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筆墨一甲子 羅際鴻七十回顧書法精選展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2024筆墨一甲子 羅際鴻七十回顧書法精選展

筆墨一甲子 羅際鴻七十回顧書法精選展
展出展:羅際鴻
主辦:明宗書法藝術館

書法,如同品茗,都可以作為一種修行.自幼愛寫字,本不求甚好,所以也不愛比賽,40歲以前根本未曾想過留下所謂「作品」。後來,舉辦展覽,都因為朋友開口相邀。只有一回,是為了研究所創作學位畢業展。
糊里糊塗自我摸索約30年後,職場退休後,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清華大學合併)
研究所,積極深入思考傳統與前衛、保守與創作之間
的諸多問題:

思考一、形式風格三個類型
東西方藝術發展史上,有些難以理解的巧合:西方繪畫風格有雙重根源:線條風格與團塊式的塗繪風格(或稱線性風格與繪畫性風格)。線性風格,又分成靜態的封閉式線條、動態的開放式線條兩類型。在此,筆者予以分作
靜態線條、動態線條與團塊三種。
中國畫演變,初期多線描人物(或仙佛)。如戰國楚帛畫《人物龍鳳帛畫》與《人物御龍帛畫》,有學者指出「墨線粗細變化不大」:晉代顧愷之作畫,被稱為「筆墨簡澹,線條如春蠶吐絲,細密精緻」;還有北齊繪畫典型「曹衣出水」。這些類型都偏於封閉與靜態。唐代「靈聖」吳道子,曾向張旭習書,應受草書影響,著重動態線條,創造「吳帶當風」典型,和後來的張萱、周昉等人進一步提煉,使繪畫線條語言越來越具有動態的獨立性格。宋代梁楷的《潑墨仙人圖》,屬團塊式繪畫,同樣對後代影響深遠。
書法,也出現這三種類型,但演變時間更長。商周金文篆書,到戰國西秦石鼓文、秦代李斯小篆,大部分屬靜態的封閉性線條。後人臨習書寫,多中鋒運行。行筆方式,今人稱為平移、平動或直過,線條穩定而粗細差異微小。如中山豪、石鼓文、李斯玉箸豪和唐代李陽冰鐵線豪…等百年來大量出土的簡牘帛書,手寫文字與金石上的刻鑄文字明顯有別,發展出側鋒(或稱側轉中)筆法。如西漢簡中的草書、真書芻形,充滿筆墨運動效果,是動態的開放性線條。東漢分書「蠶頭雁尾」是動態的;到了章草、今草、真書、行書,動態線條佔極大部分。團塊風格,近代才出現,受戰後日本墨象派、西方抽象表現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等交叉影響,形成所謂現代派書法。這類書法有些用團塊、有些用線條。一部分作品因解構文字、成為文字不可識的形式,究竟算不算是「書法」,引起衆多議論。
思考二、持續變遷的中道
趙孟頫說,書法用筆千古不易。中鋒為主、側鋒取妍,是書法傳統難以逾越的基本原則。在這基礎上,還須留意「結字因時相傳」。書法必須是文字,字的
結構特色、筆法風格,都隨時代變遷。變遷,其實是不斷折衷的過程。西諺云「人不能同時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中道,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藝術創作、時代審美,不斷隨時間調整步伐,不斷折衷改變。純然的書法藝術理想,是綜觀歷代書法變遷、兼容並蓄之後,以不脫離文字書寫基礎下,選擇帶有個性化的方向,予以理性折衷。趙壹非草書、項穆貶斥宋代尚意書風,二人「個化的」中庸立場,意義截然不同。合併)研究所,積極深入思考傳統與前衛,保守與創作之間的諸多問題.
古文字變化,甲骨之後,經篆、隸分流演變約八百年(見張士東《隸書源頭辨析》),兩者不斷但沿著時間軸線往前推進、互相影響、協同並進、商、周、秦、漢千餘年間,刻鑄金文為代表的官體文字,與民間通行在簡牘上草寫式的文字,各自演進,又彼此交互影響與折衷,不曾中斷。隨著時間連續不斷的折衷、約定俗成過程中變化了文字形式,即趙孟頫所謂「結字因時相傳」。東漢終於隸變為成熟的、逐漸標準化的分書。百年以來大量出土不同時代的簡牘帛書文字,可以證明這一論點。三國時代真書成型,又與漢末成熟的草書互相折衷,成為六朝時期文人們最喜歡書寫的行書。魏晉南北朝不但各種字體全部成型,幾乎所有的書寫用筆技巧與法則,也都在此時全部發展完成。後代的所有書法家,在「墨象」出現以前,不過是在已有的字體和筆法上,長期臨習古
人、折衷個人用習慣、個性和審美特質上,形成不同書家與不同時代的風貌,而又不外乎靜態與動態兩類線條,或可能靜態與動態折衷交叉運用。清末民初,西潮影響和硬筆書寫傳入,對傳統毛筆書法帶來衝擊。1970 到1980年代,日本墨象書法、抽象表現主義、後現代思想,同時對臺灣和大陸傳統書壇帶來異樣激盪,現代派前衛書家的創作,受到影響。很多作品是團塊式風格,有些則是解構文字的創作。相對的是,台灣、大陸又有另一類書家,書風過於保守,甚至陳陳相因,崇尚類如「標準」的寫法,故步自封(見《中國書法文化大觀》)。

思考三、如何抉擇?
自千禧年至 2013 年間,筆者在傳統與實驗兩者之間,努力思考當代書法中道可能的道路:一、形式上,求字形字體基本掌握與表現;也曾嘗試似與不似之間最低限度可識文字,試圖以線條與團塊之間的折衷風格進行創作。現代派某些作品是否仍是「書法」,固然值得商榷,但是在開創新風格方面,他們向「書法邊際」衝撞的影響,卻不可忽略。
二、情緒上,譬如蔡邕“欲書先散懷抱”,或如蘇軾“書初無意於佳”之意,順其自然,不刻意求工。
三、審美特質上,至今不曾停止實驗腳步,努力尋求突破自己,期能找出自己的創作道路,冀如同康有為所稱「釀成一體」近年以來,再行反思,自覺書法仍不應脫離文人精神。筆者曾有論文,探討「觀其點畫振動,如見揮運之間」這句名言。揮與運「之間」,不是技法問題而已,其中隱含瞬息萬變的文人思想精神內涵,實無窮無盡,深奧難言!
2006 年在湖北省美術館個展中,畫家洪耀和藝術哲學家弓克,曾針對筆者所書兩字之間「一字結束、到下一字之間」的書寫心理狀態,二人竟討論了半小時
方被旁人中斷。這種文人書寫心理變化的狀態,豈是所謂「當代形
式」所能完全表達?
2023年7月再度前往武漢訪友,當代藝術著名批評家陳孝信兄問起:「你的創作是前衛或傳統?」我答:「雖然傳統與前衛都曾嘗試,近年在努力思考當代應
有的“文人書寫境界”問題。」近日陳先生來臺,再次談起,筆者希望能夠找到順應時代的中道抉擇。話說七十應「從心所欲,不踰矩」。在書法這條道路
上,是否偶爾還要嘗試稍加「踰矩」才可能有新意呢?
(轉載自:羅際鴻 明宗書法藝術館)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