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有字嗎?教育部為什麼借了一大堆字?台語入聲「-p,-t,-k」為什麼多出一個「-h」?/【台語誶誶唸】第38集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台語有字嗎?教育部為什麼借了一大堆字?台語入聲「-p,-t,-k」為什麼多出一個「-h」?/【台語誶誶唸】第38集

影片談到的一個社會學現象:「當政府不作為,逼人民陷入看不到未來的絕望,社會就會集體陷入迷信」,這是個很常見的社會現象,任何被逼迫到邊緣的族群,都會產生放棄理性、轉而去為遭遇的困境追尋「某種意義」的傾向。在此,通常對處於無能為力的人而言,「精神勝利法」是唯一出口;「迷信」於焉而生。

然而,閩越(南)人厭棄自己的出身,並非全然出於「困境」。唐朝,在普遍「炫耀自己出身」的氛圍下,閩越人自唐朝便「競相」把自己的族譜給設法「天龍lize」;當時整個唐朝都是一片「愛慕虛榮」的社會氛圍,及至宋朝,閩南人越來越有錢,飽暖之餘便愈發渴求「祖源」這個失於先天公平、但用錢絕對買不到的光環,民間又不乏有拿筆賺錢又普遍賺不了什麼錢的文士,於是如今翻開閩南家譜,家家戶戶,每個人舉頭三尺,都彷彿有一位中原貴族的祖先。詳情請見下方影片連結。

閩南人瞎掰族譜,被歷史嘲笑快一千年。福建西漢遺址發現都已經66年了!「閩祖光州」、「八姓入閩」,也被打臉了八百年。/【台語誶誶唸】第32集    • 閩南人瞎掰族譜,超級丟臉,被歷史嘲笑快一千年。福建西漢遺址發現都已經66年...   )

這麼說來,台語族群無視文獻與考古現實,集體迷信自己是正宗漢文化的「邱森萬」,似乎也跟「教育部讓人民看不到未來導致社會陷入迷信」,沒什麼關係。我在影片中把箭頭指向教育部,但其實閩南人得承認自己在這件事上並不完全「受害」,而是根本「自己很愛」。

台灣人迷信自己就是「邱森萬」已達無可藥石的地步。我甚至讀到一篇論文,出自某社區大學講師,他以「唐朝有七個聲調、台語剛好也是」來證明台語就是唐朝官話,令人傻眼。如此不成比例的草率依據,驟下如此滂薄的結論,你何不乾脆以「每隻螞蟻都有眼睛鼻子」來宣告人類的臉就是螞蟻的「官臉」?這群人洋溢「癡漢」熱情對台語祖源「心花怒放」不料卻「開到荼蘼」,台語將死。

因為迷信,台灣充斥著一堆「台語最純、台語最準」的反智謊言。「台語讀唐詩最準」也是完全的謊言;會相信的人自己也去讀過唐詩嗎?有讀唐詩的人為何假裝不承認自己是用「經過刻意還原的」台語去讀的?這種莫名的文化自卑造成的文化虛弱,自唐朝以來,閩南人沒有變過。

入聲會弱化成「-h」是台語特有的。事實上,跟粵語、客語相比,台語的「入聲」(-p、-t、-k),甚至說整個福建的「入聲」,其韻尾閉塞音都已經「弱化」成喉塞音;台灣更嚴重,是已經弱化成送氣音(-h)。這是受平埔族語言影響,幾乎是無可辯駁的。不然你是要賴給短短幾十年的日據時代嗎?

末法時代,群魔亂舞。在台灣人眼中,台語不僅是唐朝官話,更是周朝官話、漢朝官話,更幽幽曖昧地模糊指稱台語就是「河南洛陽古語」。任何一位漢語學者都清楚知道,閩南語從來不曾出現在長江以北過。官話與方言「詞彙相通」不等於「我就是你」。以此標準,韓語也是漢朝官話,日語也是唐朝官話。台灣人極度厭惡被共黨高層放話吃豆腐,自己卻以更「癡漢」的猥瑣把豆腐給舔回去?

閩南人「厭祖」,導致沒有族群認同感,血脈尊嚴只存在舌尖與一紙謊言,永遠無法凝聚,也沒有族群的情感核心;剩下的就只是輕輕一碰就敏感脆弱的「民族自尊」。這「輕易就能冒犯」的台語族群,其圍毆霸凌的力道,體現在「只要說滷肉飯不好吃就被嗆滾出台灣」的外國人身上,也著實遭遇在我研究台語漢字的經驗中。

要在台灣這個集體迷信的節骨眼上,提醒眾人放下理盲跟痴迷,正視自己的存在尊嚴,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在我這個頻道,藍的罵我綠、綠的罵我紅、紅的罵我獨。在這些痴迷者的眼中,人做事只要違法他愛好,背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動機跟目的。

