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G明十三陵之長陵+玉石專門店(粵語現場解述-旅團結束) 2006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Dynasty-Chang Ling Mausoleum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北京G明十三陵之長陵+玉石專門店(粵語現場解述-旅團結束) 2006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Dynasty-Chang Ling Mausoleum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50公里的天壽山。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13座皇帝陵墓、7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後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係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薄的陵寢建築群。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係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薄的陵寢建築群。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 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該陵園建於1409~1645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十三陵是一個天然具有規格的山區,其山屬太行余脈,西通居庸,北通黃花鎮,南向昌平州,不僅是陵寢之屏障,實乃京師之北屏。太行山起澤州,蜿蜒綿亙北走千百里山脈不斷,至居庸關,萬峰矗立回翔盤曲而東,拔地而起為天壽山(原名黃土山)。山崇高正大,雄偉寬弘, 主勢強力。
明十三陵,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單位,陵墓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餘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長陵左右。在中國傳統風水學説的指導下,十三陵從選址到規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 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明十三陵作為中國古代帝陵的傑出代表,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長陵位於明十三陵區的正北面,地名天壽山,是十三陵中規模最宏偉的一座。埋葬着明朝第三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明成祖),年號永樂,在位22年(1403—1424年),合葬的有皇后徐氏。這陵由三進院落組成,依次為祾恩門、祾恩殿、方城明樓。方城後面是巨大的寶城寶頂,寶頂下面即為地宮墓室。入大宮門,迎面一座碑亭,亭呈方形,重簷厚壁,四面開門。亭內豎立着高約8米的石碑,碑頂雕有盤龍,下承龜趺,上題「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文約三千餘字,為明仁宗朱高熾撰製,記述其父明成祖朱棣靖難興師、遷都北京、親征漠北等功績。碑的背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之《哀明陵三十韻》詩,兩側還刻有乾隆、嘉慶時修整明陵所花費用等內容。碑亭外面四角旁的地面上,有白石華表四座,浮雕雲龍,形象生動,雕刻精美。
大宮門又名「大紅門」,是十三陵的總門戶,「祭陵」必經之道。由磚石砌築而成,中間三個拱券門洞,面南,紅牆、黃瓦、灰白基座。大宮門左右連接着圍牆,當年圍牆把整個陵園圍括起來,長約40公里,並設有十個關口。各口設置敵樓,有重兵把守。多年來,這些建築已倒塌不少,只餘斷垣殘壁。石像群後面又有一座漢白玉製成的牌坊,名叫龍鳳門,也叫「欞星門」,牌坊並排分成三個門,三個門的額坊中央都分別裝飾了一顆火焰寶珠,故俗稱火燒門。牌坊的三個門之間由短牆連接,牆身塗紅,牆頭是黃綠琉璃瓦。古人認為陵墓前的龍鳳門有陰陽相隔之意,進入龍鳳門,意味着到了陰間。從陵園入口處的石牌坊起,到長陵陵門的大道,稱為神道,全長約8千米。神道名義上雖屬長陵,但當其他陵墓在長陵兩側相繼建立起來以後,都與這條神道相通,成為諸陵所共有。在神道兩旁置有石獸、石人等石象生共18對。石獸計有獅子4隻、獬豸4隻、駱駝4隻、石象4隻、麒麟4隻、石馬4隻,都是2立2蹲;接着是石人:4武臣、4文臣、4勳臣,俱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長陵的主體建築是祾恩殿,建於1427年,亦稱獻殿、享殿,是舉行祭祀典禮的地方。祾恩殿聳立在三層漢白玉台基之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總面積為1,956平方米,殿內有32根金絲楠木明柱,最大的直徑1.17米,高14.30米。樑、柱、椽、斗拱等構件,皆用楠木製作,雖歷時五百餘年,仍牢固依舊。它是中國最大的一座楠木殿堂。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