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齒列不正 發育大有關係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孩童齒列不正 發育大有關係

健康密碼360,關心「7」這個數字。根據台灣一項醫學調查發現,學齡孩童牙齒咬合不正的比率高達六成;探究孩子牙齒不整的原因,居然跟孩子時常用嘴巴呼吸或是吸奶瓶、咬筆等習慣有關。牙醫師建議,七歲前後是最佳矯正治療期,家長若發現孩童有口腔不良習慣,應儘早就醫,以免影響孩童臉部發育及發音,甚至成年後造成牙周病或呼吸中止等併發症。

善慈與謙慈這對姊妹花過往一口潔白整齊的乳牙,曾經是父母的驕傲。開始換牙後,牙齒問題,卻成了全家人的困擾

學童 李善慈:「很大顆,排列不整齊,不喜歡笑跟不敢開口說話。」

學童 李謙慈:「牙齒中間縫縫都開開的,念注意符號ㄇ會念成ㄈ或F。」

兩姊妹齒列不正,是因為她們平時習慣用嘴巴呼吸,使得舌頭往下降,進而影響到牙弓的發育。

全國牙醫師公會理事長 謝尚廷:「如果舌頭往下降,臉上的肌肉,會把牙弓往內壓縮,就會造成牙弓過窄,或者牙齒擁擠。」

由於國小學童正值換牙期,不適合做固定式矯正,牙醫師以功能性矯正裝置,來幫兩姊妹矯正牙齒

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醫師 陳宜宏:「 功能性矯正裝置就是,阻斷他不良的習慣,白天大概戴一 兩個小時,晚上的話 盡量可以戴一整晚,能夠盡量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巴呼吸 改善他不良的習慣。」

牙醫師建議,孩童在7歲前後進入早期混合齒列期,已經長出第一大臼齒,上下顎的門齒也開始更換,是最佳觀察齒列發育及矯正的時機,家長若發現孩童有口腔不良習慣,最好帶孩子就醫檢查。

王鈺棻 莊國雄 台北報導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