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第六意識」 做夢造業會得果報嗎? | 臨終的正念,你只要在第二念覺悟就夠了!|《唯識學》37~42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淨界法師:「第六意識」 做夢造業會得果報嗎? | 臨終的正念,你只要在第二念覺悟就夠了!|《唯識學》37~42

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An Overview of Yogācāra
時間: 2014/04
地點:淨土教觀學苑
編號:第37~42章
----

目錄
00:00 精彩片段
04:54 題目介紹
05:10 第三十七章:八識的個別體性——什麼是前六識?
09:47 第三十八章:第六意識跟前五識有什麼區別呢?
14:04 第三十九章:動身發語獨爲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19:26 第四十章: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遠活在果報當中
24:39 第四十一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27:19 第四十二章: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
31:16 迴向偈

播放列表 (complete playlist):
   • 淨界法師:心理學的最高峰! | 《唯識學》 01~02  

--------------------
【37】八识的个别体性——什么是前六识?

我們看丙三的前六識,也是分成三段:一、釋名;二、述義;三、結示。先看釋名,請合掌:

丙三、明前六識 分三:丁一、釋名;丁二、述義;丁三、結示

丁一、釋名

《識論》云:「次中思量能變後,應辨了境能變識相,此識差別總有六種,隨六根境種類異故,謂名眼識乃至意識,隨根立名,具五義故,五謂依、發、屬、助、如根。」

在我們生命當中有三個能變,就是當生命起變現的時候,是三個層次:第一個阿賴耶識,它是主角,變現果報,初能變;第二個思量,它在果報裡面,捏造一個自我概念,但這個時候還不造業;然後呢就是第三能變,了境能變,由這個自我概念,開始主導這個第六意識去造善造惡。

所以我們看這個第三能變,第三能變有三種,前面的初能變、二能變,只有一個識,第三能變的了境有六個識。這六個識是依根立名,第八識是功能立名。第八識有三種功能,哪三個諸位還記得嗎?因、果、自相。因相,一切種識;果相,異熟識;自相,阿賴耶識,它三種功能。那麼第七意識只有一種功能,就是末那——恆審思量。那麼這兩種跟根都沒有關係的,那麼前六識呢,它的受稱不是依功能受稱,而是隨根立名,它隨它所依止的根。為什麼呢?因為前六識的功能,跟它所依止的根有密切關係,有五種關係,所謂的依、發、屬、助、如這五種關係,我們來看這個解釋。

那麼這個前六識它的立名,

第一個,依,它跟根有依,依止,六識要產生了別,一定要依止它的俱有根。

比方說眼識,眼識要去看色塵,分別顏色,它必須要依止眼球。所以你眼球要破壞了,雖然你的眼識還可以活動,但也沒有用。根跟識的關係呀,很像人跟車的關係。所以你要去downtown,是車子把你載過去的,對不對?但是這個車子,必須要有人在裡面控制。沒有人的話,車子可以動嗎?也動不了。但是車子壞掉了,你有人也沒用。這個人呢,就是那個明瞭的心識。但是這個明瞭的心識,它要去產生了別,要靠你這個色身眼耳鼻舌身這個五根,五根的這個根身,這個神經系統。所以它本身有依止根的作用。眼識必須依止眼根,乃至於意識依止意根。

發,它由六根所發動。眼根發動眼識,乃至於意根發動意識。

屬,它各自系屬於自己的根。不能說,眼識我現在跑到身根去,不可以啊!它各有各的系屬。

助,它能夠幫助根了別。其實根是不能了別的,你看一個人死掉以後,你眼球還在呀,但是你看得到東西嗎?看不到了,因為你眼識消失了。真正產生了別的是識!

如,它必須要隨順它根所緣的境。比如說眼根它要看桌子,眼識不能說,我眼識要看椅子,不可以。眼識既然依止根,它就必須要隨順根,根攀緣什麼,識就必須了別什麼。



【38】第六意识跟前五识有什么区别呢?


依、發、屬、助、如,當然前六識當中呢,主導性最強的還是第六意識了。為什麼呢?

