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7上博讲座《中国货币史》郭青生主讲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20190427上博讲座《中国货币史》郭青生主讲

原标题:上海博物馆学生课程系列三·一枚贝壳可以买回
时间:2019-04-27周六14:00-15:30
活动地点:上海博物馆观众活动中心
主讲人:郭青生

概况:
货币起源于人来的商品交换和贸易。
最早是“以物易物”式的交换。一对一的商品交换逐渐发展成了“集市贸易”,便于人们向第三者以外的人,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今天,世界有些地方还长期保持着“以物易物”的集市贸易,而贸易的手段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俗。
出于寻找自己所需商品的方便,人们在各种商品之间建立用于交换的等价关系。大多数时候,这种关系过于复杂,于是需要“一般等价物”。
在中国,曾经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有工具、农具、远方的贝等等。
之后发展到具有货币要素的“货真价实”的货币。

然而,有形的货币们,是不是终将成为老古董,退休后被遗忘在博物馆里呢……

详情:
一、商品交换催生货币
货币起源于人类的商品交换和贸易
最早是“以物导物”式的交换,(一对一的商品交换逐渐发展成了“集市贸易",使于人们向第三者以外的人,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同时要注意,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物易物”的集市贸易,而贸易的手段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俗)
出于寻找自己所需商品的方便,人们在各种商品之间建立用于交换的等价关系。大多数时候,这种关系过于复杂,于是需要“一般等价物”
在中国,曾经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有工具,农具,远方的贝等等
之后发展到具有货币要素(货币的材料、货币的单位、货币的发行权或铸造权)的货币。

二、青铜货币(铸币)
1商周至战国末期为仿形货币时期,包括仿贝、仿农具和仿刀的货币,发展的最高形是圆钱
(1)农具形货币(西周、春秋、战国)
(2)工具形货币(战国)
(3)贝形货币(蚁鼻钱)(战国)
(4)圆钱(战国开始使用,延续了两千多年直至清朝末年)
2.秦汉至隋是我国钱币由仿形转向统一,进而开创计重货币的时期,其中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用得最久,最成功的货币。
3.唐,五代十国至北宋,为纪年宝钱货币(即记录发行年代的货币)时期,唐以后的线币,绝大多数都是铸明年号的
圆钱因铸造技术而成为方孔圆钱。

(1)农具形货币
·在商周时代以大体规格化的,重量相似的青铜铲子作为交换的媒介,这就是金属称量货币
·春秋晚期商品贸易发达,货币发行量增加,但其形状仍然脱离不了铲子的形状,而且保留了真实农具的装木柄的孔(銎,读音: giong),只是体量变小厚度变薄,这种货币称之为“空首布”(古时将一种类似鞦的挖土工具称为“铢”)或“空首布"
·战时期,人们逐渐意识到木柄的毫无实际意义,因而改为扁平的形状。另一种脱胎于双齿农具“耒”的货币,上部的銎也变得扁平,这两种货币都称为“平首布”
·农具形的货币大都铸造着数字,或铸造货币的地名
(3)贝形货币
·南方的楚国青铜币自成体系,铸行圆形的蚁鼻钱,因其形状酷似贝币,形制较小,可能由铜贝发展面来,蚁鼻钱背面扁平,正面有阴文,目前发现的文字形态大约有十多种,一种笔画较多,像一只蚂蚁。另一种犹如古怪的人脸,又俗称“鬼脸钱”(25:12)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