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55周年「信仰」-無語良師 成就醫者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慈濟55周年「信仰」-無語良師 成就醫者

第一刀,就是放在我們的大體老師身上,不是在真正的病人身上。

無語良師家屬 封維興:「我們勸他的時候,就叫爸爸你不要捐大體啦,我真的我走的時候,我身體也沒用啊!放在泥土裡面化掉也是骨灰化掉了,那我倒不如捐給學校,讓這些學生能夠成長茁壯、去救更多的人。」

這是2021年的第二場模擬醫學手術。也是全世界疫情開始後,還能進行醫學教學手術的地方。

這一次有八位遺體捐贈者,成為這群醫者的導師。

袁麗華老師嘉義人,罹患食道癌過世,享年48歲,因體悟病痛之苦,在生前毅然決定捐贈大體,期望對台灣醫學教育有所貢獻。

無語良師袁麗華家屬 葉芳汝:「我媽那時候其實已經在彌留狀態,我叫她都沒有反應,但是就是有個師伯來關懷她,然後師伯就跟媽媽說她一切都已經圓滿了,我們這一次的程序下來你也一定可以當無語良師,那時候我媽媽眼睛就睜很大,然後點點頭所以我那時候非常地驚訝,就因為這件事在媽媽心中,是這麼地堅定,一定要當無語良師。」

雖然不捨,袁老師的女兒,圓了媽媽最後的願望。

無語良師袁麗華家屬 葉芳汝:「我媽是一個,其實她是一個很熱情她對每個人都很熱情,然後她有點是她很會傾聽別人的心聲,然後她一直教給我們一個觀念就是你開心也是一天,難過也一天, 所以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了,我們就就開心的去面對它。」

認真抱持熱情對待每一件事,是袁老師留給家人的身教,也是留給這次參與手術醫師們的叮嚀。

八位老師的人生故事,都被參與的醫師採訪撰寫在牆上。

慈濟醫學院模擬醫學中心主任 曾國藩:「
無語是因為他不用聲音來教,那他提供他的身體,而且他是用俗話說用最悲情的方式, 我讓你切割、讓你學習,然後所謂的良師,在英文是 意思,就是像導師一樣,就是心靈的導師 透過互動去了解他的這一生的言行,然後讓我們有一些體會、作為我們人生的一個,一個學習的方向啦。」

透過撰寫老師的故事,體悟他們的行事與為人,在他們身上劃下的每一刀,都是無語良師給的教誨。

其實現在的醫療教育環境比九○年代以前實在好太多。

慈濟醫學院模擬醫學中心主任 曾國藩:「因為那個年代用的是無主的遺體 ,他可能是路倒他往生的狀況不是很好,所以那個身體有些有的有點扭曲,而且那一個時候的大體解剖學的實驗室,福馬林的味道極端地重,然後我在台大學的時候它的規定是我們是不能戴手套的,它的解釋是說要尊重,每一次做完實驗, 這個手都皺得一蹋糊塗啊,被固定得鼻子都麻的,裡面都是麻的,除了很嗆、眼睛很嗆,鼻子都是麻的。」

曾國藩,慈濟醫學院模擬醫學中心主任,四十多年解剖經驗的資深教授,回憶當年實習的克難情景,感觸良多,慈濟醫學院創設的模擬醫學中心,提升台灣醫學教育資源,啟用志願者捐贈的遺體。

慈濟醫學院模擬醫學中心主任 曾國藩:「這個從宗教家的裡面,從佛教家的理念,他是以慈悲,他講的是慈悲人本, 所以他認為不應該去解剖,就是生前沒有同意的這些人,那因為這個部分所以他希望推動遺體捐贈。」

慈濟志工的關懷小組,也會陪伴志願者和其家屬,一起圓滿這個化無用為大用的餽贈。

慈濟志工 李永壽:「從頭到尾,從開始人家提報就要做一些事先跟家屬解說,做到最後就是火化送靈通通要, 救護車只有一個人來沒有人,有時我們也要協助搬大體啊! 送靈它那個車子不夠我們要去當作靈車的駕駛啊。」

無語良師家屬 封維興:「爸爸以前是當老師嘛,他老師退休的,以前就是照顧小朋友,然後要去教導那些小朋友,所以我們有這個機會捐大體,給這些學生實習,對學校以後幫助會很大。」

慈濟志工 謝為燦:「因為往生者看很多了啦! 有的都比我們年輕啊 20幾 30幾 40幾啊 90幾的有 90幾上了年紀的我就跟他當成我的長輩看待來做,那小的我們就把他當成了我們自己的孩子來看待。」

1995 年第一位志願捐贈大體的無語良師,至今有已40474人志願捐贈大體,模擬手術從2002年至今共舉辦86梯次,每年1,100人次參與大體模擬手術教學。

慈濟醫學院模擬醫學中心主任 曾國藩:「這裡是一個禮運大同篇的世界,我們對外也不收一毛錢,就是不沾任何的氣息,這就這樣子,這是一個完美的世界,那我們期許這一個循環,透過醫師的雙手,回饋到社會去。」

採訪撰稿:鄭青青
攝影剪輯:林立一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