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巴金森日【第一屆巴金森桌球錦標賽】 (IWCS國際木文化學會採訪製作)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2024世界巴金森日【第一屆巴金森桌球錦標賽】 (IWCS國際木文化學會採訪製作)

時間:2024 年 04 月 11 日(星期四) 10:00-14:30
地點:台北捷運板橋站桌球場(板橋捷運站 B1 穿堂層)
影片製作:感謝IWCS國際木文化學會採訪製作

每年的 4 月 11 日是國際世界巴金森日,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與台灣帕金森病友權益促進會、花蓮慈濟醫院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R 基金會,在2024世界巴金森日,舉辦第一屆台灣巴金森桌球錦標賽《巴友接力動起來,作伙來帕球》,有近八十位巴金森病友報名,加上陪伴家屬與工作團隊,總計超過一百五十人參與第一屆台灣巴金森桌球錦標賽。
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於 2007 年由花蓮慈濟醫院巴金森研究中心主任陳新源 醫師與團隊創辦,十七年來陪伴各地的巴金森病友與照顧家屬度過人生的低潮與困境。現任理事長黃千秀表示,世界巴金森日是病友與家屬對世界對自己重要的發聲,2024年我們以桌球化身成為挑戰生命的鬥士,為自己與彼此打出一場漂亮球賽。

鬱金香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新源醫師分享,根據日本 Ken-ichi Inoue 醫師 2020 年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第 72 屆年會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每週打 1 次乒乓 球,3 至 6 個月後,有效提昇巴友自我照顧能力,改善生活品質。而歐美各地巴友打乒乓 球的風氣也行之有年,巴友認為打乒乓球不僅讓身體變得比較靈活,也因為增加人際互 動而使得人逐漸開朗,不再時常陷入焦慮、憂鬱。
今年七十歲的巴金森病友曾旭隆,四十歲的時候就被確診罹患巴金森氏症,2002 年 接受 DBS 深腦刺激術,是花蓮慈濟醫院的第一例 DBS 治療巴金森氏症的個案。曾旭隆的妻子潘菊霞說,這三十年來感謝鬱金香關懷協會與花蓮慈院巴金森中心團隊的陪伴,原本不喜歡出門的先生,現在看到球桌都會很開心,甚至會站起來揮拍殺球。看到先生的「熱血」,潘菊霞決定跟先生一同報名雙打比賽,要重拾年輕時的活力與感動。

任教於國立大學的潘中道老師,罹患巴金森氏病已 13 年,目前仍維持相當不錯的生 活品質,他認為這些都要歸功於成功的 DBS 手術、家人平日的支持與照顧、病友團體成 員的互助,以及病友本身想要積極運動與疾病和平相伴的健康態度,每週慢跑、打桌球 是他重要的生活習慣,他也呼籲巴友走出家門和其他人一起相約運動,以揮汗如雨的痛 快來證明「我可以開心地活著!」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