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知名十首詩詞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辛弃疾最知名十首詩詞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文學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豪放、激情的詩風和傾國傾城的愛情事蹟成為文學史上的傳奇。 他的詩詞作品流傳千古,其中最為人熟知和廣泛傳頌的十首詩詞,凝聚了他的才華與情感,深刻地展現了他對國家興衰、愛情離合、人生意趣的思考和感慨。
1、《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以優美的筆觸展示了元宵佳節夜晚的繁華和浪漫氛圍,充滿了詩人深情的情感和浪漫的想像。
詞的前半部分描繪了元宵夜的繁華景象,用“東風夜放花千樹”形容了春風送暖,花開如海的盛景。 然後用“更吹落、星如雨”來形容繁星點點,如雨一般灑落,給讀者帶來一種閃爍的美感。 接著,寶馬雕車、鳳簫聲、玉壺光等描繪了盛大的宴會場景,細膩地刻畫出華麗的場景和盛情的氛圍,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著節日的喜慶和熱鬧。
詞的後半部分轉入情感的深處,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兩句將詞人對女子的愛慕之情以及她的形態和氣質描寫得生動而含蓄。 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則抒發了詞人對心上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以及在思念中突然相見的欣喜與感動。
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速,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這首詞以其獨特的音樂美感、浪漫的意象和豐富的情感內涵,成為了辛弃疾不朽的代表之作,也是宋代文學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這首詞展現了他豪放派詞人的特色,以激情澎湃的筆觸歌頌了陳同甫在軍旅生涯中的英勇壯麗。
詞的開篇以“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形容了詞人在酒醉狀態下,看劍的夢境如同回到戰場,夢中吹號聲與陣營相連。 這兩句通過嶄新的視角,將戰爭的榮耀與激情交織在一起,勾畫出陳同甫的英勇形象。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描寫了戰場的廣闊和戰爭的熱烈,將陳同甫率領的軍隊分佈在八百裏的陣地上,五十弦的弓弦聲在塞外回蕩,表現出戰爭的氛圍和震撼。
接下來,“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速,弓如霹靂弦驚”,生動刻畫了戰場的景象:戰馬奔騰,弓箭如電,表現出戰鬥的緊張和激烈。 最後兩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點出了陳同甫將國家大事託付給他人,卻依然贏得了後世的名聲,令人感慨萬千。
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首詞是辛弃疾的一首山水田園詞,通過對夜行黃沙道中的景物描寫,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感慨和喜悅。 詞中的景象與情感交融,呈現出辛弃疾獨特的寫景和抒情風格。
詞的開篇,“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以明月下鵲驚、夜半鳴蟬為開場,展現了寂靜夜晚的生動場景,同時也暗示了夜行人的孤獨。 接著,“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通過稻花香味和蛙聲的描寫,刻畫出豐收的氛圍和大自然的和諧。
第二節“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將視線拉回到天空和山脈,通過星星和點點雨滴勾勒出寬廣的夜晚世界,為詞中的場景增添了廣闊的空間感。 最後,“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則以自然景觀串聯人物情感,將回憶與現實交織在一起,强化了詞的抒情深度。
這首詞以清新、自然的筆墨,將自然景色與人生情感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對生命、回憶和自然的思考。
4、《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首詞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以簡潔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寧靜的村居景象,同時也表達了對簡單、寧靜生活的嚮往。
詞的描寫從村居的環境出發,“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勾勒出村居的質樸和清幽,以茅屋、溪水和青草為背景,為後文的人物情感描寫做了鋪墊。 接著,“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以吳音和白髮為象徵,將人物與環境聯系在一起,表現出對家人和村莊的深情。
第二節,“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生動刻畫了村居中人們的日常生活,通過大兒鋤豆、中兒織籠,展現了勞作的場景,同時也透露出家庭的和睦與生活的平靜。 最後,“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通過小兒的玩耍,表現了童真的美好,也加深了村居的寧靜和和諧。
這首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勾勒出一個寧靜的村居景象,同時通過人物的描寫,表達了對親情、家庭和寧靜生活的感情。 整首詞如一幅清淡而又生動的畫面,引領讀者沉浸在寧靜的田園世界之中。
5、《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弃疾的這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在描寫歷史滄桑的同時,展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對往事的回憶,是一首充滿憂傷、感歎的抒情詞。
詞的開篇“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表達了詞人對時局的失望,認為當前難覓英雄的風采,轉而引用了孫武的兵法來映襯自己對當時境况的評判。 接下來,“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用雨打風吹的意象暗喻了文人士人的風流才子,卻總是受到時勢的摧殘。 這樣的描寫在探討人生和歷史的變遷中,增添了一絲淒涼之感。
第二節,“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通過草木衰敗、人事已非的描述,映射出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消逝。 然後,“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勾畫出昔日的豪情壯志,表現出主人公的英勇氣概。 元嘉、封狼、贏得、烽火等詞彙,都將歷史人物和事蹟展現得淋漓盡致。
詞末,“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以“可堪回首”為引子,將人物的壯麗過去和淒涼現狀相對照,表達了主人公的苦悶和對自身境遇的無奈。 通過借“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一句來召喚歷史人物,抒發了對時局的悲憤和對自身困境的追問。