在唯識學上,把第六意識跟前五識,還做出了區別,有五種區別:

第一個:通別的不同。前五識只能夠別緣,只有第六意識通緣。你看眼識只能夠緣色塵,你不能用眼識去聽聲音,不可以。但第六意識可以通緣前五識的所緣境,第六意識可以跟眼識合作,去了別色塵,第六意識也可以跟耳識合作,去聽聲音。所以第六意識管的是前五識,它是通緣,通別不同;

第二個、時間不同。前五識的感受,它只能夠對現在的所緣境感受,它不能夠去感受過去,不能夠感受未來。第六意識可以去回想過去、憶念未來,它管的是過去現在未來,所以第六意識在時間上開闊。

第三個、獨立的不同。前五識不能離開第六意識活動,不可以,它一定要第六意識的幫忙。所以古人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前五識只要第六意識不幫忙它,前五識根本沒有用。但是第六意識可以不需要前五識,當然它有前五識幫忙更好。比方說你誦經,必須第六意識配合眼識,還要耳識聽聲音,但是第六意識也可以完全不需要前五識的幫忙,它在打坐的時候,獨頭意識,自己帶起佛號憶念淨土,它有獨立性,所以這個獨立的不同。

第四個、障礙的不同。前五識深深的受色身業報的影響,你生病的時候,前五識一定會影響你。但是第六意識不受影響,因為第六意識的根是第七意識,是個心法,它沒有老病死,為什麼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我們色身敗壞的時候,在加護病房的時候,能夠提起正念呢?因為第六意識跟色身是脫鉤的,它不是以色身為根。你說為什麼我身體痛的時候,我第六意識會痛苦呢?那是因為你執著它,客觀來說它是不能影響你的,但主觀來說因為你執著它。所以這個第六意識跟前五識,有障礙跟非障礙不同。

第五個是最關鍵的——名言的不同。前五識只有直覺不能帶名言,第六意識能夠帶名言,它能夠思考,它能夠學習,這個非常重要,它能夠學習先聖先賢的真理,它能夠做出一個正確的思考,來調伏第七意識。

所以這個前五識跟第六意識,有五種不同。雖然它們是一同的工作,但是它的主角還是第六意識。我們看它的名稱,都是依根,眼識依止眼根而攀緣色塵,叫做眼識,乃至於意識,依止意根攀緣法塵叫意識。這個立名,它不用它所攀緣的塵,不是說眼識攀緣色塵,那應該叫色識呀,不能夠這樣講!它是以根來立名,不以塵來立名。因為它跟根的關係比較密切,它們有依、發、屬、助、如五種的關係。


【39】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好,我們看丁二、述義

這個第六意識在我們生命當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呢?我們來看看:

性界受三恆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八識規矩頌》—

首先我們看第六意識的體性,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第六意識的活動範圍是特別的開闊。性,它通於善惡無記,造惡是它,造了以後懺悔,在佛前拜八十八佛,也是它,都是第六意識,乃至於平常沒有事的時候,保持無記也是它。所以第六意識善、惡、無記三種功能全部具足。

第二個、三界。它可以通往欲界也可以通往色界,也可以通往無色界。五種感受,那麼它有這個苦樂憂喜捨全部具足。不像第七第八,第七意識第八識只有捨受,一輩子第七意識、第八識也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只有第六意識五種感受都具足。所以這個性界受這三種,而且它是一天裡面不斷的變化,這個指的是第六意識的心王了。

那它所相應的心所呢,有根本煩惱,有隨煩惱,有信等善心所總相連。那麼簡單的講就是第六意識,它是帶動著所有善惡的五十一個心所到處活動。所以我們看得出來,第六意識,它有很高的可塑性,它不像第七意識這麼穩定,永遠執著一個東西。你參加佛七的時候,很認真的念佛,這是誰呢?第六意識!念佛是誰?第六意識!那麼它功課做完回去的時候,開始放逸,就到處去玩,那是誰?也是第六意識!

