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十分鐘 第152集 寵物安樂死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佛法十分鐘 第152集 寵物安樂死

難度: ★☆☆

飼養寵物的人常常遇到一個難題,就是到寵物年老、生重病或受重傷時,是否應該讓牠們安樂死,因爲主人理解不到動物的感受和意願,故此常常處於一個兩難之中。

未雨綢繆 多替寵物滅罪增福

師父教導我們,因爲眾生平等的緣故,我們平常一樣可以替動物誦經,教牠們念彌陀、觀音聖號,就算牠們不懂背後的含義,起碼讓牠平常聽慣了,希望牠種些善因。有能力的話,平時應該多替牠們做善事,例如助印經書、素食書;做布施;或供齋等等,積累善功德。因爲牠們今生生而爲貓狗,做不了什麼善事,不過有幸來到佛弟子的家庭,有了這個因緣,做主人的便應該多替牠們造善業,滅罪增福。

到動物臨終時,主人多數不忍看到他們受苦,希望牠們可以走的舒服些,會考慮是否要讓牠們安樂死。師父說其實動物和人一樣,臨終時多數都不想死,如果平常沒有對牠們做過生死教育,沒有教過牠們怎麼放下,牠們很多時候都會一廂情願地,不管自己病得多辛苦,還是想繼續陪著主人。

未雨綢繆 教導寵物放下念佛

動物的心態跟人沒兩樣,就算老了、病了,還是不管身體怎樣痛苦也不願走。如果主人在牠十多年的生命,都沒教育過牠,牠們不會懂得放下,所以主人不應該一廂情願地說想讓牠舒服些,就草率地讓牠們安樂死。

師父說其實做這個決定前可以先用其他方法,可以幫牠誦經;幫牠超度多生父母、歷劫冤親債主,這些方法可以減少牠的障礙,也可以幫牠造功德,爲牠們滅罪增福。主人也可以和牠們溝通,雖然動物不能完全聽懂我們的説話,但多少都懂人性,平常可以多教牠們念佛,用簡單的語言教育牠們。到臨終時,可以對牠們說:「辛苦就不用陪我了,陪我也不長久,不如去觀音菩薩那裡陪我好嗎?」告訴牠們佛菩薩和主人都很疼愛牠們,現在牠們先到那邊見佛菩薩,稍後主人就會來跟牠們一起見佛菩薩了。告訴牠們不要留戀了,遲些便會再見,現在念佛菩薩聖號,跟佛菩薩走吧。主人可以播放聖號給牠們聽,跟牠們一起念。

師父開示說,這些方法可以教寵物放下,滅除障礙,積累福報,應該盡早替牠們做,而不是等事情發展到最後,才來決定要不要讓寵物安樂死。因爲一旦做過這個決定,心裡始終會不安樂,因爲這個決定一旦做了便無法回頭,很多人甚至因此而患上抑鬱症。

做決定前先想想動機

師父舉了另一個極端情況,某些佛弟子純粹因爲不想負殺生的責任,甚至覺得就算現在幫牠解決了,牠以後也要再次受苦,便不管牠有多辛苦,寧願牠辛苦也不願意背負殺生的責任,這樣罪業也很深。

師父舉了一個例子説明做任何行爲,最關鍵是背後的動機。有人說如果替貓狗絕育,下一世便要做太監,這是一個荒謬的説法。太監的出現,是因爲皇帝需要人力在後宮工作,但又要保障後宮安全,不想後宮有其他男人,於是想出了太監這種人物,皇帝的動機是一種極重的貪著和自私。不過,人們幫貓狗絕育,是因爲見到牠們發情時苦不堪言的樣子,不忍心而替牠們做絕育,背後的動機不一樣,所以不會有下一世做太監的果報。

有些人不想負責任,不管自己的動物如何辛苦,也堅決不讓牠安樂死,這也是一種自私的心態。有時候寵物真的在彌留之間了,主人可以和牠溝通,如果主人有這樣的慈悲心,寧願因爲殺生而下地獄,也不想寵物受苦,而寵物自己也不想再辛苦了,在這情況下,主人做了這個決定,那個動機與一般殺生的動機不同,平時殺生吃肉是因為自私,為了貪圖口腹之慾而傷殺眾生。

最後師父總結說,其實有很多事情主人可以做,如果還有路可以走,應該先想想佛法的方法,幫牠滅業障、增福報,這些方法一般很快就有效果,如果最後還是需要做這個決定,主人應該先想想自己的動機,要緊記決定了以後便無法回頭,然後才下這個決定,那會是一個比較萬全的決定。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