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安华提议月入过万马大校友捐1000令吉,民众热议捐款透明度及公立大学管理问题,质疑马大是否能赢得社会信任。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首相安华提议月入过万马大校友捐1000令吉,民众热议捐款透明度及公立大学管理问题,质疑马大是否能赢得社会信任。

各位听官呐,今日咱们来聊一个话题,这话题不新鲜,却颇有深意。话说首相安华在马来亚大学的校友晚宴上,提了个建议:“月入过万的马大毕业生啊,不如每人捐1000令吉给马大基金会!”他说,倘若人人响应,这钱可不是小数目,能筹集超5亿令吉,用来建立一个庞大基金,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毕竟财政负担可是前几届政府遗留下来的。安华和马大的高层打得一手如意算盘,可普罗大众听了却未必买账。某学者宋明家,为了探明民意,发了一条短讯给身边的朋友,问道:“如果你是马大校友,月入过万,你愿意捐1000令吉吗?”这一问,回答倒也热闹。他统计了95份回复,其中只有6人愿意捐,54人干脆说“不”,剩下35人表示“可能”。这群人里,华裔居多,马来人和印度人占少数,其中更有57位是大学教授或学术人员。话虽不多,意见却很清楚,捐钱的意愿并不高。那些说“不”的人,各有各的理由:“我们已经缴税了,为什么还要额外掏钱?”、“捐款前得有账目清晰的管理方案,否则不放心。”、“大学管理混乱,钱花在哪儿都不知道。”更有甚者,还提到某些副校长论文水平低,挂名捞名声,简直是在浪费资源。他们总结一句话:既然大学管理不善,凭什么要老百姓再掏腰包?而那些回答“可能”的朋友,则多持保留态度:“捐1000太多,捐个100或200还可以。”、“关键是账目透明。”这些人对捐款的用途抱有疑虑,也有不少人觉得,与其把钱捐给大学,不如捐给慈善机构或小学,帮助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这场讨论也引发了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马来西亚公立大学的整体形象。大学的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对社会和科技的贡献,都直接影响了公众的信任度。而马大作为公立大学,校长由政府任命,往往受制于政治利益。这一制度使得大学的教育与学术利益频频让位于政治考量,校方的管理能力和公信力备受质疑。反观其他国家的名校,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不仅排名靠前,更在全球大学捐赠基金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慷慨解囊,因其学术卓越、管理透明。而像李嘉诚这样的富豪,更是频频捐款支持国际知名大学,他曾向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捐赠巨资,支持科研和教育。那么问题来了,马大是否有能力像这些国际名校一样,赢得捐赠者的信任?说到底,捐款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对大学实力和信誉的考验。宋明家一句话发人深省:“李嘉诚,或者其他大马富豪,会捐款给马大吗?”


诸位看官,今日要讲的,是当今政坛一桩怪现状。这年头的政客啊,为了来届大选,真是能折腾出天大的丑态。先是瞓身去讨大主子的欢心,接着又摇身一变,为小主子当起打手,恃着党派的势力横行霸道,行事失控,更别提什么职分操守了。到年底盘点成绩单,才发现被批得一无是处,方向走错了,还被百姓嫌弃得不行。然而,选举当前,这些人不但不反省,还一个比一个拼命斗恶、斗丑,只求能赢得选票出线。这些政客的行径,简直是本末倒置。他们漠视因果,庸碌无耻。平时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关键时刻却是让人见人厌。被看中留了牌子的,得意洋洋;没选上的,撂下牌子后立马翻脸,吊高来卖,踩得对手一文不值,恨不得让人从此再也翻不了身。说白了,这是个你出手我出招的局面,你出位,我就让你出局。只有彻底打倒别人,自己才有一线生机。这些人,打从骨子里泛起笑意,恨不得踩着别人的尸骨庆祝自己的“重生”。
甄子曰有言,这些政坛上的寄生虫,身无长物,唯有一张巧舌善舞。他们舌尖生风,言辞如幡,舞得漫天飞扬。什么是非对错,全凭他们的处心积虑,目的达成之后便是“过咗海系神仙”,心安理得。如今的安华首相,在大选前更是面临频繁的党派纷争。党争接踵而至,从AB党的之争,到CD队的拉锯,再到EF论的对垒,简直叫人目不暇接。这场政治春夏秋冬,不过是“一线之差”。昨日的战友,今日便成了敌人;昔日的伯乐,如今却成了乱马千里的追杀者。政坛斗争里,上有各党老大和高官大将,下有那些贪功邀宠的答应、常在、贵妃,乃至于奴才、太监、鹰犬。这满城的争斗,直叫人问一句:“你死未?”
这其中,人人都有一股“一线之差”的危机感。谁都怕失去恩宠,个个站得笔直,靠奇招取胜,只为换得一个出类拔萃的机会。得志的攀附权贵,一夜之间权倾一时;失势的瞬间沦为小人。一个念头,一线之间,便是从权势滔天到失意末路的天壤之别。稍有迟疑便被甩在身后,从此再难翻身。




