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 китайская улица, остров Дуншань, город Чжанчжоу, провинция Фуцзянь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4K китайская улица, остров Дуншань, город Чжанчжоу, провинция Фуцзянь

#中国#福建#漳州#东山#闽南#China#fujian#zhangzhou#dongshan#minnan#4K

东山县

东山县,福建省漳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介于厦门与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南濒南海靠近广东省潮汕地区,西隔诏安县,东北与漳浦县为邻,总面积248.3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东山县共辖7个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山县常住人口为219511人。

东山县历史底蕴深厚,是文学家黄道周的出生地,是戚继光抗倭扎寨的练兵地,是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的出征地,是谷文昌精神的发祥地,拥有“关帝文化”、“东山陆桥”、“南岛语族”等一批史前遗存和特色资源,有“中国优秀旅游县”之称。

中文名:东山县
外文名:Dongshan County
别    名:蝶岛
行政区划代码:350626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福建省漳州市
地理位置:福建省南部沿海
面    积:248.34 km²
下辖地区:7个镇
政府驻地:西埔镇
电话区号:0596
邮政区码:363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风动石、马銮湾、澳角村、南正院、钓鳌台、铜山古城等
车牌代码:闽E
地区生产总值:247 亿元(2020年)
人    口:219511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山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3°33′—23°47′,东经117°17′—117°35′,介于厦门与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南濒南海靠近广东省潮汕地区,西隔诏安县,东北与漳浦县为邻,总面积248.3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东山全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多低丘,东南有连片风沙地。地形切割破碎,岗峦起伏,有小山丘413座,最高为苏峰山海拔274.3米。无大溪流,只有几条不足5千米长的小溪沟。海岸线曲折,长141公里。港湾多,滩涂海域面积辽阔。

气候:
东山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20.8℃,终年无霜冻。多年平均降水1103.8毫米。

地质:
东山县上三叠统—侏罗系变质岩广泛分布于县境北、西、南部,即建宅—西埔—亲营山—岩雅一线以西、以南及铜陵镇北部,约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第四系残积层,由变质岩、火山岩、侵入岩风化而成的红粘土。由表面向深部逐渐向风化岩、新鲜基岩过渡。红粘土厚度一般1—5米。主要分布于八尺门、杏陈、前楼、西埔、梧龙、东沈、康美、城垵、铜钵、亲营、冬古、陈城等地。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分布于局部山麓,为砂砾粘土混杂,厚度一般1—5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东山县硅砂资源储量2亿多吨,含硅量高达97%以上。1986、1987年经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石英砂总储量为27105.18万吨(2.7亿吨),其中玻璃用砂6956万吨,含硅量95—97%的有2.4亿吨,品位为:二氧化硅:97.54—96.18%,氧化铝:1.26—1.44%,氧化铁:0.13—0.15%。

生物资源:
东山县境陆地由于原生植被破坏殆尽,次生人造植被稀疏,加上长期的捕猎,导致陆上野生动物稀少。但水生动物资源丰富,有850余种(除浮游动物外),经鉴定的549种,其中海水鱼类19目、96科、156属、205种,淡水鱼类11科、24种,软体动物198种,节肢动物66种,其他56种。县境原始植被稀少,除黄山、后姚等村有少量的雨林残林外,植被都是人工次生林。

人口:
截至2019年末,东山县户籍总户数63878户,户籍人口221716人,比2018年末增加835人,增长3.8‰,全年户籍出生人口3088人、死亡人口1550人。
截至2019年末,东山县常住人口22.6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0.1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5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0.1%,比2018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根据常住人口推算,全年出生人口3209人,出生率为14.2‰;死亡人口1514人,死亡率为6.7‰;自然增长率为7.5‰。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山县常住人口为219511人。


经济

综述:
2019年,东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68 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03 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32.30 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87.35 亿元,增长6.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4372元,同比增长5.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9%。
2019年,东山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6 亿元,比2018年下降9.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4 亿元,下降5.7%;税收收入完成11.95亿元,下降14.0%。上划中央收入5.16亿元,下降1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89 亿元,与2018年基本持平,财政民生支出占比76%。其中,教育支出3.77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7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5亿元,节能环保支出0.6亿元,住房保障支出0.4亿元。
2020年,东山县生产总值完成24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15.3亿元,增长-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与去年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9979元,增长2.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3939元,增长6.7%。

