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茶山歌》1978 詞.葉紹德 曲.雷振邦 唱.汪明荃 (原曲.1960劉三姐 片.1965山歌姻緣)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採茶山歌》1978 詞.葉紹德 曲.雷振邦 唱.汪明荃 (原曲.1960劉三姐 片.1965山歌姻緣)

想聽 汪明荃 鄭少秋 其它歌曲 請到
   • 鄭少秋 汪明荃  

***

雖説《劉三姐》是洗腦電影,60年代初,在香港和華語世界極受歡迎,邵氏跟風拍了多部山歌電影,包括《山歌姻緣》《山歌戀》,70年代尾,汪明荃重唱《劉三姐》多首插曲的粤語版,風頭甚勁。若《劉三姐》主角黄婉秋活在港英,而不是强国,她應該有更高的成就,不用受文革折磨。

從《劉三姐》的流行,引證50、60年代的港人,不太恐共,反而對國民黨,冇好感,因為民國政府貪腐。當年的文化大革命,共产党殺人無數,港人倚仗港英政府的防火牆,不太恐共,直到67年左仔暴動,港人才如夢初醒,有些錢的港人,紛紛移民。幸好當年的共产党深知香港的特殊地位,因為冷戰,受到制裁,要靠香港輸入必需物資,共产党明白,搞死香港,就等如斷自己後路,所以67暴動在短短七個月後平息。

早幾年,小漁村漁民常説,市面很亂,阻住返工搵食,年青人不知所謂,舊時有多好,原來也有道理,舊時的共产党沒有傻到殺死香港。現正小漁村天下安寧,漁民是否覺得高興?

*********

雷振邦(1916年5月1日一1997年10月20日),北京人,滿族,畢業於東京日本高等音樂學校作曲科,中國著名電影音樂人、作曲家。

從1955年到1980年,他譜寫的電影歌曲代表作多達一百餘首,包括《劉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來客》《蘆笙戀歌》《達吉和她的父親》和《金玉姬》《董存瑞》《馬蘭花開》《花好月圓》《吉鴻昌》《小字輩》《赤橙黃綠青藍紫》等40餘部影片經典音樂作品。[1]自幼喜愛京戲和民間小調,會拉二胡。曾在日本高等音樂學校作曲科學習,回國後當過中學教員。歷任北京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三屆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屆理事。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有《雷振邦創作歌曲選》。

人物生平
童年時期
1916年5月,雷振邦出生於北京,滿族人。由於家庭生活比較優裕,他很小就接觸到京戲。七八歲時,便能哼唱京劇小段,還能用胡琴拉京戲以及一些歌曲。

1928年9月,雷振邦來到瀋陽奉天公立學校讀小學,後入南滿中學。在音樂老師的熏陶下,雷振邦學會吹得一口動聽的口琴,加入學校口琴隊,並成為該隊的指揮。他常把一些歌曲改成口琴合奏,並指揮演出。
日本求學
1939年1月雷振邦去日本求學。在東京,他進了日本高等音樂學校作曲系預科。不到半年的時光,雷振邦便完成了預科專業,校長允許他跳級,轉年便成為作曲系本科學生。
1942年畢業於東京日本高等音樂學校作曲科。

首部作品
1943年雷振邦回到祖國,先後在北平女子中學和惠中女子中學做音樂教員。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他在課餘組織起一個五十多人的業餘交響樂團。雷振邦曾把中國古曲《悲歌》改編成管弦樂的曲子,供業餘交響樂團演出,這是公開演出的雷振邦的第一部作品。

進軍影壇
1949年6月雷振邦來到中國電影樂團從事專業作曲,從此踏入影壇。

1955年4月雷振邦被調到長春電影製片廠任作曲,此後他的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30多年間,他譜寫的電影歌曲一百餘首。他堅持深入生活,向民間藝人學習,創作了大量的形象鮮明,優美抒情,具有強烈的民族地方色彩和散發著撲鼻的生活芬芳的音樂作品,形成他作品獨特的藝術風格。如他為反映少數民族生活的影片《五朵金花》《劉三姐》《冰山上的來客》《景頗姑娘》《蘆笙戀歌》等譜寫的樂曲,都具有上述音樂特點。

1960年在第二屆百花獎中,他為影片《劉三姐》的譜曲,榮獲最佳音樂獎。以後他為影片《冰山上的來客》《吉鴻昌》和《小字輩》譜寫的樂曲,也分別在1964年和198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舉辦的第一、二屆“小百花獎”中獲最佳作曲獎。
勞動改造