這首詞以辛弃疾特有的豪放抒情風格,將人物情感與歷史變遷相結合,勾畫出一個在時光洪流中苦苦掙扎的形象,引發人們對人生和歷史的深刻思考。
6、《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弃疾
少年不識愁味道,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强說愁。
而今識盡愁味道,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是辛弃疾的《醜奴兒》中的一篇,以簡潔的語言、深刻的寓意,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領悟,流露出淡然的樂觀態度。
詞的開篇“少年不識愁味道,愛上層樓。愛上層樓。”以“少年不識”為首碼,勾勒出主人公對愁苦經歷的不瞭解。 在此基礎上,“愛上層樓”以少年的情感選擇,為後文的轉變做了鋪墊。
第二節“為賦新詞强說愁。而今識盡愁味道,欲說還休。欲說還休。”通過“而今”與“而今”形成對照,表現出主人公從少年時期的淺薄到後來的成熟和理解。 這一段以“而今識盡愁味道”為高潮,點明主題,而“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則以兩次“欲說還休”構成的疑問句,營造出一種深刻、思索的情感氛圍,讀者仿佛感受到主人公內心的波瀾。
整首詞在短短的幾句話中,通過變化的情感和寓意,展示出了對人生的領悟,探討了人生的真諦和境遇。 從少年的幼稚到後來的深刻,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經驗的思考和洞察力。
7、《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代:辛弃疾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很多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辛弃疾的這首詞以清新的意境、深情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故土的眷戀和離愁別緒,以及對時局變遷的感慨。
詞的開篇“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以清江和鬱孤台為背景,刻畫了故土的景色,中間多少行人淚則反映了主人公與故鄉的離別之情。 接下來“西北望長安,可憐很多山”通過望長安和多山,描繪了離故鄉之遠,以及離別時的內心情感。
第二節“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以青山為景,表達了故土的悠久與永恒,卻依然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漸行漸遠。 然後“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以江晚和山深,表現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對離鄉的留戀,通過鷓鴣的聲音,渲染出故鄉的情愫。
這首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情感為線索,展示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離愁別緒,充滿了深沉的抒情情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8、《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惋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這首詞以辛弃疾獨特的風格,表現了作者對江南景色的熱愛和離愁別緒,以及對時局變遷的感慨。
詞的開篇“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以楚天清秋和無邊的秋水,勾勒出壯闊的江南景象,同時也暗喻了作者的內心情感。 接著“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表現了主人公對風景的感受,以及對離愁的表達。 詞中的“玉簪螺髻”則為景色描寫注入了人物情感。
第二節“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以落日和斷鴻聲,刻畫了江南遊子對離愁的感受,然後“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表現了作者對壯闊景色的陶醉,以及對登臨的樂趣。
詞末“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惋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以“休說鱸魚堪膾”為引子,透露出主人公的不願言談之情。 最後以“揾英雄淚!”表現了離愁別緒,强化了整首詞的情感。
這首詞以江南的秋景為背景,以主人公的情感為主線,展現了作者對景色的感慨,以及對時局變遷的思考,深邃而感人。
9、《鷓鴣天•送人》
唱徹《陽關》淚未幹,功名餘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 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辛弃疾的這首《鷓鴣天•送人》以獨特的意境和情感描繪,表達了對別離的感慨以及對人生離合的思考。 通過詞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詞人深刻的內心世界。
詞的開篇“唱徹《陽關》淚未幹,功名餘事且加餐”以《陽關》和功名為引子,表現了送別之後內心的傷感。 接著“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用天空、水、雲雨的意象,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將景物與人生感慨融合在一起。
第二節“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通過“今古恨”和“只應離合是悲歡”,探討了人生中的離合之苦,表現了詞人對人生變化的深刻洞察。 然後“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以江頭風波為象徵,寓意人生的風波和困難,表達了對離別的不舍和未來的不確定。
這首詞以深邃的情感,通過景物描寫,展示了詞人對人生變遷和別離的深刻思考,將個人情感與人生命運相融合,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10、《一剪梅•中秋元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沉著,杯且沉著。
辛弃疾的這首《一剪梅•中秋元月》以細膩的描寫和淡然的情感,將中秋佳節的美景與內心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詞的開篇“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以中秋的丹桂、花、月為背景,勾勒出節令的美景,然後“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通過樓上一尊和雲雨濕窗,描繪了寂寞的中秋夜,加强了節令的情感表達。
第二節“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以“渾欲乘風問化工”為引子,表現了對時局的不滿和對人生困境的思考。 然後“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沉著,杯且沉著”通過燭花紅、歌和杯,表達了在困境中的從容和堅定,展現了詞人的樂觀態度。
這首詞以美麗的節令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和情感表達,探討了人生的變遷和困境,以及對時局的反思。 整首詞清新淡雅,凝練而富有深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