甄子曰点明,这些“差得多”的政客,真是成行成市。他们吊高卖弄,干扰破坏,只为刷出存在感,换取一时的宠幸和地位。这种人聚在一起,便是江湖了。满眼看去,皆是勾心斗角之人,直叫人唏嘘长叹,这等乱局,不知何时方能了却。各位听官,咱今日讲的,是马来西亚退休生活的一桩难题。这马国的雇员公积金局前不久宣布,将退休金目标从24万令吉提高到39万令吉。这事儿看似是为老百姓好,可细细一琢磨,余佩妮却有话要说。她讲,这公积金局的用心确实良苦,目标很“丰满”,却奈何“现实太骨感”。你瞧,一辈子打工收入有限的普通百姓,退休时户头里头连20万都不到,又如何达到这39万的目标?咱来算笔账。39万令吉意味着什么?假设一个人退休后还能活20年,那每个月能支配的金额也就1625令吉罢了。这点钱在今天的马来西亚,尤其是吉隆坡这类大城市,过日子可真是捉襟见肘。余佩妮给大伙算了笔开支账:每月的租金或房屋维护费500至800令吉,这还是勉强租个房间的价;食物和杂费400到600令吉,按每天20令吉来算;交通费100到200令吉,若还有辆车,费用只会更高;再加上医疗支出200到300令吉,娱乐和其他杂费100到300令吉。这些都是粗略计算,仅仅是维持基本的生活,您还别指望什么随心所欲的旅游或者其他享受。就算退休金额目标达到了,生活质量也难免下降,说不定还得靠兼职才能勉强维持开销。


余佩妮一语道破:通货膨胀年年涨,钱却越攒越不够。年轻时供房供车养孩子,压得储蓄空间都没了;年老时要把更多钱花在健康上,还得预备一笔应付医疗开销。这一来二去,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她还说,马来西亚的退休环境实在不尽人意,尤其在大城市,压迫感更是明显。老人们想找个地方休闲,除了茶室喝咖啡聊闲天,几乎无处可去。跟香港、新加坡这些地方比,那里有专门为老人提供培养兴趣爱好的机构或中心,咱们这儿却是凤毛麟角。而那些高消费场所,普通老人根本负担不起。更多的,是那些经济能力不足的老人,为了基本生计而苦苦挣扎。所以,余佩妮一针见血地指出,政府不能光靠调高退休目标了事,这是迈出的第一步,后头还得有一整套全面系统来支持老年人的经济和社会需求。她说,得强化社会保障,发展更多老年友好的设施,同时还得提高公众的财务规划意识。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让马来西亚的老人们在经济压力下,仍能拥有一个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诸位看官,今日要讲的是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宏图大计,这其中的关键,便是孙和声先生的一番深刻剖析。咱们先从头说起,2022年,团结政府上台,提出一系列目标,譬如到2030年要让马来西亚成为全球第30大经济体、竞争力排名第12、劳动阶层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45%、人类发展指数进入全球前25名,以及廉洁指数也跻身前25名。这目标听着是极好,可真要实现,还得靠时间和行动来证明。


孙先生说,要达成这些宏愿,关键在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啥意思呢?从过去依赖人力和资源的粗放型增长,转向技术和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增长。这一路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粗放型增长的弊端显而易见:投入越多,回报却越来越少,直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经济卡在不上不下的阶段。要想突破,就得走一条技术创新的道路。可技术从哪里来?孙先生说得清楚,引进技术是个快速途径,但创新却充满不确定性。以美国为例,拜登花600亿美元推科学和芯片法案,却被特朗普批评为浪费。发展中国家像马来西亚,资金有限,搞“硬创新”风险太高,倒不如通过改变组织方式、优化作业流程来进行“软创新”。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但同样能带来改变。不管怎么创新,孙先生指出了一个根本问题:人力资本。劳动力的素质提升才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创造高增值就业的关键。这就需要教育和培训的跟进,让人民掌握实用技能和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孙先生也坦言,马来西亚面临不少挑战。早在1960到1970年代,全球竞争还没现在激烈,产业升级的机会相对容易把握;可到了1990年代,随着更多国家如印度、越南等加入全球竞争,外资变得更加“游牧化”,哪儿成本低就去哪儿,让马来西亚留住资本更加困难。再加上我国市场规模较小,限制了技术引进和创新的回报空间,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转型的难度。反观中国,规模经济帮助其推动了电动车、手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而马来西亚虽然希望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来创造高增值就业,发展产业集群和实现经济多元化,但受制于市场规模和外部竞争,效果有限。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保住本国产业竞争力,强制高增值产业回流本国,更让马来西亚步履维艰。尽管如此,孙先生认为,马来西亚作为中高收入国家,仍需尽力而为。政府应继续推动转型计划,同时人民也需改变观念,注重实用教育和技能培训。他特别强调,全球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若本国发展机会有限,人民可以大胆走向海外,以高增值的外劳身份闯出一片天,而不是继续困守低技能、低收入的现状。孙先生的一句话道出关键:“移动即命运。”只要有技能、敢闯敢冲,就不怕找不到出路。这便是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之路上的一番深思与期许。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