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客客棧》EP5:斯斯有兩種,「硬頸」也有兩種? (客語版)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客客客棧》EP5:斯斯有兩種,「硬頸」也有兩種? (客語版)

提到客家精神,有人說是「晴耕雨讀」,有人說是「勤勞刻苦」,但更多人說是「硬頸」。
不過「硬頸」的本意居然是負面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

說到咱們的客家精神,大家都會想到刻苦耐勞、忠勇、剛毅、勤儉、負責、團結、奮鬥,還有硬頸精神,可說是客家精神的核心。幾乎想像得到的客家美德,我們都可以用”硬頸”來涵蓋,硬頸精神等同客家精神。但客語裡的硬頸,其實不是稱讚人的話,而是帶有貶抑罵人的話,如:小朋友不聽話,硬要到河裡玩水,硬要玩到衣服濕濕的,就會被罵你是個硬頸的人。

長輩所說的硬頸,可不是說你的脖子很硬或堅強勇敢,而是在講你脖子硬到不低頭、不聽話、不聽勸告、冥頑不靈。而過去政府的國語文運動,讓屬於少數族群的客家文化,一直處於被推到角落的邊緣,進而客家的語言和文化,也不斷的流失。

1988年客家人不能忍受客家文化被邊緣,一群以客家風雲雜誌為核心的客家知識份子,組成了客家權益促進會,在當年12月28日這天,衝上街頭示威遊行,要求客語必須在公開的媒體上出現,這也是著名的《還我母語運動》在這場運動中,知識分子在報章雜誌裡,寫了許多關於這場運動的事情。其中「硬頸」經常被拿來代表這個運動的精神,而且解釋成不畏強權,勇敢表達反對意見。也因為這個客家意識的抬頭運動,硬頸精神從負面直接轉到正面,成了新的客家認同。早期的生活艱苦,為了養家活口,再怎麼省吃儉用都是必要的,尤其是客家婦女,也沒男主外女主內的思維。為了在艱苦的環境求生存,還得跟男性一樣,在外拋頭露面,內外都要兼顧。他們知道賺錢的艱辛,也曉得持家不易,也因為這樣精打細算,練就出勤勞節儉的好習慣。但在外人眼裡就變成了,這個也省那個也省的小氣鬼。


#客家精神 #硬頸精神 #客家美德 #貶抑罵人 #國語文運動 #客家文化 #語言文化 #客家風雲雜誌 #客家知識份子 #客家權益處進會 #還我母語運動 #客家婦女 #勤勞節儉


1.參考資料:
(1)呂淑姮,〈硬頸是褒或貶,學客家話就知道〉,《台灣立報》第02版,2011。
(2)周偉航,〈台灣人意識形態批判(三):節儉〉,《渣誌》,2016。

2.改編歌曲:
(1)桃花開 (客家民謠)
(2)老山歌 (客家民謠)
(3)採茶歌 (客家民謠)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