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白馬寺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洛陽白馬寺

在河南洛陽市東郊一片郁郁蔥蔥的長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的白馬寺。這座一千九百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間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閣和高峭的寶塔,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游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庄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歷史沿革

  1961年國務院將白馬寺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7年又成立了白馬寺文物保管所。現在,白馬寺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4A級旅游景點。
  
白馬寺有中國佛寺"祖庭"之稱,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因漢明帝"感夢求法",遣使迎請天竺僧人回洛陽后而創建。歷代屢有修葺增繕,唐代前期達到最盛,武則天曾派親信薛懷義任住持,安史之亂后即有殘損,明嘉靖三十年(1551)重修后,始成今日之規模布局。寺址位於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現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典及毗盧閣等建筑,殿堂共達百余間。山門外有東漢來華的天竺僧迦攝摩騰、竺法蘭之墓。寺內還有唐代經幢。元代華嚴大師文才撰、趙孟頫書寫的《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及原存石刻彌勒菩薩像已被盜往美國。大雄寶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及阿彌陀佛,東西分置十八羅漢,均為元代以來干漆工藝制成。寺后部有清涼台,台上建有毗盧閣,西側配殿中置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像。白馬寺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所造齊雲塔,塔為四方形密檐式,高35米,塔身挺拔秀麗。
  
白馬寺建成后便成為東漢最主要的譯經場所。攝摩騰、竺法蘭首先在這裡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之后天竺僧人曇柯迦羅又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律《僧祗戒心》。隨著佛經漢譯本的逐漸增多,佛教在我國日益廣泛傳播開來。所以盡管后來佛教派系繁多,剎廟林立,但白馬寺一直被佛門弟子同尊為"釋源",即中國佛教的發源地。

  白馬寺原來的建筑規模極其宏偉壯觀,千百年來已幾度興衰,現存建筑多為明清兩代修建。整個寺廟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均列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雖不是創建時的"悉依天竺舊式",但寺址都從未遷動過,因而漢時的台、 井仍依稀可見。整個寺廟布局規整,風格古朴。園內古樹成蔭,四時落英繽紛,增添了佛國淨土的清淨氣氛。白馬寺山門採用牌坊式的一門三洞的石砌弧券門。"山門"是中國佛寺的正門,一般由三個門組成,象征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由於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村裡,故又有"山門"之稱。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紅色的門楣上嵌著"白馬寺"的青石題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涼台的橋洞拱形石上的字跡一樣,是東漢遺物,為白馬寺最早的古跡。山門左右兩側各立一匹青石圓雕馬,身高1.75米,長2.20米,作低頭負重狀。相傳這兩匹石雕馬原在永慶公主(宋太祖趙匡胤之女)駙馬、右馬將軍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馬寺的住持德結和尚搬遷至此。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