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有價時代來臨 什麼是碳中和、淨零排放、碳費?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碳有價時代來臨 什麼是碳中和、淨零排放、碳費?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第12年進行氣候變遷與能源民意調查,2023年公布最新民調顯示,台灣8成以上民眾認同地球已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卻有47.9%受訪民眾沒聽過 #碳中和 與 #淨零排放,且達4成民眾並不支持政府,因應氣候變遷調漲水電費。

淨零轉型需要時間與成本,綠色通膨蠢蠢欲動,科技巨擘Google、蘋果皆要求旗下供應鏈,產出商品須來自綠色能源、達到減碳效益;為促使各國積極減碳,歐盟則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將對高碳排的水泥、肥料、鋼鐵、鋁、化學品、電力、螺絲螺帽等產品課徵 #碳關稅 ,預計2023年10月試行,2026年正式實施。

我國在今年1月三讀通過 #氣候變遷因應法 ,環保署預計2024年徵收 #碳費,首波會先針對289家碳排大戶,以及239家用電加製程,年碳排超過2.5萬噸的製造業收取碳費。

致力推動《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的立法委員洪申翰指出,過往企業只管賺錢,煙囪排放的溫室氣體、空氣汙染,卻轉嫁給居民、環境承擔,就是所謂的 #外部成本 ,未來的趨勢是外部成本必須被內部化,「碳費有個很重要的事情是,它告訴大家,排放每噸碳都是有代價的。」

碳費將如何計算亦為工業界、環團關注焦點,環保署曾委外研究,建議台灣碳費每公噸收取10美元,折合台幣約300元。成大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表示,現行碳捕捉成本一公斤要價1.5元,也就是一噸約1500元,因此建議未來制定碳費,必須高於碳捕捉技術成本,對於減碳才有實質幫助。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台灣民眾對氣候變遷認知是世界數一數二高,但台灣人未必充分了解,改善氣候變遷勢必牽動能源使用改變、間接導致物價上漲。什麼是淨零排放?什麼是碳關稅、碳費?綠色通膨來臨了嗎?跟著公視新聞實驗室一起了解。

更多完整報導》https://newslab.pts.org.tw/video/251

00:00 影片開始囉
01:28 什麼是淨零排放?
02:11 如何課徵碳關稅/碳費?
03:41 碳關稅/碳費對台灣的影響是什麼?
05:13 如何執行碳捕捉?
07:58 台灣怎麼面對綠色通膨來襲?

每週三 晚上18:00 ▸▸跟著P# 探索國內外熱門議題🌎

👉 快來訂閱 P# 吧!
留言/分享/小鈴鐺 ▸▸ https://bit.ly/subscribe-us-psharp

逛逛《P# 新聞實驗室》官網
💪 時事議題一把抓 ▸▸https://newslab.pts.org.tw/

看得不過癮?喜歡什麼議題請留言告訴我們!

#碳中和 #淨零排放 #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 #氣候變遷因應法 #碳關稅 #碳費 #排碳大戶 #碳捕捉 #成大負碳排示範工廠 #負碳技術 #碳匯 #綠色通膨 #氣候變遷 #公正轉型 #新聞實驗室 #公視 #公視新聞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