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朗讀版。《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作者孔伋。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中庸》朗讀版。《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作者孔伋。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作者孔伋。宋朝學者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釋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執中又當求「中和」,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時的平靜情緒為「中」,表現出情緒之後經過調整而符合常理為「和」。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關聯及學習的方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做人的規範如「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而三字經云:「中不偏,庸不易。」

😘《中庸》提出,「天」賦予萬物「性」。「性」是萬物之所以存在的「理」。按「理」而生活,完成天所賦予的使命,就是「道」。《中庸》指出道對於人來說是各有不同的。區別,調整各種不同的使命,使之成爲大家都遵守的原則,被稱爲「修道」,即「教」。「性」、「道」、「教」之論指出了人被「天」賦予使命以及使命的重要性。這也是全篇的宗旨。強調「誠」的重要,誠即是《大學》中所述說的「誠意」。「誠」是人先天的本性,「明」是與「誠」相生的。由誠而達到明,再由明至於誠。「不誠無物」,至誠的人才能充分的發揮本性與感化人群,進而成為人們的最高典範。朱熹特將中庸重新編訂,分成三十三章,稱為中庸章句,大致是論述下列三重點:(1)首言道出於天,而道的本體備於己而不可離,遵此道而修是為教。(2)次言存養省察之要,重在戒慎恐懼以慎獨。(3)終言天地育養萬物,聖神功化之極的至高境界-無聲無臭。《中庸》一文中多次引用孔子的言論及《詩經》的篇章以解釋其理念。

😘各節重點:
0:00中庸
0:09 第一章
1:18 第二章
1:25 第三章
1:50 第四章
1:56 第五章
2:14 第六章
2:32 第七章
2:45 第八章
2:57 第九章
3:39 第十章
4:03 第十一章
4:57 第十二章
6:11 第十三章
7:03 第十四章
7:29 第十五章
8:06 第十六章
8:57 第十七章
10:14 第十八章
11:30 第十九章
17:38 第二十章
17:49 第二十一章
18:16 第二十二章
18:34 第二十三章
19:00 第二十四章
19:34 第二十五章
21:33 第二十六章
22:30 第二十七章
23:25 第二十八章
24:46 第二十九章
25:20 第三十章
26:25 第三十一章
26:54 第三十二章

另外有三個系列提供給各位前賢參考喔!
❤️讀經教育理念系列
   • #1 教育在一念之間-悟人子弟?誤人子弟?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每個孩子都...  
❤️經典朗誦系列
   • 《大學》朗讀版-經典朗誦系列。大學內容精粹,詞藻華美,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  
❤️論語培養好孩子系列
   • #1論語培育好孩子-謙虛的重要。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老師,有值得自己學習的...  


📣【訂閱玲瓏愛讀經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https://tinyurl.com/ckpxrryp

📣【玲瓏愛讀經相關網址】
YouTube頻道 https://tinyurl.com/ckpxrryp
FB粉絲頁 https://tinyurl.com/nebt3feh
IG https://tinyurl.com/36s26ny9

📣【聯絡玲瓏愛讀經】
e-mail:[email protected]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