1968年,雷振邦夫婦被發配到吉林東豐縣“勞動改造”。是“文革”的浩劫改變了雷振邦的生活道路,一夜之間而成為“狗崽子”。作曲家雷振邦的“弦”斷了。儘管,他能作出證明自己無罪的“正義之歌”,但這一切在人妖難分的年代,無非是對牛彈琴。

70年代末,雷振邦的藝術生命基本就劃上了句號。

*********

山歌姻緣
1965年袁秋楓執導的電影

邵氏繼黃梅調電影之後,再一次領導古裝歌唱電影風潮。由袁秋楓執導的《山歌姻緣》,特色乃是將中國各地民謠譜成山歌;全片四十餘首歌曲,由靜婷、江宏幕後代唱,每一首皆悅耳動聽,膾炙人口。

出品公司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發行公司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對白語言
國語
中文名
山歌姻緣
類型
歌舞、愛情
製片地區
英屬香港
片長
77 分鐘
上映時間
1965年2月19日

劇情簡介
本片於台灣拍攝,更是何莉莉從影的處女作。劇情講述,採茶姑娘宋玉蘭(杜娟)與漁郎李春陽(喬莊)兩情相悅,惟皇親胡國丈之子胡三寶(葛小寶)垂涎玉蘭美色,意圖橫刀奪愛,趁玉蘭與春陽成婚之日,秘密將春陽推下虎狼山崖……

監製:邵仁枚
導演:袁秋楓
副導演(助理):周書祥
編劇:易凡
攝影:董紹詠
配樂:王居仁
剪輯:姜興隆
錄音:王永華 葉庭樾
佈景師:曹莊生

演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宋玉蘭 杜娟
李春陽 喬莊
李春秀 石燕
金花 焦姣
銀花 何莉莉
梨花 李曼萍
桃花 鑫華
杏花 沈雁
梅花 羅曼珠
阿虎 梁銳
阿牛 武家麒
阿祥 費云
宋老爹 房勉
李二娘 吳瑋
胡三寶 葛小寶
丁師爺 王遜
胡國丈 田琛

**********

在廣西的《潯州府志》、《宜山縣誌》、《蒼梧縣誌》等,都有不少關於劉三姐傳說的記載。說的是劉三姐是唐代壯族農家女,黃鶯投胎,出生在宜山下梘河邊中梘村,姓劉,乳名善花,排行第三,所以人稱劉三姐。她從小就聰穎過人,被鄉親們視為「神女」,也就是現代人說的「神童」。她十二歲就能通經傳,指物索歌,開口就立。自編自唱,歌如泉涌,優美動人,音律玄妙,故在當地有「歌仙」的美譽。

很多當時的青年男女都曾經和劉三姐對歌,沒有人能唱過她。澗村有個守米碾的青年李示田,勤勞樸實,平時誠心向三姐學歌。莫村財主莫仁懷,看見三姐生的貌美,歌又唱的像天音,就想納她為妾。特意找來了廣東有名氣的水客三人和劉三姐對歌,結果被劉三姐所敗。

這時,李示田已學到了一口好歌,也常常和劉三姐對唱。莫仁懷又污衊他們是有傷風化,處處刁難,最後還砍斷了保護三姐的藤蔓,讓劉三姐掉到河裡。劉三姐神奇的順水飄到了柳州,和李示田在柳州的鯉魚峰對歌,連唱三天三夜,飄然而去。後來又在桂林的七星岩對歌,連唱七天七夜,最終變成一對黃鶯飛走了。

在廣西的很多縣誌中,都有關於的劉三姐的記載,和宜山的傳說在情節上都大同小異。華夏神州的歷史,本來就是一部各界宇宙生命在這裡留下自己行蹤和文化的地方,佛說萬物皆有靈,人會在六道輪迴中循環往生,所以在古人的眼裡,具有超人天賦的劉三姐當然是有其特別的生命來源的。

在共產黨的統治下,歌仙劉三姐在電影中被改編了,變成了受地主迫害的砍柴女,以唱幫窮苦人解氣的山歌而名聞四鄉,成為了貧苦階級和地主階級鬥爭的帶頭人。也成為廣大貧下中農取笑侮辱讀書人的代表,當地主莫仁懷找來的一幫酸臭文人與劉三姐賽歌時,個個都被她罵得狗血噴頭。總之把歌仙劉三姐的傳奇歷史故事改編成了一個階級鬥爭的宣傳文本。

其實,既然被稱為仙,劉三姐必然有其超凡的心性和能力,仙家也都講善,即使這位歌仙在歷史上真的曾經借對歌的機會,開導讀書人不要讀死書,而要在關心百姓、了解民生,多為民眾著想等方面用功,那也必然都是智慧的引導讀書人而已,那裡會是電影中表現的那樣呢?

