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天津三绝都有什么吗?带你来感受百姓眼里的津门三绝!让你知道到天津必须品尝的美食小吃有哪些?Tianjin must taste delicious snacks-4K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你知道天津三绝都有什么吗?带你来感受百姓眼里的津门三绝!让你知道到天津必须品尝的美食小吃有哪些?Tianjin must taste delicious snacks-4K

天津---美食三绝

到天津旅游,美食三绝,绝对不能错过。天津的狗不理、桂发祥的十八街麻花、还有中华老字号的耳朵眼炸糕,到各式各样的天津小吃,构成了天津特色的津门美食,每一道都承载着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先说说,三绝之首的“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创立于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为中国天津著名小吃,“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狗不理总店在和平区山东路77号,一共有三层。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其中。
狗不理包子的馅料可谓是独到匠心,以3比7的比例将肥瘦鲜猪肉和匀并加上适量的水、排骨汤和肚汤,并佐以香油、酱油、姜末、葱末制作成馅。包子皮则将半发面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8.5厘米且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馅时用手指捏折并褶捻开,使18个褶花疏密一致,最后将包子用硬气蒸制而成。刚出笼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清香适口、包子外表如同一朵绽放的白菊花,色、香、味、形独具特色。正宗的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6大品类。
“狗不理”包子创始于清咸丰八年(1858),这大名鼎鼎的美味怎么就得“狗不理”的名字呢?据《天津近代人物录》记载,1831年,一个叫高贵友的孩子,出生在天津武清县一个村子里边,他爸爸老来得子,40多了生了个大儿子,你说他高兴不高兴,为求平安,就给这还在取名叫狗子,为嘛叫狗子,狗子好养啊。狗子长到14岁,爸爸把他送到天津南运河畔的刘记蒸食铺做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勤奋好学,没过几天,包出来的包子白白胖胖,小褶捏的特好看。几年后高贵友学徒期满,自己在路边开了包子摊。他发明了水馅半发面的工艺,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包子外形如同一朵绽放的白菊花,,因色、香、味、形独具特色,吸引了十里百里的人们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狗子为人实在,包子比别处大一成,价格却比别处低,而且为了保证质量,剩下的包子决不回屉,因此赢得了顾客。因为做的包子口味很好,生意火爆,当吃早点的人挤满的时候,狗子就要抓紧擀面包包子,没有和顾客说话,所以,吃包子的人,就调侃他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就开始叫他“狗不理”,管他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实际上,人家的店铺叫“德聚号”。
奈何,人们只记住了狗不理,真正让狗不理包子火遍大江南北的“带货达人”,居然是慈禧太后。当年袁世凯在天津操练新军,将狗不理包子带入宫中,敬献给慈禧太后,老佛爷吃完包子龙颜大悦,道: “山中走兽云飞雁,腹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噪,这时狗不理开启了大红大紫之路,就算老板再不喜欢狗不理包子这个名头也不管用了,他被“官方”盖章了。
我们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说“狗不理包子”基本上是在2000年春晚冯巩的相声里,“皮薄、馅大、十八个褶”,到今,狗不理包子有了165年的历史,火爆时,曾经一天卖出六万个,而如今却很少有人吃了,现在的狗不理包子门前几乎见不到什么人,本地人都知道这包子是坑外地游客的。这几年狗不理包子店的生意却越来越差了,是有原因的,首先,价格问题一直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重要因素之一。狗不理包子的价格相比于其他包子来说并不亲民,“天价”让绝大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最便宜的一屉包子48元(一屉8个),一个包子最低价格是6块钱,注意,这是最低价格。还有一屉8个包子120元的,折合下来,一个包子要15元。店内的一盘花生米小菜,高达58元,这谁吃得起呀?再者,狗不理包子曾经是天津早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高端化、礼品化,狗不理包子总想把自己的位置往上抬,许多狗不理包子店铺不再以早点为主打产品,而是将狗不理包子作为礼品销售,这种高端化的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狗不理包子的品牌价值,但渐渐脱离了百姓餐桌,虽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但谁也不会天天花15元钱买个包子吃,慢慢的许多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毕竟狗不理包子的本质是一款早点,这已经是背离创始人狗子的初衷。