所以第六意識它廣泛的在善惡的功能裡面活動。這個講到它的體性,它是不決定的。那麼它這個體性,有什麼作用呢?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它一開始是打妄想,一開始叫心動,後來變成行動,它會推動你的身體,它會推動你的嘴巴,去造身口二業。其實你身體是不能造業的,是因為有第六意識的思想,所以在整個造業裡面呢,它是造業力量是最強的。其實我們身體只是個工具,所以引滿能招業力牽。它所造的強大的業叫做引業,它管的是三界的總報。它所造的業比較次要的,比較沒那麼重要的叫滿業,管的是三界的別報,能招業力牽。諸位,第八識雖然它變現果報,它是先來投胎,但是它投胎呢,是由第六意識所造的業決定的,所以它間接的也影響到第八識!因為它所造的業啊,會牽動第八識去投胎,所以我們整個造業裡面的主導者,是第六意識。

來,我們總結一下,

造業,是誰造業的?第六意識。那造的業誰來主導這個業?第七意識。

對對對對對,不錯,孺子可教也!

這兩個各管各的,一個是主導它去得果報,所以就是說兩個兄弟,一個人負責賺錢,一個人把這個錢去投資!這個錢要往哪一個方向呢,買房地產、買理財、買車子,就是說有些人他前生造了善業,他今生沒什麼錢,可是房子很多,他福報都往房子的地方跑,他有很多房地產,怎麼回事呢?他的第七意識對房地產有執著,他的善業力都表現在房地產去了。所以它們兩個是各管各的,一個管造業,一個管它的業力的引導。


【40】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远活在果报当中


諸位你要注意這個六道裡面,你們知道六道裡面,造業最強的是誰嗎?對,人道,不是天道哦!在唯識學上說,除了人道以外,其他道幾乎沒有造業能力,幾乎都是在受果報,真正能夠創造生命的,就是在人道。

在《宗鏡錄》上說,它說這一個獅子去吃一個鹿,對不對?我們看那個動物奇觀,獅子去追鹿,把鹿給咬死了,你們認為這個是什麼業?善業、惡業?

無記!對了!是無記業。為什麼呢?永明大師說,因為畜生道它的心識暗鈍,猶如做夢,沒有造業的功能。如果獅子吃一個鹿是一個罪業,那糟糕了。它由於過去的罪業變成獅子,結果獅子又造業,它不是沒完沒了嗎?那就一因多果了!它因為過去的一個因,它得到獅子這個色身,它已經付出代價了,結果這個獅子很自然的去吃鹿,要不然你叫它吃什麼,對不對?它沒辦法嘛!所以它是直覺呀,它完全是直覺呀,就像你夢中意識一樣。

為什麼夢中意識,它的業不能得果報?心識暗鈍。你跑到其它道去了,其實都在還債,就是你一定是哪一生在人道的時候,做對什麼做錯什麼了。那六道天界也是一樣啊,天界幾乎沒有造業的能力,都沒有,一生都在享受快樂,當然偶爾福報大一點,遇到佛陀供養一下,這個是特殊的,遇到佛出世。

在經論裡面講一個事情說,說有一個優婆塞,一個在家居士,他去上班的時候,他要經過一個墳墓。古時候印度墳墓,有時候是天葬的,死亡以後就把尸體往樹林一丟,就沒事啦!讓這個鳥蟲去吃。那麼這個在家居士,他上班的地方呢,要經過一個墳墓的樹林。他早上去的時候,看到一個天女下來,在一個尸體上散花,讚美這個尸體。他就問:你為什麼在這個尸體上面撒花呢?她說:你不知道啊,我今生這麼快樂,是因為他——前生的身體,這個就是前生的我呀,他佈施持戒做了很多善事,我才有今生的快樂呀。

因為諸天剛去的那一剎那,他會知道他是怎麼來的。那麼這個在家居士,他下班的時候,黃昏的時候回來呀,看到一個餓鬼啊,拿一個木棒去打一個尸體。他問說:你怎麼打他呢?他說你不知道啊,他害我很慘,就是因為他慳貪不捨,所以讓我今天變成餓鬼道。

所以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諸位你只有在做人的時候,你生命才會產生重大的變化,否則你都沒有改變,你都沒有機會。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遠活在果報當中,你就沒有造因的能力了。

視頻摘自:淨土教觀學苑
製作:善知識工作室
Youtube:    / @amtb-io  

#淨界法師 #智慧 #智慧人生 #佛教智慧 #人生哲理 #人生智慧 #修行 #修心修行 #念佛 #佛法 #淨土 #唯識學 #心理學 #佛教 #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 #善知識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