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離婚》:老舍最具代表性的幽默小說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文學 |《離婚》:老舍最具代表性的幽默小說

老舍最具代表性的幽默小說,活着就是學會妥協與敷衍。
聽書筆記 
老舍,是我們熟悉的現代作家,而《離婚》是他真正滿意的成熟之作,之後,《駱駝祥子》誕生,老舍從此走上了職業作家的道路。後來,《離婚》還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話劇等,其中,由葛優主演的電視劇影響最大。
 
《離婚》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離婚》以老舍式幽默及濃厚的京味兒,展現了一出市井人家含淚帶笑的人生悲劇。作品以當時北平財政所小職員老李等一夥人由“離婚”而引出的故事爲線索,正派的或不那麼正派的,有文化的或沒什麼文化的,走馬燈地上演一出熱鬧劇,透視出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市民階層面對新式文明而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老舍的幽默與諷刺藝術的來源及特點有哪些?
老舍的幽默,受了英國小說和散文的影響。如小說開頭部分,“凡爲姑娘者必有個相當的丈夫,凡爲小夥子者必有個合適的夫人”,明顯有奧斯丁《傲慢與偏見》起首第一句話的印記:“凡是有財產的單身漢,必定需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又如,“介紹婚姻是創造,消滅離婚是藝術批評”,很有英國小品文的機智。
和老舍以前的作品《老張的哲學》《二馬》相比,《離婚》中的幽默顯得更恰如其分。老舍之所以將幽默把握得恰到火候,不僅在於對文字的把握,更在於幽默藝術與主題深化之間的協調。
 
《離婚》的主題是什麼?
通過《離婚》,老舍想諷刺的,正是“生命只是妥協,敷衍,和理想完全相反的鬼混”。
首先是對妥協與敷衍的人情社會的諷刺。這其中的核心人物就是張大哥,他的整個人生就是在認真地敷衍,託人情和請客是他的生活重心。爲兒子從小到大的上學,他託的人情和請的客都已經數不清,在張大哥的觀念裏,兒子五次考中學失敗,是人情沒託到家,他絲毫不覺得是寶貝兒子成績差的緣故;還有張大哥作媒人的一家子,男的靠關係走後門當了醫生,開個診所,給病人開藥下了半斤石膏,病人吃完藥就死了,警察抓走庸醫,庸醫的新媳婦哭哭啼啼來找張大哥幫忙,張大哥一口答應,說能託人情當醫生,咱們就能託人情把人放出來。不論是非,只論人情,即使黑白顛倒也無所謂。張大哥認爲自己這樣可以如魚得水,但兒子張天真被抓後的事實很快就教訓了他,人情社會的那些東西,都是虛僞的:有利益了,大家就嘻嘻哈哈,和和氣氣,有危險了,就一鬨而散,避之不及。但是,事情解決之後,張大哥又開始了鄭重其事的人情往來,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在老舍筆下,張大哥對妥協和敷衍的中毒之深,已經無法自拔了。
老舍諷刺的第二個層面是知識分子,即他們詩意與理想的空幻。老李是典型的知識分子,不甘於沉淪凡俗,總在追求一種詩意,但這種類型的知識分子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他最大的本事不是行動,而是做夢,不是通過行動來實現詩意或理想,而是沉浸在夢想中,遲疑徘徊。老李雖然身在城市中,但他的夢想是田園式的。他有過兩次“行動”,一次是他在幻想,想逃到南洋,即東南亞赤道邊的叢林中;另一次發生在現實中,他辭職回到鄉下。兩次行動,本質都是一種田園夢想。在老李看來,城市生活中的無數煩惱,似乎可以在田園生活中全部解決。這種逃避,不是真正地解決問題。等到碰壁歸來,很可能也和張大哥一樣,再度走向妥協與敷衍。
 
《離婚》留給現今什麼啓示?
《離婚》所揭示的這些矛盾,在今天的文學創作中後繼有人,如當代作家劉震雲的《一地雞毛》,寫了一個小職員在單位和家庭之間的各種遭遇,瑣碎的生存狀態讓讀者深有同感。小說的主角叫小林,也是有姓無名,和《離婚》裏的“老李”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種傳承也能看出,《離婚》的故事可以不同,社會環境可以變化,但老李所經歷的困惑,今天的人們一樣也不會少,我們照樣爲家庭瑣事煩惱,爲工作而憂心,爲陷身俗世不能實現心中的理想而輾轉反側。當我們通過老舍的筆觸,爲書中人物的悲歡離合而啞然失笑、而感慨嘆息時,我們不妨也反觀和思索下自己的生活,也許會理解老舍的幽默和諷刺所寄寓的深意所在。
解讀 | 遆存磊
著名書評人
播音 | 沐澤
策劃編輯 | 周向榮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