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版的75年中茶綠印勐海茶廠7452熟餅紅絲帶七子餅357g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限量版的75年中茶綠印勐海茶廠7452熟餅紅絲帶七子餅357g

   / @陳銅敏  
中茶綠印70-80年代勐海茶廠7452熟餅紅絲帶七子餅357g
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期間, 拚配茶 7452不是每年都出,甚至很少出。而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前,7452是勐海茶廠最高檔的熟茶產品,甚至可以說是最高檔普洱茶產品。採用五級茶青進行拼配壓制,茶餅條索壯實,撒面茶芽頭肥碩顯毫,茶葉嫩度較高。發酵程度適中,湯色紅尚濃亮透;滋味醇厚回甘,粗枝較少,苦澀味轉化適度,口感有“Q潤感” ;香氣純正,顯幽幽的甜香。
1976~79年勐海茶廠外銷出口多以麻袋與紙箱包裝的散茶為主,緊壓茶只有7452及7572二種熟茶餅。
7452熟餅
為勐海茶廠在70年代中期開始生產的熟茶。在勐海廠的歷史中,7452的拼配等級比較細嫩,據勐海茶廠老茶人的回憶7452可能是單片紙盒裝的7572。7452只在早期有一些生產,後來就逐漸退出市場了。究竟孰是孰非,還要等待歷史文獻資料的進一步證明。

根據資料,凡是餅身有紅色帶子的茶餅,都是南天公司的訂製品。
服務專線:0931747333陳先生

由於紅帶七子餅普洱茶是訂製品,如果倉儲良好,在七子餅中是屬於較優的等級,可惜數量不多,而且大多已經流入收藏家的手中。
近年有仿製或新制的紅帶七子餅普洱茶,大約都是90 年代中期以後的產品。

普洱茶第一談:存茶莫性急

茶界有一句老話:“ 茶葉賣到老,名目認不了” 。中國到明朝時論茶的專著,成書就有56 部之多,加上迄今衡量茶質高低仍未有統一的科學標準,只靠茶人的經驗、口感等評價茶質的細膩區別,真是談何容易!普洱裡有春水秋香、夏苦秋淡之說,大季的春茶就要比秋茶、夏茶售價高30% 左右。另外,投資普洱茶不能性急,好的青餅,通常要存放幾十年,而好的熟餅,一般也要幾十年。

好喝的熟茶「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有厚、滑、甜、香、氣、韻等。要達到這種口感就要求普洱熟茶發酵要正合適,過生或者過熟都不好。發酵過熟,茶湯紅褐欠亮,滋味淡薄少韻;過生,茶湯紅明漂浮,滋味苦中帶澀,葉底黃褐泛青。可見發酵的好壞,是好喝不好喝的一個關鍵因素,那麼什麼樣的發酵才是好的發酵呢?

發酵的關鍵是要適度不要太輕也不能過度,適度發酵的熟茶葉底活動度還在,現喝口感好,後期也有轉化空間。所以這是常見的發酵程度。基本是可以現在飲用的或者存放半年可以飲用,還兼顧了後期有一定的轉化空間。 熟茶是可以後期轉化的,雖然是經過了人工的發酵,但是就像上面說的一種,這個發酵也是有一程度之分的,不可能完全做成100分熟的熟茶,還是要經過時間來轉化的。

熟茶存放半年會更好喝,因為去除了新茶里的水氣和不穩定感。幾年以後茶葉味道穩定,香氣和滋味都會不一樣,口感也會隨著時間慢慢優化。 要知道好茶的味道,還是要試一下,親自試過,外形漂亮,乾淨,茶湯色濃而能透,聞起來沒有怪味最好還能有點陳香,喝起來柔滑舒服,便是好茶。可以多存一點。

1 、熟茶是哪一年發明生產技術的?

答:熟茶的工藝發明開始於1973 年的勐海茶廠,可以說一點73 年以前生產的普洱茶均是生茶,73 年後才有熟茶的產生,73 年是個分水嶺。

2 、熟茶是怎樣做的?