第一产业:
2019年,东山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9.8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3.46亿元,增长0.7%;林业产值0.07亿元,增长7.0%;牧业产值1.65亿元,下降3.0%;渔业产值63.29 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4 亿元,增长6.0%。
2019年,东山县耕地面积4.18万亩,全年总播种面积7.44万亩。粮食总产量8863吨,油料产量2319吨,水果产量8457吨,蔬菜产量(含菜用瓜)71250吨(其中芦笋3016吨)。肉类总产量4418吨,猪年末存栏数2.44万头。
2019年,东山县水产品总产量44.06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海洋捕捞15.81万吨,下降4.3%(其中远洋渔业3.4万吨);海水养殖27.34万吨,增长11.2%;淡水养殖0.91万吨,增长4.0%。年末全县机动渔船数2657艘、总吨位12.97万总吨、功率31.19万千瓦,全县水产养殖面积7598公顷。

第二产业:
2019年,东山县规模以上工业(105家)总产值373.75亿元、增加值106.12亿元,分别增长9.8%、9.5%。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共涉及15个行业中类,完成工业总产值当中:农副食品加工业311.59亿元,食品制造业11.72亿元,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0.83亿元,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12亿元,家具制造业1.62亿元,造纸和纸制品业 0.83亿元,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0.25亿元,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3.60亿元,橡胶和塑料制品业0.54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6.71亿元,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55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0.25亿元,仪器仪表制造业0.32亿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81亿元。

第三产业:
2019年,东山县房地产开发投资30.63亿元,同比增长163.1%。商品房销售面积45.92万平方米,下降10.8%;商品房销售额36.15亿元,下降2.8%。
2019年,东山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2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1.29亿元(含市分解产业单位),增长18.8%;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34.83亿元,增长8.5%。全年共新增限额以上单位26家,在全县限额以上贸易业单位中,批发业销售额82.0亿元,下降18.0%;零售业销售额10.48亿元,增长16.1%;住宿业营业额1.15亿元,增长13.9%;餐饮业营业额5.22亿元,增长8.0%。
2019年,东山县外贸进出口总额64.86亿元,同比下降29.9%。其中:出口61.68 亿元,下降26.9%,制定东台融合发展22条措施,对台小额贸易增长三成;进口3.19亿元,下降61.3%。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东山,明初始称铜山。《诏安县志》载:“铜山所城,原为民间牧薮,土名‘东山”’。《铜山所志》载:“铜山者,明防倭之水寨也,环海为区,屹立于五都之东,始称‘东山”’。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备海防倭,在东山筑城垣,建水寨,置守御千户所。因地连五都之铜钵,故易名铜山。于是,城、寨、所皆用“铜山”冠之。从此,“铜山”这一地名沿用五百多年。“铜山”建县时,因江苏省已有铜山县,故复用古名,称东山县。

关帝文化:
东山关帝文化信仰始于唐总章三年(668年),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58个姓氏的将士到闽南开拓,为安抚和凝聚军心,从祖籍中原河南引来了关公的香火,作为闽南海疆重镇的铜山,关公的形象便在军中倍受崇敬。这种风俗,被历代沿袭下来。按古例,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关帝上天,东山民众恭送关帝上天,至过年正月初四日,恭迎关帝回归。正月初五日子时,举行关帝安位典礼。礼毕由本县长官进第一炷香,抽第一签,叩问本县农、工、渔各业及百姓安泰、祈福消灾诸大事。本县长官祝毕,方由士民问卜。解放后,此例略改,由本地德高望重长者代表全县士民进第一炷香,第一签,为全县祈福消灾。

东山歌册:
东山歌册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洪武年间,铜山(东山)建署卫所,屯扎千余兵,开放海商, 南来北往的官兵、商人,给东山岛的物资与文化交流,带来空前的繁荣。同时,从潮汕地区把《潮州歌册》带入东山,由于歌册的文字浅显,故事性强,音律顺口,曲调简单,很快就在民间流行,在传唱过程中又融入了南音、秦腔等曲调,逐渐形成了具有东山方言特色的《东山歌册》,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