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幾多錢先可以達致財務自由?4%法則如何計算?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要幾多錢先可以達致財務自由?4%法則如何計算?

#財務自由 #4%法則 #退休

要幾多錢先可以財富自由
(財務自由系列)
到底生活在香港要擁多少錢先可以做到財務自由呢?相信呢個問題是好多打工一族都很想知道的問題。不過要答到這個問題就要先了解什麼是財務自由。 我們今日就來說一下吧。
簡單來說,財務自由是指不需要工作也有足夠的錢去用, 換句話來說,只要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等於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可以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所以其實要達致財務自由,每個人的標準也不一樣 。因為每個人想過的生活或者所需要的日常開支都不一樣。
例如在內地近年就好流行一個term叫躺平,我睇過一個訪問,有位男士每月只需要花費三百元人民幣作為日常開支。所以對於這位躺平的男士來說,每月只需要有被動收入多於三百元人民幣,他已經可以算是財務自由。
不過相信要做到好似這位男士咁每月只花費幾百元真的很困難,所以想要達致財務自由的目標,大家亦先要審視一下到底你需要多少錢去支付你的日常開支,然後再計算你需要幾多被動收入去cover。

1. 試算你的退休門檻
坊間好流行一個用來計算財務自由的公式就是利用一個叫「4%法則」。大家都不妨可以用這個公式來做一個參考。它的理念就是如果你總資產的4%能夠應付你一整年的日常開支,那麼你就達致財務自由的條件。
為什麼是4%?因為它假設你可以做到每年都至少要達至4%的資產回報。在這個情況你資產回報產生的現金流足夠應付你的日常開支,那麼大家便可以在不動用「本金」的情況,做到財務自由。

用4%的法則,那麼將每年花費的金額除以4%,也就是乘以25(倍),就能倒推回一開始所需的資本。
例如,Amy一個月開支是2萬元,每年開支是24萬,24萬乘以25就是600萬,代表Amy 要達至財務自由所需的資金至少是600萬。

不過這個法則也有一些假設,第一就是你的支出一直都冇變,不過實際上你的支出有機會會轉變, 例如隨著人生不同階段生活開支亦會有所改變,例如結婚生小朋友的支出 ,又或者當小朋友已經出身的時候可能支出會減少。所以你應該定期檢視自己的生活開支,萬一你的生活開支的突然有所轉變的話,應該重新檢視你的財務自由方案 。
第二點要留意的是會有通貨膨脹,所以生活指數都可能會唔一樣。換句話來說,4%的回報要是扣除通貨膨脹後的回報才可以,所以實際回報需要比4%更高。(如果以一般2至3%的通脹來說,回報就需要是6-7%。)

(此外,在計算每月固定開銷時,通常不會包含重大疾病、小孩就學等開銷,因此在評估個人的財富自由數字時,像是醫療、教育、旅行等非固定支出,需要另外計算。)
好啦,我們知道到底要有多少錢先可以做到財務自由,不過呢個計算方式亦假設我地每年要有至少4%的投資回報才可以 。
那麼到底我們怎樣才可以確保有4%的資産回報?看似4%不是好多,不過一個低息環境底下,依家普通放在銀行基本上是沒有利息的,所以我們是不可以什麼也不理就期望達至財務自由,我們都要好好規劃我哋的資產去確保可以有4%或更多嘅回報。
我們先講下最常見的被動收入來源。
常見被動收入來源:
1.出租物業
2.股息或基金分紅
3.銀行定期存款利息
4.退休金

到底哪一個方法最好呢?答案是沒有絕對的。 因為每一個被動收入的方法都有它的利與弊,所以最好係可以有一個混合型的 資產組合。 那麼就可以平衡各個收入來源的利與弊。 至於每個被動收入的好處與壞處,我會在之後的影片都會繼續同大家慢慢分析一下。

及早計畫越好
要達之財務自由,越早計劃是越好的,因為財富是慢慢累積回來的,希望大家不要祈求一天致富的心態,只要按步就班,有計劃,大家都可以達到財務自由的一天。所以我好建議年輕人越早計劃自己的退休是好的。
因為我發覺有唔少年輕人一開始踏入社會工作,可能要覺得自己還年輕,所以完全冇計劃,又覺得退休是一件好遙遠的事 ,很容易就錯過一些黃金機會去計劃自己的將來, 因為我們越早計劃將來,養成一個儲蓄及投資的習慣就可以享受複式回報帶來的的好處。
所以為了確保自己可以有一個好的退休人生或者提早達至財務自由,及早計劃是必要的。當你達至財務自己的時候,可以不用為錢而工作,或者可以發展自己一直好喜歡嘅興趣,這樣嘅人生不是更好嗎?
為了過自己的理想生活,我地要一齊努力呀,我們下條片再見囉喎,拜拜!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