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花之興亡變幻 謝國璋 郭啟煇 譚穎倫 吳立熙 袁偉傑 陳玉卿 何珈誼 區文鳳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帝女花之興亡變幻 謝國璋 郭啟煇 譚穎倫 吳立熙 袁偉傑 陳玉卿 何珈誼 區文鳳

2024年2月18日沙田大會堂演出
唐滌生編劇
區文鳳曲式句格注釋

謝國璋 飾 周世顯 郭啟煇 飾 崇禎 譚穎倫 飾 周寶倫 吳立熙 飾 周鍾 袁偉傑 飾 承恩 陳玉卿 飾 周皇后 何珈誼 飾 袁妃

區按:上傳這段視頻, 主要想談談粵劇中滾花的使用。
滾花名字的由來, 其實是源自明代中晚期, 亂彈之後的滾唱。所謂[滾], 其實是不斷廻旋往復的意思, 而其[滾唱]就是不斷重複唱七字句式。而所謂[花], 是自由板的意思, 所以[滾花]就是不斷廻旋往複唱七字句式的自由板式。而這種滾唱方式, 亦和後來長句句式產生的主要方式, 因為所有長句句式的正文, 就是七字句式的滾唱。
滾花在粵曲中的運用, 因為是自由板, 即沒有嚴格的叮板限制, 所以是一種可以相當隨意的演唱方法, 但其限制就是在最後的三個字, 也即是最後三個主音段, 而這些主音段, 都是用問字攞腔的方式決定音階, 而最後一字就是決定中間段落, 或者是句頓收音的主音階, 這也是由該字的平仄決定, 所以也因此形成一定的收音限制。不過, 除非是先天音盲, 其實只要是廣府話為母語的人, 其演唱粵曲的收音就會自然歸結到該音階上, 因為最初訂定收音, 其實是根據廣府話的字聲決定。這就是以前的佬倌唱粵曲, 唔會記落頓音, 完全根據字聲, 又唔會唱錯的原因, 現在教粵曲要死記落頓音, 事實上是有點多餘。
滾花的使用, 因為是隨意的演唱, 通常是一種對話的顯示, 因為粵劇也同戲曲傳統一樣, 以歌舞演故事, 總要有歌有舞, 為免對話太單一化, 便使用這種可以作對話方式的唱段, 因此, 滾花在粵曲中是廣泛使用的曲式。
因為是對話, 滾花便會因為情緒出現一些特定的變化和使用方式, 如需要表現激昂的情緒, 便會使用[大花], [大花]其實即是[大腔滾花], 即用[六]音高腔唱左撇滾花, 以此表示激昂的情緒。同樣, 表示沉鬱便會唱[沉花], [沉花]即是[沉腔滾花], 其特點即在收腔必用[合]音, 表示沉鬱的感情, 又因為表示痛苦, 前必有一小段唱詞[唉吔吔], 今日這小段唱詞, 亦經常被人改為其他三個相同的字, 以表達其他意思, 如[我我我]或[你你你]之類。除了表達激昂或沉鬱之外, 也有表示急逼的[快花], [快花]即是[快唱滾花], 主要是要求節奏更快的爽唱, 此外其他一如普通滾花, 主要是表達急逼的情緒。節奏或高低腔的唱法外, 也有調式轉換的滾花, 如[乙反滾花], [乙反]其實不算是一種調式轉換, 因為只是[士]音唱[乙], [工]音唱[反], 高了半級音階, 但在一般粵樂工作者眼中, 這也算是一種調式轉換, 而所謂[乙反], 又稱苦喉或梅花腔, 其實就是表現愁苦之意, 往往會有一個較長的尾腔, 加強愁苦的表現。而真是調式轉換的, 就是[反線花], 上傳一段視頻中崇禎就有一段[反線花], 這是較少使用, 因為[反線]大約等如G調, 亦都有一種略帶激昂並悲觀的情緒, 但不如大腔花, 而這種情緒表達, 往往在一般滾花唱段中, 只要唱者表達稍稍激昂或悲觀的情緒, 便不需要特別唱[反線花], 而且[反線花]因為調式轉換, 其句頓收音有一定要求, 所以也較少人使用。
此外, 新曲式中, 也有[長句滾花], 這大約產生於廿世紀三十年代中, 與[長二王]差不多同時間產生, 同樣是楔入七字句滾唱的正文, 其作用主要是加強句子表達內容的容量, 可以表達更多思想內容。因為內容豐富了, [長句滾花]通常在自忖, 自思自想考慮事件時使用, 不會用在一般對話形式上。因為是自思自想, 舞台調度上, 如果牽涉到考慮到其他人, 而這些人又同時在舞台上, 便會安排[大水介]的舞台調動走位, 完了才唱[長句滾花], 表達考慮的問題。
以上是現時舞台上經常使用的滾花方式, 但也有可能掛一漏萬, 這裡只是作粗淺的解說而已。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