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什麼時間吃,效果更好?原來降壓藥這樣吃,才有降壓效果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降壓藥什麼時間吃,效果更好?原來降壓藥這樣吃,才有降壓效果

#降压药 #高血压 #疾病预防 #健康科普 #老年健康

降壓藥什麼時間吃,效果更好?原來降壓藥這樣吃,才有降壓效果!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目前中國患該病的人口已經超過兩億人。這種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若是平時護理得當、按時吃藥,通常可以將血壓值控制穩定。如果控制不當,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如高血壓腎病等。
提及高血壓的護理,不可避免的方式為: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
由於市面上的降壓藥種類琳琅滿目,很多患者會疑惑:各類降壓藥應該如何服用、什麼時間吃,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呢?
接下來,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目前常見的降壓藥有哪些?
一、常見降壓藥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降壓藥主要有5類:
首先,是利尿劑,例如托拉塞米片、氫氯噻嗪等。此類藥物主要是通過抑制初段皮質的方式促進患者體內鈉離子、氯離子的再吸收,從而達到利尿效果。
患者服藥後尿液排出量增大,尿中的鈉、鉀、氯離子排出量會明顯增加,從而達到降低血壓值的效果。因此利尿劑類藥物主要適用於排尿異常、身體水腫的高血壓患者。
但是需避免過度使用此類藥物,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誘發低鹽綜合症、低鉀血症等疾病,適得其反。
其次,是β受體阻斷劑類藥物,例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片等,此類藥物的作用主要是:鎮靜、抗心肌缺血。
服用β受體阻斷劑類藥物後,其中的藥物成分可以對抗高血壓患者體內的神經遞質毒性,達到保護心血管的效果,促進血壓值下降。此類藥物還可以抑制過分活躍的交感神經,促進心排血量下降,保持血壓值穩定。
因此,β受體阻斷劑類藥物適用於心率過快、因情緒緊張而造成的高血壓患者,以及高血壓伴心肌梗塞的患者。但是用藥期間不可過量,否則易誘發心率減慢、失眠、頭痛等不適症狀。
另外,是α受體阻斷劑類藥物,例如哌唑嗪,此類藥物的作用為:興奮神經,服用藥物後可以阻斷患者體內的血管平滑肌α受體,達到擴張血管的效果,加快血壓值下降。
目前此類藥物雖然不是一線降壓藥,但是當一線降壓藥的治療效果不理想時,通常選用此類藥物進行聯合治療,主要用於治療難治性的高血壓病、心動過緩的高血壓患者,或是高血壓合併前列腺增生的患者。
使用此類藥物時需注意:不可過量,否則可能造成心動過速,不利於心血管系統健康。
此外,鈣通道阻滯劑類藥物也是常見的降壓藥,例如硝苯地平緩釋片、氨氯地平等,此類藥物的作用為:抗動脈硬化,通過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方式促進壓下降,擴張血管、減緩心率,保護心血管系統健康。
但是部分患者服用此類藥物後可能出現頭部疼痛、肢體水腫、面色潮紅等不適症狀。因此服藥期間需謹遵醫囑,一旦出現不適症狀,需及時停藥就醫。
除此之外,血管緊張素抑制劑類藥物也是常見降壓藥,例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服藥後可以轉變患者體內的血管緊張素Ⅰ,減少機體內水鈉瀦留現象,擴張動靜脈,降低心血管負擔,促使血壓值降低。
但是部分患者服用此類藥物後,可能出現咳嗽、肢體水腫等副作用。
以上,就是常見的降壓類藥物。但是很多患者會提出疑惑:什麼時間吃降壓藥,怎麼吃降壓藥,效果更好呢?接下來,就為大家具體解答這個問題。
二、什麼時間吃降壓藥,怎麼吃降壓藥,效果更好?
