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廢講桃花源.究竟邊度係真正嘅現代桃花源? 過億亞裔人口避秦到 Zomia 成化外之民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李家超廢講桃花源.究竟邊度係真正嘅現代桃花源? 過億亞裔人口避秦到 Zomia 成化外之民

2024 年 6 月 13 日.星期四

李家超出席立法會所謂的答問大會,有議員與他討論香港旅遊業發展問題;李家超「拋書包」提到大家小時候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並說香港不能像桃花源那樣,讓人來了之後就不再回來,找不到回去的路。

香港自古以來就在世界地圖上佔有一席之地,又怎會是桃花源呢?

最令人感到矛盾是,如果大家讀過《桃花源記》就會知道,陶淵明是對世道不滿,對環境、對政治、對戰爭感到厭惡,因此希望有一個可以「避秦」的地方。陶淵明所說的「秦」,象徵著暴政。

香港本來就是一個避秦的好地方,香港本來就是這個桃花源;李家超不提還好,一提便讓人想到暴政。

其實《桃花源記》中還有一句話,使這篇文章成為古文中最具反動性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句話:「不足為外人道」。用今天的語境來解釋,很多人以為意思是外邊的人不知道我們這裡的生活如何。但陶淵明在寫《桃花源記》時,故事中的桃花源居民看到這個迷失的漁夫後,對他說:「你不要跟外面的人說」;免得別人知道這個地方,打擾他們。

這種心態,就像我們香港人過去幻想的「河水不犯井水」;暴政不要影響到我們,我們只想「山高皇帝遠」。

現實中有「山高皇帝遠」的人嗎?有,甚至今時今日,亞洲估計有一億人,過著「無政府」的生活⋯⋯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