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子谦120周年音乐会(上海音乐学院)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纪念张子谦120周年音乐会(上海音乐学院)

我们非常荣幸地获得了2018年第二期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项目资助,又得到上海音乐学院院系领导的支持和上海民族乐团、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古琴研究会、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等大力协助。已于2019年10月25-27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纪念古琴大家张子谦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承办,民乐系古琴教授、上海市非遗古琴艺术传承人、上海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琴会副会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古琴家戴晓莲教授策划和主持。活动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 “纪念古琴大家张子谦先生诞辰120周年”静听琴说——广陵琴韵音乐会;
二. “纪念古琴大家张子谦先生诞辰120周年”研讨会暨上海百年琴史研讨会;
三. “上海百年琴史”图片资料展。

附录:
张子谦先生小传
张益昌,字子谦,江苏仪征人,生于1899年10月3日(农历8月29日)。幼失怙恃,依祖母、伯父成长。7岁入塾,受业于孙绍陶夫子。绍陶先生精擅丝桐,系广陵派名家。张子谦13岁始,从其学琴,既富天资,又极刻苦,不数年“龙翔”、“梅花”诸广陵名曲均可操缦自如。因得孙师赞誉“还有点天才”,甚至称“我不如你”。其后又助绍陶先生成立“广陵琴社”。
1921年张子谦赴津谋生,数载后辗转至沪上。1934年秋获交修水查阜西、庐陵彭祉卿二先生,引为知音,弦轸不辍。因同居浦左,琴坛并称之“浦东三杰”。又各具拿手曲目,而分获“査‘潇湘’”、“彭‘渔歌’”、“张‘龙翔’”之雅号。后三人与同好樊少云、庄剑丞、周冠九等,于1936年3月1日成立今虞琴社。初创于苏州,后因同仁多居上海,于同年12月立沪社(张子谦家即沪社最初社址)。琴人由是广通声气,陆续麇集,皆以此社为琴人之归属。此后琴事不绝,琴韵不断:办雅集、出琴刊、练合奏、研琴曲、唱琴歌、灌唱片、做演出……虽曾因战乱中断年余,而复能继起,热情不减,声势日隆,垂数十年,成绩卓著。衰微琴脉一时颇呈复兴之象。张子谦身为琴社骨干,丹心赤忱、秉公忘私、鞠躬尽瘁、善始令终,维系发展之功诚不可没!
先生本有职守,弹琴原系爱好。第因琴艺卓绝,为时所重,乃于1956年受聘上海民族乐团,任古琴演奏员。此为新中国第一位专职古琴演奏者。在团期间演出甚夥,独奏合奏,罄尽其妙。尤以与孙裕德先生之琴箫曲目最得称道,为乐团保留节目。随团巡回演出期间,又与各地琴家如管平湖、溥雪斋、顾梅羹、徐立孙、刘少椿、杨新伦等琴樽酬唱,倾心交流,相互裨益,乐不可胜。1958年起,张子谦先生兼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琴教师,龚荣生(龚一)、成公亮、李禹贤等皆蒙教诲。
文革劫起,琴音寂灭,先生亦被迫辍弹数载。文革后期沪上琴人复稍稍来集。至1980年今虞复社,张子谦先生老当益壮,以逾80高龄出任社长,率领老中青三代琴人樊伯炎、姚丙炎、龚一、林友仁、戴树红、鞠秀芳、沈德皓、凌律、庞秉璋、戴晓莲等勇猛精进,潜心研习,屡屡登台演出。琴音终得复响,琴坛再焕生机。数年间又刊印“今虞琴讯”五期、“今虞琴歌”一册,是文革后琴史重要资料。1981-1982年,先生再度受聘上海音乐学院,任古琴专业本科教学工作,戴晓莲为其学生。1988年先生赴津养老,又授琴艺与李凤云、宋飞等,并受聘为天津音乐学院名誉教授。1991年1月5日,先生于午睡中溘然长逝,享年92岁。观先生晚年行止,即遭仓皇拘牵,也无灰冷情绪,满怀热诚,全心投入,惟盼琴艺赓续,琴道昌明。如其诗句自道,虽是“力拙心余老朽身”,却仍“挥手泠泠不后人”。信可感佩!
先生琴艺源出广陵,继承传统,功力殊深,复抱有“海内为一家,南北无二派”之大同理念,转益多师,“博访周咨,融会各派,取长去短”,于传统中觅得突破,“为广陵琴界辟一新纪元”。其生平所弹曲目,既有广陵代表“龙翔”、“梅花”、“樵歌”、“平沙”之类,又有传于查阜西之“潇湘”,受于彭祉卿之“忆故人”,学于管平湖之“欸乃”,习于姚丙炎之“酒狂”等,另有弹习中曾与琴友研习探讨者,如与庄剑丞研究之“渔歌”、与李明德研究之“白雪”、“墨子”、与吴景略研究之“长门”、“梧叶”,更不胜枚举。如上种种,凡数十曲。先生打谱亦深具造诣,匠心所运,意味独到,旨趣深远,曲目计有“梨云春思”、“长清”、“楚歌”、“天风环珮”、“泛沧浪”、“华胥引”、“飞鸣吟”、“秋鸿”、“广陵散”等。先生弹琴指力雄健、变化万方,既具广陵“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之传统气质,又有个人畅扬洒脱、率真不羁、清朗遒逸、醇厚和雅之鲜明风格,于近现代琴坛上独树一帜,令人仰止。其琴论曾言道,“手挥目送,纯任自然,随气流转,不自知其然而然,斯臻化境矣,斯可言琴矣”,殆可为先生操缦境界之写照。
若论先生之著述,其首重者当推“操缦琐记”。此本系先生日记,如实记录1938年至文革前沪上乃至全国琴人“会琴、抚琴、习琴、访琴诸端,事无大小咸笔之于册”。经年累月,乃成十册皇皇巨著(文革中遗失一册),堪为“琴史之长编”,是研究20世纪琴坛状况之重要资料。先生其余重要著述及文论有与查阜西、沈草农合编之教材“古琴初阶”、“广陵琴派的沿革和特点”、“发掘琴曲’长清‘的心得”、“钢弦记”、“略谈琴曲打谱”等。
张子谦先生生逢鼎革之际,风烟乱离中命途多遭乖舛,琴事亦几经困顿。然始终抚琴以真,为人以诚。固不轻出颓丧气馁之言,亦无故作豪阔强梁之态。只从初心本愿,既以古琴之为美,但求其继承弘扬,余事皆不挂眼。守其根本,顺其自然,持之以恒,尽己之能,不怠惰,不强求,进固欣喜,退亦淡然,是真豁达澄澈也!唯其人如此,其琴始克触篦如志,声若自然,任意所至,妙难与言。“琴赋”有云“能尽雅琴,唯至人兮”,其先生之谓乎?张子谦先生之德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令人既羡且佩。真乃琴坛师表,琴人楷模!
(作者为张子谦曾孙张赫,本文所述欲求其详细,可参阅“上海古琴百年纪事”一书。)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