了好樣子,他說他學習基督教的經典,學習《新舊約》,自己就做為一個最虔誠的基督徒,做神的、耶穌的弟子,這樣來學習;當學習《可蘭經》的時候,做一個虔誠的穆罕默德的弟子。所以學得深入,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而宗教經典之間是相通的,無非是性德的詮釋。我們能通到自性裡頭,那一切經典都能通了。我們師父也講過《可蘭經》,也講過天主教的《玫瑰經》,而且講得真的一點不亞於阿訇、牧師他們講道。
所以我們師父正在不遺餘力的構建各種宗教的和合,首先就是「見和同解」,見和同解是在理論上我們要和合,那怎麼樣?一定要深入經典。所以師父在去年二月份,在淨宗學院和格里菲斯大學一起主辦的一個國際宗教和平會議,這裡面就正式的向各大宗教的領袖們提出他的一部學習報告。這是什麼?從十大宗教的經典裡面選取出不同的經句,把它會集成一本,題目是師父定的,叫《世界宗教是一家》。我們看到了,果然全部的宗教經典講到的都是大同小異,都是教你成為一個有倫理、有道德、知因果、聖潔的人。所以宗教教育都是神聖教育,聖賢教育。
見和了(超出限定字數以下省略)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