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传奇之158 如歌的行板——社会主义国家老电影专题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电影传奇之158 如歌的行板——社会主义国家老电影专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只能看到八个样板戏。打开收音机是这些东西,看个电影也是这些东西。文化生活单调乏味,质量低下。好在,那时有一个社会主义阵营,阵营里的电影可以互相观看,我们就是在这些电影中感受到了不同于样板戏的情感。比如,有苏联式的柔情;有罗马尼亚式的怜爱;有阿尔巴尼亚式的幽默;有越南式的果敢;有朝鲜式的浪漫。我们在看着这些电影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电影中的某个场景,某个片段,正对我们进行悄悄的启蒙。比如,我们在《列宁在1918》中第一次看到芭蕾舞;在《宁死不屈》中新奇地看到吉他;小提琴的启蒙来自《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同时被启蒙的还有许多新鲜食事物——我们在《列宁在1918》中看到列宁的演讲;在《第八个是铜像》中看到雕塑是怎样开始的;在《卖花姑娘》中看到用棒子敲的方法洗衣服;在《战斗的早晨》中看到孩子们踢足球;在《勇敢的人们》中看到春游和探险的场面;在《爆炸》中看到在船上办的婚礼;在《摘苹果的时候》中看到怎么做苹果酱;在《黄玫瑰》中第一次看到欧洲式的群体交际舞;尤其是,当在《多瑙河之波》和《广阔的地平线》中看到恋人们的亲吻场面时,我们脸红心跳。那时候,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可敬却不可爱,普遍缺少阴柔之气,过于阳刚。相比之下,《一个护士的日记》中的姜连玉就显得大方可爱;《宁死不屈》中的米拉就特别迷人;《第八个是铜像》中的阿尔玛就格外亭亭玉立;《多瑙河之波》中的安娜就显得干练大方;哪怕是《原型必露》中的特务,也显得女人味十足。总之,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这些电影真是双重意义上的大餐。在文化饥渴的年代,这些电影见证了我们的长大成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忘记。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