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減碳負碳技術發展 | 高峰論壇系列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淨零減碳負碳技術發展 | 高峰論壇系列

拍攝日期:2022/09/26
主講人:蔣本基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名譽及兼任教授)
主持人:廖咸浩 (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

【高峰論壇系列八】大限將至:新能源與環境永續 第一場

論壇前言:
這幾年來 (特別是今年),全球都深刻體會到了氣候變遷的嚴重性:暖化、洪災、乾旱、野火只是最直接的體驗。而連帶發生但仍隱而未顯的還有生物習性的改變、糧作生產的衝擊、病菌病毒的突變等等。這一切意味著原先 2050 的大限 (即必須在 2050 達到零碳的目標,以便能讓地球氣溫不超過工業革命的 1.5 攝氏度),可能過於樂觀。聯合國原訂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到必須減半,然而以目前各國所製定的因應計劃觀之,反而會比 2010 年超出 14%。更何況我們目前對碳排量的估算,未必有認真考量區塊鏈及元宇宙等新科技在用電量方面驚人的增加。因此,零碳的目標必須要能更徹底的執行,否則大限將無法阻擋。減碳的方式之一在於新能源的開發 (如氫能源) 或舊能源的新用 (如核能)。氣候變遷因科技而生,但科技能否力挽狂瀾呢?本論壇之系列演講將就「新能源」的開發,探索零碳的未來。

講者簡介:
蔣本基現為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名譽及兼任教授。曾任臺灣大學環工所終身特聘教授/所長、臺灣大學碳循環永續技術與評估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底拉瓦大學土木環境工程系客座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客座教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會委員、教育部科技顧問室顧問與諮議委員、國科會環境工程學門召集人與諮議委員、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理事長。研究專長為理化處理、空污設計、清潔生產、循環經濟。

講座摘要:
由於全球經濟發展,工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造成地球增溫、水災、旱災、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災害。據此,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調整減碳目標由 2℃ 至 1.5℃,要求各國提出減量路徑規劃。臺灣2050淨零轉型在科技研發中,特別關注低碳 (低碳製程、綠建築、綠運輸)、負碳 (碳捕捉封存、自然碳匯)、及循環 (能資源再利用)。

本報告則針對碳捕獲、封存與利用 (CCSU)、生物能源與碳捕獲 (BECCS)、脫碳供鏈結、及建築節能等減碳與負碳技術國際發展趨勢作詳細說明。最後,則提出淨零減碳與負碳技術推動策略包括:(1) 建置碳盤查資料庫,利用物聯網技術,強化決策功能、(2) 實施綠色化學原則,推動產品碳足跡,建構綠色脫碳供應鏈、(3) 發展節能技術,增進能源使用效能、(4) 導入低碳負碳理念,發展清潔生產技術、及(5) 強化永續生產與消費理念,實現低碳循環經濟。

►►臺大演講網
Website: http://speech.ntu.edu.tw
Facebook:   / ntuspeech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