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祜,徐州刺史,北魏皇帝拓跋燾的重孫。元祜墓位於磁縣孟莊村西南,2006年發掘。因墓室早年坍塌,該墓未被盜掘,隨葬品組合完整,出土了彩繪陶俑、瓷器等190餘件,壁畫約22平方米,是磁縣北朝墓群中墓葬年代眀確,出土器物豐富的墓葬。本期《常設展覽|北朝壁畫Ⅱ 》我們一起來了解東魏元祜墓壁畫之美!
北朝壁畫 東魏元祜壁畫墓
東魏元祜壁畫墓壁畫主要分布在墓室四壁和墓道過洞附近,內容為墓主人、屬吏以及青龍、白虎等。因墓室頂部和四壁上部坍塌,壁畫僅在四壁中下部有殘存。東壁南部繪青龍,西壁對應位置繪白虎,青龍和白虎之後,各繪一官吏。官吏僅存胸部以下,其身著紅色褶服,下身穿束膝大口褲。北壁繪端坐榻上的墓主人,其身後繪有七扇屏風。南壁壁畫保存不佳,從殘跡推測,墓室入口處兩側各繪一人物。
此外,在整個墓室東、西、北壁,均繪3根紅色立柱,柱上繪紅色橫樑,橫樑上有人字栱,據此推測,人字栱上應為屋頂。
墓室東壁壁畫青龍(摹本)
寬約1.5米、高約1.2米
青龍體態近似橫置的S形,線條流暢,富有動感。著色採用平塗和暈染的方法,從壁畫的繪畫風格看,元祜墓壁畫應為東魏宮廷畫師所繪,是難得一見的東魏王朝畫跡。
高洋,北齊開國皇帝,東魏大丞相高歡的次子。高洋墓位於河北省磁縣灣漳村,1987~1989年發掘,墓室多次被盜掘,出土了2200餘件文物,有陶俑、陶瓷器和玉器等。最為珍貴的是發現了面積約700平方米壁畫。
北朝壁畫 北齊高洋墓壁畫
北齊高洋墓壁畫墓室壁畫剝落殘損十分嚴重,但墓道壁畫完整清晰,約320平方米。墓道東壁前端繪青龍,西壁前端繪白虎,後面各繪由53人組成的儀仗隊列,共106人。人物眾多、場景壯闊、氣勢恢宏。是迄今發現北朝時期面積最大的壁畫,展現了北朝時期繪畫藝術的高超水平和巨大成就。
壁畫按照儀仗隊列不同職能分為前導、警衛、文吏、儀衛等若干個組。東、西兩壁人物在所執儀仗和神態上基本對稱。由南向北,按其整體組合,以東壁儀仗隊列為例,將這53個人物分為八個單元。
壁畫中還出現了大量的蓮花忍冬和火焰寶珠(亦稱摩尼寶珠),這些圖像屬佛教題材,當與南北朝時期佛教日趨繁盛有關。
墓道東壁壁畫(摹本)
寬36.33米,最高處8.44米
墓道西壁壁畫線圖(局部)
墓道東壁儀仗人物 (1~4人摹本)
儀仗人物有引導開路和警戒的作用,分兩排,均頭戴帽,帽裙扎於腦後,上身外罩半袖衣,內著寬袖衣,袖口繫結,腰束革帶,下穿大口褲,膝部系縛,足穿鞋。服飾屬「急裝」裝束,均持矛、叉類的長兵刃。
墓道東壁儀仗人物 (5~15人摹本)
儀仗人物有警衛的作用,分前後六排。前面外披對襟袍服人物,頭戴平巾幘,下身著大口褲(膝部無縛帶),手持儀劍為第一排,此人物位置特殊,服飾也特別。其餘10人成5排。內側五人,執掌三種儀仗,從右向左依次為旌、鼓和氅。外側五人分別執弓、盾。
墓道東壁儀仗人物 (16~19人摹本)
儀仗人物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分前後兩排。第一排為手執笏板的文吏。第二排2人,外側人物頭戴帽,上穿立領半袖衣,內著窄袖衣,下穿大口褲,膝部系縛,足穿鞋,執獸面幡。內側人物頭戴平巾幘,上身外披對襟袍服,翻領,領口系帶,兩袖空垂,內穿窄袖衣,腰束革帶,下穿大口褲,足穿鞋,持儀劍。
墓道東壁儀仗人物 (20~23人摹本)
此為整個儀仗的中心。分前後兩排,每人各執一種儀仗,從右往左,分別為旌、華蓋、相風和罼罕。人物均頭戴漆紗籠冠,冠內戴平巾幘,漆籠系帶垂於胸前,身著深衣,衣袖寬大,胸束白色大帶,足穿高頭履,所執的儀仗裝飾華麗,為皇帝專用。
墓道東壁儀仗人物 (24~30人摹本)
此為中心儀仗的護從和陪襯。前面頭戴毛皮帽,著深衣,足穿高頭履,持幢麾為一排,所執儀仗,旗面上繪蒼龍、雲氣。《通典》注曰:「天子升龍,諸侯交龍」。所以,這類儀仗為天子專用。其餘6人兩列三排,頭戴漆紗籠冠,內戴平巾幘,著深衣,胸下束大帶,足穿高頭履,持節。持節儀仗數量多,排列集中,僅見於此。在北朝、隋代,節被廣泛的使用,謁見皇帝須由持節的官員引入,加官進爵也須有持節官員在場。
墓道東壁儀仗人物 (31~42人摹本)
人物前後分六排。外側第1人,手執系帶長戟儀仗,頭戴漆紗籠冠,平巾幘,身穿白色圓領內衣,足穿高頭履。其後面5人,頭戴帽,著窄袖衣,大口褲,外披對襟袍服。均執由槊和氅組成的儀仗。
內側多為文吏形象,第1人手執由長矛和四色短旌組成的儀仗,其服飾與外列第1人相同,其身後第2、3人,穿褶服,外罩裲襠衣。均執義劍。其身後第4、5人,均執手板。頭戴漆紗籠冠,平巾幘,著深衣。內側最後1人,身著鎧甲,執頂端銜掛朱色長幅的儀仗。
墓道東壁儀仗人物 (43~48人摹本)
儀仗人物共6人,分前後三排。內側3人,前兩人頭戴平巾幘,身著跨褶服,外罩裲襠衣。後1人,頭戴平巾幘,上身外披對襟袍服,圓翻領,兩袖空垂,內穿窄袖衣,下穿大口褲,腰束革帶,足穿鞋。均執儀劍。外側3人,頭戴平巾幘,上身內穿寬袖衣,外穿罩半袖衣,下穿大口褲,膝部系縛,足穿鞋。前面的人執系幡長戟,後面兩人所執儀仗很特別,山字形戟下系花瓣形蓋,蓋下析出長穗,或可識為纛。
墓道東壁儀仗人物 (49~53人摹本)
儀仗人物均站於憑几之後、廊廡之下。頭戴帽,穿對襟袍服、大口褲,手執儀劍。面前矗立由槊和氅組成的高大儀仗。
來源:河北博物院
1545288617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