而且地主有不好的,也有好的,正如農民中也會有好有壞,人是由天理道德恆定善惡的,怎麼能用什麼階級成分、出身去劃分呢。共產黨從來都是用惡和斗的方式分化中國人,一會兒迫害這群人,一會兒又迫害那群人。其實一直騎在中國人頭上掠奪財富的中共才是最大的財主,電影中的莫仁懷怎麼比得上中共邪黨的壞,今天重溫這部電影,倒是覺得,中國大陸的同胞真該換個角度從新去看看這部影片,看看歌仙是怎樣用歌聲教導大家面對強權和不公的。

有趣的是,儘管劉三姐在電影中已經被改得非常嚴重,但故事畢竟飽含著根植於民間一千三百多年的傳統文化,電影中很多非常動聽又充滿人文和道德教化內涵的歌詞,還是來源於歌仙的,所以這部電影放在世界電影史上,應該算是中國近幾十年中最為成功的歌劇電影,那一首首山歌仿佛有無窮無盡的力量,而這些當時全中國人人都會唱的「山歌」帶有的巨大的威力,讓共產黨魔鬼非常害怕。

當年17歲的黃婉秋把劉三姐演活了,使得屏幕上的劉三姐魅力無窮,小婉秋也成了當時的萬人迷,可她怎麼能想到,從17歲演《劉三姐》走紅,到20歲時「文革」開始,黃婉秋此生唯一的作品《劉三姐》成了當地批判的「大毒草」,她從演員變成了「掃大街的」。批判、遊街、侮辱等各種厄運時刻都伴隨著她,她被勞動教養15年,在很多次受批鬥之後都曾產生過自殺的想法。有一天夜裡,一幫人把她拉到一個剛剛槍斃人的地方,要她交代罪行,給她的感覺是下一秒就會被槍斃。

共產黨就是這樣,以極盡暴力殘忍邪惡的方式,把「歌仙」這個詞,劉三姐這個歷史傳說中的人物從中國人的詞典中徹底的抹掉,因為它們害怕中國人在一起唱神仙留下的歌所展現出的力量。

這裡還要說說,電影中表現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歌」,什麼是對歌,對歌就好像現代人之間的一種競技,除了要比臨場作詞、作曲、歌唱的能力,還要看唱出的道理能不能被眾人認可和接受。勝利的一方會贏得眾人的尊重和喜愛,失敗的一方則像影片中劉三姐說的,再也不能在對手面前唱歌了。中國的古人非常講誠信,君子一言既出,就是承諾,絕不反悔,所以對歌也就成為了解決爭端的一種辦法。您說我們的祖先是不是又文化、又雅致、又有趣呢?您再說說從德國來的,事事都要講鬥爭,講暴力、講鎮壓的中共邪黨能理解得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對歌嗎?

七十年了,想一想中共邪黨為什麼要嚴格的控制著歌唱這個領域,多位歌唱家都被封為將軍軍銜。文革中八億人只能唱樣板戲,近幾十年來,紅歌更是年年出新歌,天天播紅歌。它就是要全體中國人都跟著共產魔鬼唱,離神越來越遠,最終都成為魔鬼可以任意驅使、蹂躪和吞噬的行屍走肉。

今天,香港的民眾用各種行動反抗著中共,包括他們譜寫了非常好的歌曲在街頭高唱,相信這些美好的歌曲也是「與神同行」的香港人從歌神那裡得到的靈感。既然大家一起高歌的力量讓中共如此害怕,那就千萬不要停下來,如果不讓上街,大家就每天定時都打開窗,放上喇叭,一起高聲的唱,直到榮光真的降臨香港的那一天。

**********

採茶山歌
唱:汪明荃
詞:葉紹德
曲:雷振邦

一朵花開十里香(嘿嘿唏喲),風吹雨打枝葉更强(嘿嘿唏喲),
踏過江心千尺波浪,越過高山煙霧障,
山歌高唱天下太平,換了新天,村女樂洋洋。
一朵花開十里香(嘿嘿唏喲),風吹雨打枝葉更强(嘿嘿唏喲),
踏過江心千尺波浪,越過高山煙霧障,
山歌高唱天下太平,換了新天,村女樂洋洋。
陣陣風送山茶香,村女們破曉趕路,
採茶到山腰上,鳥語花香真堪賞,
大地改新裝,風清日麗,姊妹唱山歌,共守望。
陣陣風送山茶香,村女們破曉趕路,
採茶到山腰上,鳥語花香真堪賞,
大地改新裝,風清日麗,姊妹唱山歌,共守望,共守望。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