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說故事】20211205 - 錯殺忠犬—孩子被狗吃了嗎?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證嚴法師說故事】20211205 - 錯殺忠犬—孩子被狗吃了嗎?

古人說「你也修個好心好行」,是的,我們要好心好行,這就是我們平時修行很重要的目標。所以「若有所作,必不作惡,亦不念惡,苦自不生」,我們若要做什麼,我們要注意,是惡事絕對不能做,即使我們的內心起一念惡念都不能,若能內心無惡念,外行不做惡,如此則「苦自不生」,不需嚐苦果了。我們常常都說「叫你不能做,你偏要做,現在受苦了,自己自做自受」,這是我們一般人常聽到的話。所以心要照顧好,「心無怨結,無瞋無爭,是心自在,最安樂住」,我們如何能很安樂?那就是心不要與人結怨,心如何才不會與人結怨?就是要無瞋,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也不要老和人計較,有計較就有爭論。所以不要發脾氣,不要和人爭論計較,如此,我們的心能常常很自在,每天都很安樂,所以心住於安樂,這就是人生最快樂也是最幸福的事。

有一對年輕夫妻恩恩愛愛,太太懷孕了,很期待有一個很可愛的小寶寶,看到太太接近要生產了,足月的時候充滿了希望,怎知他的太太難產,孩子是留下來,太太往生了。這位先生還這麼年輕,因為夫妻很恩愛,他也沒打算再娶,孩子生下來,他也很希望好好把孩子養大,所以要用心養大這個孩子,但是慢慢地他感覺經濟有壓力,所以他要去賺錢,這個孩子要怎麼辦呢?訓練一隻狗來照顧他的孩子,果然這隻狗很聰明,只要牛奶泡好放在那裡,這隻狗時間一到就會去咬奶瓶,餵這個孩子,真的是不可思議,這段時間,這位先生他很安心,這隻狗會當他兒子的保母,安心了。有一天就是工作趕工,那天晚上無法回家,但是他對這隻狗很放心。等到天亮回來時,門一開,這隻狗看到主人回來,好像很歡喜,趕快出來接主人,但是這隻狗整個嘴巴都是血,他看了覺得很奇怪,兒子呢?兒子在哪裡?找不到他的兒子,他馬上想:是不是這隻狗咬死我的孩子?當時只想到這隻狗整個嘴裡都是血,是不是咬死他的孩子呢?都沒有第二個想法,只是想這隻狗咬死了他的孩子惡心生起了,就拿了一把刀殺死這隻狗,殺死這隻狗之後才聽到兒子的叫聲,在哪裡呢 兒子在哭,循聲才知道在床底下,孩子爬出來了,兒子完好。那時候才看到在門邊有一隻狼,那時他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隻狼要來咬他的兒子,這隻狗和牠搏鬥,這隻狗腿上也是被牠咬了一塊肉,那塊肉在狼的嘴裡,那隻狼也受傷脖子被咬了一個很大的傷口,奄奄一息。那時候才知道錯了,所以一念衝動,來不及惡念速斷,來不及了,這隻狗已經被他殺死。

我們的正念是如此重要,我們的心若能很平靜,自然我們就沒有惡念生起,常說一句話「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目標要對準,信仰要正確,若如此 信仰正確,修行才不會偏差,所以「已生惡令速斷」,我們的心要照顧好,假使我們沒有照顧好就會偏差,心若開始生惡,行就造惡,「未生惡令不生」,我們要時時「貪 瞋 癡」這三個念頭絕對不要讓心現形出來。即使起了心念也不能有,既然都沒有,這很好,將來對外境也不貪,對人事物都無瞋恨、爭端,若能這樣最好了「未生善令速生」,要趕快將我們這念善念,積極趕緊生起培養我們的善心。「已生善要令增長」,不是做一點小善就好了,不是我沒有做壞事就好了。沒有做壞事當然是很好,做一個好好人,但是好好人是很好,還要進步做一個菩薩;所以「若有所作」「必不作惡」「亦不念惡」「苦自不生」,自然沒有後悔,心不結怨 無瞋 無爭,心自在就能很安樂。

故事內容恭錄自:2007年5月2日晨語開示

#狗保母#人類的好朋友#孩子不見了#忠狗#自作自受#瞋心#疑心#動怒殺狗# #未生善令速生#已生善要令增長 #已生惡令速斷#未生惡令不生#心自在#安樂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