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客庄新聞:0725學者邱建一尋根 從族譜重拾客家認同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2013客庄新聞:0725學者邱建一尋根 從族譜重拾客家認同

【陳鴻偉 范群宏 賴冠諭 台北】

提起藝術史可能許多人都覺得是門高深的學問,不過來自新北市的客籍學者邱建一,卻致力打破這種刻板印象,十多年來除了在大學任教,也在社教機構及演講場合,透過生動活潑的方式,帶領許多人認識中外各時期的藝術文化,由於從小家庭環境不允許討論客家身分,邱建一內心卻一直有尋根的想法,鍥而不捨地透過親戚及有百年歷史的族譜中,才又拾回了自己的客家認同。

座無虛席的會場裡,大家聚精會神的聽著邱建一講述一段又一段西洋藝術史,不同於一般,在台上滔滔不絕的講師,他喜歡穿梭在學員間,透過生動的肢體語言和深入淺出的介紹,拉近民眾與藝術的距離。

民眾 潘小姐:「例如說文藝復興三傑,老師就會用小米拉拉跟阿達,來讓我們記住他,那老師每次講解之前,就是結構也都很清楚很流暢。」

畢業自國立藝術學院,專長研究藝術史的邱建一,主張藝術應該走入民間,時常受邀演講,而10年前一場講座後,一位自閉兒母親的回饋,更堅定了他透過社會教育推廣藝術的信念。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助理教授 邱建一:「他跟我講說他的兒子,基本上會聽我講話,他會有笑容,他跟我講說,我對人的影響力是很大的,這個事情基本上對我影響很大,因為我終於知道,我可以幹什麼用。」

這幾年,邱建一也在偶然的機會下,重新認識自己的客家淵源,由於父親,是受日本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從來就不准家人討論族群身分,一股尋根的念頭,就一直藏在邱建一心中,直到父親過世後,家人翻出族譜才恍然大悟,原來家族是來自屏東的客家人。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助理教授 邱建一:「我是誰,我的血緣關係在哪裡,我想這個是,每一個人的疑問吧,我到底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存在的意義跟價值,我從哪裡來的,我的爸爸從哪裡來的,我的爺爺從哪裡來的,這個事情,是每個人都會問的事情。」

鍾情藝術史的邱建一平時也喜愛收藏古物,像是中國各朝代的銅鏡銅器,還有各式古錢,對他而言古物的文化意義,更勝過考古價值,有時甚至送給,課堂上的聽眾和學生,當作推廣藝術的活道具,賦予古物新生命,希望帶領更多人進入藝術領域。 (2013-07-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