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共喉舌《文匯報》前社長逝!社論開天窗不滿中共鎮壓學生!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香港中共喉舌《文匯報》前社長逝!社論開天窗不滿中共鎮壓學生!

(蘋果日報)89年六四前兩周在《文匯報》社論開天窗,以「痛心疾首」四字批評中共鎮壓學生的《文匯報》前社長李子誦,前日在港病逝,享年100歲。新華社昨僅以約30字報道此消息,報道以「原中共政協常委、香港《文匯報》前社長」形容李子誦。《文匯報》前記者、現為時事評論員的劉銳紹表示,數日前曾到醫院探望李子誦,「老人家比較多病痛,當時已經要吊一些流質食物給他」,前日從李子誦家人口中得知噩耗,對其離世深感惋惜。劉銳紹憶述當年加入《文匯報》後,經常獲李子誦提點,李在刊登開天窗社論前夕,通知當時身在北京採訪的他要小心,之後《文匯報》員工聯署譴責中共,李特意不刊登劉的名字,「我在前線,他恐怕登我的名令我有危險,見微知著,他是好考慮大局和員工的」;當時李子誦提出「有喜報喜,有憂報憂;有善必揚,有惡不隱」,是作為新聞工作者之原則。李子誦生於1912年,原名李頌,廣東順德人,16歲投身新聞事業,先後在《大公報》等擔任校對和編輯,至1951年出任《文匯報》總編輯。1989年5月20日,中共下令解放軍進京戒嚴,翌日他與總編輯金堯如決定刊出「痛心疾首」社論,一反該報慣常親共作風,引起廣大迴響。後來他更在電視公開譴責北京當權派的鎮壓行為,六四事件後不久,中共秋後算賬,逼他離開《文匯報》。他之後與程翔創辦《當代》雜誌,至70多歲退出新聞行業。前年《文匯報》為他辦壽宴,其子女及中聯辦官員均有出席。09年前《文匯報》員工等人成立了「金堯如新聞基金」,表揚金堯如及李子誦,基金管理委員會成員、記協主席麥燕庭說,基金成立時李子誦仍在世,故基金只以金堯如命名,稍後管理委員會會諮詢李子誦家屬意願,考慮是否加上李子誦之名字。
李子誦生平大事記
•16歲在廣州投身報界
•1945年出席首屆中共政協代表會議,之後擔任第三屆至第七屆中共政協,和第七屆中共政協常委
•1951年起任《文匯報》總編輯
•1978年至1989年任《文匯報》社長
•1989年5月21日《文匯報》社論開天窗,只書「痛心疾首」四字,聲援北京學生
•1991年與程翔創辦《當代》雜誌
•2009年,因六四事件離職的一班前《文匯報》員工為紀念「痛心疾首」社論發表20周年,成立「金堯如新聞基金」,表揚當年拍板刊出社論的李子誦及已故《文匯報》前總編輯金堯如
•2010年6月1日,《文匯報》為他辦百歲壽宴,中聯辦官員也有出席
•2012年5月11日逝世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