不同的藥物,建議服用的時間、服用方式都是不同的。
例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藥物,其中藥物成分受胃內食物的影響較小,因此餐前、餐中、餐後服用都可以。
但是此類藥物中有兩個「特殊存在」——卡托普利、培哚普利,這兩種藥物的吸收會受到一定食物的影響,因此一般建議在餐前1小時服用,防止降低藥效。
而鈣通道阻滯劑類藥物中,大部分藥物不受食物影響,因此每天定量服用即可,但是其中的西尼地平比較特殊,部分患者服用後可能出現腹脹等消化道發應,因此建議在餐後服用。
β受體阻斷劑類藥物中,若是服用普萘洛爾,可以餐中進食,藥物成分與食物一起計入體內,可以增加生物利用度,不會影響藥效;如果服用美托洛爾片,建議在空腹時服用,防止進食後用藥出現消化道不良反應,如消化不良等。
利尿劑類藥物,大部分的服藥時間與進食無關,餐中、餐後都可服用。但是由於利尿劑有一個特殊「bug」——促進尿液生成,因此一般建議早晨服用,不建議睡前服藥,防止影響睡眠質量。
而α1受體阻滯劑類藥物中,特拉唑嗪適合睡前服用,服藥後能達到鎮靜的效果,改善睡眠質量;阿夫唑嗪控緩釋片適合餐後服用,飯後服用有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提高藥效。
介紹完各類藥物的服藥方式,部分患者可能仍有困惑:「明明我吃着降壓藥,為什麼血壓值還是頻繁波動呢」?
三、為什麼明明吃着降壓藥,血壓值還頻繁波動?
影響血壓值穩定的因素有多種,例如用藥錯誤、生活方式不當、情緒大幅度波動等。
首先,高血壓患者最忌諱的就是:不遵醫囑用藥。很多患者會認為自己血壓值近期保持的錯誤,從而自行減少服藥劑量、頻率,這是致命的錯誤,不僅會導致血壓值紊亂,還可能誘發多種併發症。
其次,情緒的穩定也會對血壓值造成影響。建議高血壓患者在平時保持愉悅、穩定的情緒狀態,不要激動、焦躁。
情緒激動時,身體血管會擴張、體內血液流動速度加快,從而會導致血壓值升高,不利於病情穩定。待情緒穩定後,患者的血壓值會逐漸降低。
此外,不良生活方式會影響血壓穩定,例如經常抽煙喝酒,其中的尼古丁、酒精等成分進入體內後會刺激機體,促進血管擴張,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血壓值升高。
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平時避免抽煙飲酒,保持清淡的飲食習慣,也要減少飲用濃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飲品。
除了要避免以上這些影響血壓值的因素以外,高血壓患者在日常也應注重護理,維持血壓值的穩定。
四、注意:高血壓患者日常應這樣護理。
首先,高血壓患者在生活中需做好自我管理,在防治高血壓方面要有主動性,例如定期測量血壓值。有條件的情況下,建議在家中備一個血壓計,定期自行測量。
測量過程中,要保持身心狀態平穩,血壓計、心臟、肱動脈要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這樣才能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其次,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物的過程中需有良好的依從性,定時定量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不可因為短期內血壓值的穩定或是臨床症狀的消失而擅自停用降壓藥,否則易導致血壓值反覆波動,影響病情穩定。
日常護理方面,應保持穩定、合理的作息時間,勞逸結合,不可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鍛煉,例如快跑、踢足球等,否則劇烈運動會導致短時間內血壓值快速上升。
若是高血壓患者的體型過於肥胖,則需控制體重。因為體型過度肥胖的患者,機體內血容量增加、體內易出現水鈉瀦留現象、脂肪不斷堆積,可能導致血壓值不斷增高,不利於高血壓病情的穩定。
因此,建議肥胖的高血壓患者可以通過適當運動、減少飲食等方式進行減重。例如每周進行幾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加快機體脂肪燃燒,促進體重下降。
另外,高血壓患者平時也應合理安排膳食,高血壓患者應採用低鈉鹽飲食,每天鹽的攝入量應減少至5g以下,少吃鹹菜、臘肉等醃製品類食物。
膳食中也需增加鉀元素的攝入,例如蘋果、香蕉、黑豆等。每100g蘋果中的鉀含量大約119mg;每100g香蕉中的鉀含量大約256mg;每100g黑豆內的鉀含量大約1377mg。
豐富鉀元素的攝入能夠加快細胞的新陳代謝,對機體內酸鹼平衡的調節也有一定的好處,並且有利於高血壓患者心肌功能的維持,對血壓值的穩定也有益處。
平時也可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黑米、小米、粳米、燕麥等粗糧類食物。膳食纖維的補充能加快機體代謝,促進體內有害物質的排出,降低膽固醇含量,對高血壓病情的恢復有好處。
日常少吃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如肥肉、燒烤;減少油類食物的攝入,例如大豆油、菜籽油等,過度進食此類食物易使體內脂肪堆積、膽固醇含量升高,不僅容易導致體型增胖,還可能造成血壓值升高。
降壓藥,對高血壓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建議患者們謹遵醫囑,定時定量用藥,日常也要注意自我護理,才能將病情控制穩定,減少高血壓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