狗不理包子的发展鼎盛时期,其实还是在上个世纪起八十年代,那个时候狗不理包子还是个公有制企业,巅峰时期天津一家店一天能卖六万个,2005年狗不理包子,被张年森以一点零六亿的价格买下来,至此狗不理包子完全实现私有化,私有化的狗不理店还经营了速冻包子,加带包装礼盒,价格不菲。尽管天价,到了天津,还是要到正宗的狗不理包子店去品尝一下,但是要注意了,凡是黑地金字的狗不理店那才是正宗的狗不理店,如果牌匾上面写着大红字、大黄字等等,那都不是正宗的狗不理,今天
咱就到正宗的狗不理包子总店探探店,尝一尝这正宗的狗不理:
包子上来,仔细端详了一番,嘿,还真是十八个褶儿,八个包子把小小的笼屉挤得满满的,个头也很均匀,正所谓相声《旧曲新歌》里唱道的,“这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它薄皮馅大十八个褶,就像一朵花”。品尝一下,包子皮很松软但不失紧实,嚼起来不会粘牙。做包子的肉品质很好,应该还放了恰当好处、比例适中的汤汁,所以第一口下去总体感觉还不错。
尝了第一口包子,还要说说这蘸料,先说说这个五粮醋,有点甜,第一口不要蘸醋,因为包子是水馅的,要先品尝一下原汁味,然后再蘸醋,蘸上醋的包子还真微微有点甜。还有这个辣椒油,辣油味道还是不错的,倒进醋水里,包子一蘸,还好,但也算不上惊艳。
48元一屉,8个小小的包子,6元钱一个,价格是我吃过的最贵的小笼包,没有之一。毕竟是早餐吃食,一个处于成长期的棒小伙子一屉包子是不够的,2屉包子那就需要96元了,还没加小菜,有点“高大上”了,天天吃,禁不住啊!所以啊,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还是要亲民一些,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接受,把价格坐下来,让每个人都想吃,都能吃得起,这时关键的,亲民一下吧。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一道传统名点,在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会上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1996年被中国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字号总店在河西区的大沽南路。十八街麻花很多,但正宗的必须是“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重点强调十八街的大碎,这才是天津老人从小吃到大的麻花,15元半斤,口感香脆,味道正宗,自己家人吃就买这个。如果送亲朋好友们,就买礼盒装的。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店铺因坐落在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20世纪20年代初,河北沧州的刘八在天津东楼开了个麻花店,小店里有范桂才、范桂林兄弟当伙计学艺。刘八很精明,在麻花的配料、工艺、口感、外形等方面均花费了不少心思,炸出的麻花风味独特,很受欢迎。十几年后,刘八的麻花店因种种原因关张。1936年前后,范桂才、范桂林各开了麻花店,名叫桂发成和桂发祥(公私合营时两店合为桂发祥)。兄弟俩善于动脑筋,他们把以前学到的手艺和自己的悟性融会贯通,炸出来的麻花更加香甜酥脆,顾客盈门。天津麻花有“花狸虎”、“绳子头”等品种,制作过程精益求精。麻花投料配比准确,比如炸一个半市斤重的麻花,用油4两,白糖2两5钱,冰糖半两。麻花在酵面、油酥、碱等使用方面也有严格要求,并视季节随时变化。天津特色麻花力求肥(酵种)不老不嫩,碱不大不小,起酥的油不多不少。
  一个麻花大致由酥馅条、麻条和白条组成。酥馅条用热油和面起酥,再佐以桃仁、青梅、桂花、青红丝、闽姜、芝麻仁等辅料。白条是用糖汁和面后搓成的,同时将部分白条粘上芝麻成为麻条。酥条、麻条、白条一并相拧五个花,成麻花胚子。炸制时讲究用花生油,油温要控制好,用微火炸透。一锅麻花要炸30分钟以上,炸成金黄色的成品后还要加冰糖,撒上青红丝和瓜条等。如此这般才能确保麻花品质稳定,香、甜、酥、脆、色泽、外形,可谓样样叫绝。由于工艺精道,正宗津味麻花具有存放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的特点。
1989年荣获全国食品金鼎奖,因其制作考究,料精货实,香甜可口,酥脆不油,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3、中华老字号的耳朵眼炸糕,是天津最接地气的一道特色小吃,老少皆宜。
耳朵眼炸糕用糯米作皮面,红小赤、白砂糖炒制成馅,用花生油配上香油炸制,讲究温油下锅,热油出锅,成品外形呈扁球状,浅金黄色,馅心黑红细腻,复炸更使炸糕:外酥脆,内软糯,馅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炸糕的吃法绝对有讲究,出锅的炸糕一定要烫着吃,讲究这个烫嘴烫心,不能等这油渗出去,油一渗出去糕皮就硬了,就不对味了。炸糕的制作工序更是讲究,面就得自己磨,尤其这个馅料,自己炒自己配,具体比例还真是不知道,就是一个好吃。在当地是有着一众粉丝的,4元钱一个,6种口味,即买即吃,随走最吃,不择时间、不择地点,主打一个方便、快捷、实惠,好吃的很呢,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建议到天津鼓楼打卡的游客,转一圈可以买个尝尝。
天津人一直将炸糕视为上好的小吃。清朝光绪年间,在北大关摆小吃摊的刘万春,开始琢磨怎么让炸糕更好吃?经过潜心研究,他独创了“面子喷淋发酵工艺”和“刘氏炒馅法”,炸出的炸糕口味出众,人送美名“炸糕刘”。光绪十八年(1892),刘万春在北大关东侧买下一处小门脸开起炸糕铺,因为小铺紧挨着只有一米多宽的耳朵眼胡同,所以人们一来二去就称他的炸糕为“耳朵眼炸糕”了。旧时人们一踏上南运河金华桥,离着“耳朵眼”一二百米处,就能闻到刘记炸糕的香味。因为“糕”字有步步登高的吉祥意思,所以天津人逢年过节时更是大量购买,或自己品尝,或礼尚往来,就像马三立形容的好日子一样。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