答“ 熟茶是通過“ 渥堆” 的工藝:即是將曬青茶葉堆放在倉庫中淋上一定量的水產生熱量加速起陳化轉變工程,使的茶葉的烈性的到快速轉變,軟化口感,能馬上進行飲用的工藝。

3 、為何生茶才有較好的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

答:因為熟茶已經是人工控制轉變了的茶,其口感變化不大,所以收藏價值就不大啦,隨著時間的長久價格雖然會有點攀生但畢竟無法和老生茶比擬,因為好的生茶通過在優質的儲藏環境下(幹倉收藏,空氣濕度合適等)所產生的茶氣和茶質的變化很大(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樟香、蘭香、荷香等最高境界的香氣及化口生津順喉的好的口感)

說說古樹普洱茶:

一般提到的普洱茶,指的是雲南思茅、普洱、西雙版納、臨滄等地所產的大葉種茶,經過加工進行後發酵的茶。以年代又區分為古茶、老茶、新茶等。古茶並非全部為古代遺留,而是泛指以百年野生喬木型古茶樹為原料所製作,老茶則是以樹齡三十年以上的喬木型茶樹為主,新茶則大半採自人工種植的灌木型茶園。雲南有豐富的茶樹品種資源和茶樹優良品種, 據史志記載, 雲南從原茶( 俗稱野生茶) 轉移為家種已有2100 多年的歷史。迄今仍生長在雲南勐海南糯山800 餘年的栽培型古茶樹, 勐海巴達1700 多年的野生古茶樹和臨滄邦崴1000 餘年的野生型與栽培型之間的過渡型古茶樹,被譽為” 世界三大古茶樹王” 。它們是茶樹原產雲南的活化石。



普洱茶的沖泡:

1 、普洱茶沖泡宜選腹大的壺, 因為普洱茶的濃度高, 用腹大的壺可避免茶湯過濃. 建議材質宜選陶壺、紫砂壺。

2 、普洱茶沖泡份量:沖泡普洱時茶葉份量大約佔壺身20%, 將茶磚, 茶餅, 撥開後. 暴露空氣2 星期, 再沖泡味道更好。

3 、沖泡普洱茶:要先沖過一次熱水對於普洱茶來說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因為好的陳年普洱茶至少要儲存十年左右,所以可能會帶有部分的灰塵在裡面。第一次沖泡茶葉的熱水除了可以喚醒茶葉的味道之外,還具有將茶葉中的雜質一併洗淨。第一次的沖泡速度要快,只要能將茶葉洗淨即可,不須將它的味道浸泡出來;而第二次以後濃淡的選擇就可依照個人喜好來決定。普洱茶即使變冷以後還是風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時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過以後再喝。

4 、品飲普洱茶必須趁熱聞香,舉杯鼻前,此時即可感受陳味芳香如泉湧般撲鼻而來,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蘭清菊之下。

5 、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飲入口,始能得其真韻,雖茶湯入口略感苦澀,但待茶湯於喉舌間略作停留時,即可感受茶湯穿透牙縫、沁滲齒齦,並由舌根產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時滿口芳香,甘露“ 生津” ,令人神清氣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 回韻” 。

普洱茶的年份:

普洱茶屬於越放陳舊越好的茶類,因此現今有人以標榜普洱的年限為榮,追求年限長久的普洱茶,普洱茶這就涉及到如何辨別普洱茶陳期,以下的方法僅供普洱茶愛好者參考:

1 、1950 年之前:這個時期稱為“ 古董茶” 如百年宋聘號,同興貢餅,同慶號,同昌老號,宋聘敬號。通常都有一張糯米紙,印上名稱,就是“ 內飛” 。

2 、1950 年~1968 年:所謂“ 印級茶品” ,也就是包裝紙上,“ 茶” 字以不同顏色標示,紅印為第一批,綠印為第二批,黃印為第三批。

3 、1968 年之後:此時茶餅包裝不再印上“ 中國茶葉公司” 字號,改由各茶廠自行生產,統稱“ 雲南七子餅” ,如:雪印青餅,73 青餅,大口中小綠印,小黃印等……

另外,品茗、辨識普洱茶時需注意“ 四大要訣” 及“ 六不政策” ,本要素為眾多專業人士經驗之談,僅供普洱茶愛好者參考。

四大要決:

一、清:聞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霉味。二、純:辨其色;茶色如棗,不能黑如漆。三、正:存其位;存放乾倉,不可位潮濕。四、氣:品其湯;回味溫和,不可味雜陳。

六不政策:

一、不以錯誤年代為標竿。二、不以偽造包裝為依據。三、不以深淺湯色為藉口。四、不以添加味道為假象。五、不以霉氣倉別為號召。六、不以樹齡葉種為考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