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香科武陣拳術|2018戊戌香科/武當戰拳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西港香科武陣拳術|2018戊戌香科/武當戰拳

【源流與發展】
西港香科武陣中該系套路,主要源自臺灣武當終南派掌門——何國昭師傅之沿傳。何國昭,人稱建興師,1924(民國13)年5月22日生於廈門。父親何大陣精通中西醫理,也是太祖拳傳人,母親張春月則是峨眉門下。由於幼時體弱,父母親在何國昭10歲時開始授予武藝強身。14歲的何國昭因緣際會拜入章寶春門下,習練武當及終南武術。據其提供之手稿資料〈回憶吾師章寶春話武當〉中提到:「武當派武術創始人,張三豐祖師。生於公元一二四七年,遼東懿州人。今遼寧為元季儒令,因慕葛雅川之為人,遂絕仕途,入陝西終南山,拜師學道於火龍真人。在此又得到終南大俠董海公,無形中傳授終南派武術,道成攜徒入武當山建茅舍修道傳藝和治病救人。武功深厚,醫學博淵,術德皆備,故受到民眾的愛戴和尊敬,被尊稱為「通微顯化真人」。「拜師火龍入終南,道成攜徒隱武當;創造武當揚天下,難忘終南恩師情。」此詩句是吾師章寶春傳下來的,由此可知張三豐祖師,以終南派武術為基礎,創造武當派武術。雖然名揚四海,亦難忘恩師終南山火龍真人教養之情,是一位飲水思源,尊師重道之人物也。因此吾師創立武當終南派,傳授武當戰拳,武當醉拳,龍化拳等以此紀念之」
何國昭於1945(民國34)年臺灣光復後,回來定居於臺南市安定區新吉里,並於1949(民國38)年(26歲)時始接觸宋江陣,並參與新吉里宋江陣。當時仍由陳老等、陳番江、吳狂等庄內第一代教練執教,其中陳老等的拳頭據說也是傳自「唐山師傅」,其套路形似武當戰拳,因此與何國昭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何國昭除了在第一代為協助教練外,從第二代迄今均為拳術教練,以及空手連環對打的教練。何國昭歷來指導武陣遍布各地,其套路隨之傳播於新吉里宋江陣,並傳有建興武舘等。
建興武舘創立於1996年,草創於臺南市安定區六嘉里,原暫稱「六嘉武舘」。後以何舘主偏名「建興」為號,正式定名為「建興武舘」,該武舘亦孕育出許多武陣名師,出自於此並擔任陣頭教練者包括黃慶順、王惠民、許明和、許育書、王枝雄、黃名宏、杜顯濬、王君照、高紫茵、丁國展、方振閔、黃文忠、方致仁、陳彥廷、方冠智等。
【拳術套路介紹】
「有橋做橋,無橋做肢。拜馬落地,拳腳齊起」。武當戰拳(一般或簡稱戰拳),一詞可見於何國昭1998年所撰之手稿中。其套路拳母為四點金(各陣開館未見此套路),伴隨套路流傳與演變,在名稱上有多種說法,於套路架構上亦有些許不同,戊戌科演練套路如下:
.角戰頭
.角戰尾
.斷橋:又名雙戰。因為行走的方向為中間,起頭結尾都是在中間,在中央返回,走一半回頭,所以稱為斷橋。
.白馬翻沙:又稱落馬翻沙。有關「落馬」翻沙與「白馬」翻沙之討論,有說法提到因「落」馬聽起來不吉利,故將其名稱改為白馬翻沙,此套路為演練一位馬伕的功夫與其主公之故事。其動作內容有將軍勒馬、主公下馬,結束後演練者跪下演練請軍士、主公上馬動作。
.落地金勾剪:亦繕寫為落地金交剪、落地金腳剪、落地金鈎剪等。
.穿心箭:有拳種為太祖拳之說法。
.金羅漢:有拳種為太祖拳、羅漢拳之說法。
————————————————
西港香科武陣經過歷史累積與淬鍊後,在拳術套路方面儼然形成一大特色。武陣拳術套路具在地性、武陣拳種發展具脈絡性與交織化、武陣拳術傳播與在地文化發展具相關性。期盼透過此部影片,能夠讓更多人深入瞭解拳術套路,進而重視這獨具在地特色的文化。謹以本片,獻給對這塊土地,「拳心拳藝」,付出的同好們。
————————————————
.特別感謝(排列順序依姓名筆劃)
協福堂武館︱王枝雄教練
竹仔港麻豆寮德安宮金獅陣︱王順榮教練
中港廣興宮/新市榮安宮宋江陣︱何國昭師傅、黃名宏老師、王君照教練、黃文忠教練
檨仔林鳳安宮宋江陣︱周士高教練
南勢九龍殿宋江陣︱林坤炎師傅
七股樹仔腳寶安宮白鶴陣︱高紫茵教練
溪南寮興安宮金獅陣︱黃登圍主委、黃瑞同教練、黃水樹教練
塭仔內蚶寮永昌宮金獅陣︱黃煌彥師傅
翔安武術館︱鄭安寶師傅、王惠民師傅
烏竹林廣慈宮金獅陣︱謝孟勳教練
西港慶安宮︱謝武昌老師
.參考資料
何國昭提供之手稿資料,撰於1998年。
臺灣拳頭會,《全國武術大匯演紀念專刊》(臺灣:臺灣拳頭會,2016),26。
蔡俊宜,〈西港香科武陣拳術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7。
蔡俊宜、陳耀宏,〈臺灣宋江陣國寶──何國昭〉,《臺南體育》,6(臺南,2016.12):33。
謝國興主編,《西港仔刈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記錄》(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7),332-336。
.影片來源
西港玉敕慶安宮
.音樂來源
西港慶安宮主題曲-千歲爺
主唱:郭怡荌 詞:王明凱 曲:莊名豪
.剪輯製作
蔡俊宜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