台語的底層是「古閩語」,這點不論從語言學或歷史學上來看,皆無可辯駁。事實上,進行這方面研究的學者並不在少數,只是執迷自己是「邱森萬」的台灣人並不歡迎這樣的論述。

是故,才開始謠傳「閩越從福建消失300年」以試圖宣稱台語是被砍掉、再置入官話重練的。這不可能是正規學術的看法,因為完全違逆文獻事實,更牴觸現代考古的實證。這論點是欺負一般人不讀史書(正史皆有記載),閩越不但沒有從福建消失,還被刻意在福建「保育」下來,並日益壯大,生養眾多,該地形成日後最繁榮發展的古代泉州。詳見「福建,為什麼從歷史消失300年?」(   • 福建,為什麼從歷史消失300年?正史記載,閩越人從漢朝一直都在福建,漢化入...  )

台語的語彙組成明顯富含古越語。若說是自漢武帝時代被趕去閩地的古越人起,台語才開始吸收古越語,則也無法說明何以「古越語」會頻繁出現在台語的核心詞彙中。這些詞彙的存在事實上指出,台語是在語言發展的初始,便已跟「古越語」產生連結。不可能是漢武帝才開始的。

更具決定性的台語第一人稱反身代詞「Kaddi 」,這個詞彙由早期率先研究「南島語」的日本學者之一村山七郎發現是來自南島古語。並且台語的「人(儂)」確定與吳語關聯,而古代吳語(非唐朝時期)事實上等於古越語。於是台語語言底層的「深究」,便可探討「閩語、越語、南島語是否同源,或是有一個共同祖源」的這個層次上了。影片中提及「逨」字其實很早便出現在商朝時代,這更足以說明我之前在「台語第一人稱」(   • 台語第一人稱。「口嫌體正直」台語安怎寫?漢語第一人稱,跟台語第一人稱,到底...  )影片中談及過的一個事實:「甲骨文最初並非是古漢語的文字,而是被劫奪拿去使用,並在此後只為漢語而發展的文字」。由此延伸出一個很大的議題:「甲骨文是誰的文字?為何會與南方古閩(越)語產生關聯?」

台語諸多「聲調一變則字義全變」的例子,這類靈活的聲調系統,目前並無「在演化中生成」的例子,只有「自古語中保留或殘留」的痕跡可循。

談到祖源。如果真要談論「台語」跟「古漢語」的淵源,那可就要往前拉到更早去了。影片中提及的「夷越同源」是經過史冊、文獻、考古等多方驗證的事實。「夷」本義是「靠海」的意思,指的是自渤海到江淮以南的「夷族」。詳情請看「夏朝雅言之前,華夏原始古語是什麼?」(   • 夏朝雅言之前,華夏原始古語是什麼?古漢音怎麼消失的?讓你知道完整的時間軸。...  )影片。「夷越同源」這個人類學發現,包含「古代東夷區域地名皆是古越語」這個事實,而舜的子嗣是夏少康的後代並建立周朝的古越國,還有周朝周太伯為何回歸古越傳統「斷髮紋身」建立吳國(吳國說的是古越語),還有伏羲氏發明的八卦與天干地支,最初用的都是(漢音音譯的)古越語。「尊漢鄙越」在古代並不奇怪,但放到現在的主觀視角來看是很奇怪的,因為真要說老祖宗,事實上是古越人。這牽涉到過去好多集的影片,恕我就不一一貼連結了。

影片中提及的一個台語非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漢字的系統化。這事實上是我最初開這個頻道的「起始目的」。而我竟拖延到此時才開始談論。這是有原因的。留心一點的話,會發現我影片中引用的那篇自由時報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把台語的「飲」寫作「啉」。這是「非正字」但「必須如此」的系統化借用。因為你必須避開「喝飲料」這個吸收近代詞彙而產生的「疊字現象」,讓台語書寫變成「飲飲料」。我其實在頻道剛開台時,我是支持寫「啉」的,目的還是為了台語書寫時的漢字系統化。但當我很快發現,跟「只有極少數有書寫習慣」的台語族群談論「漢字系統化」,當時談還太早。於是早期很多集影片都暫時被我下架了。

文字的書寫不僅只是溝通,也不僅止於文化傳承。文字書寫,任何一種,哪怕只是隨興隨筆,理當可以用作「非母語者」藉以學習該語言的工具或參考教材。如果有人拿「依照教育部閩南語用字書寫的文章」來學台語,只會學出一口「用台語發音的中文」,且對於台語的詞彙無法「望文生義」。

就跟「生育率」一樣。「新血」永遠必須多過「消耗」。當任何人想學習台語,卻四處遭逢「教育部版」的荒謬台語,除非此人有過強過硬的意志力,沒有人想學這門語言。你唸再多108遍的「南無台語古漢語」也沒用。

漢字。你能找到台語跟漢語的連結,僅只在於「詞彙用字」而已。因為數量太大(70%-80%),會造成好像「處處可用」的錯覺。台語的「非漢語」詞彙非常多,影片長度有限無法盡數列舉。然而無法被忽略的是,漢字一旦遇上台語「跟漢語迥異」的文法,則馬上暴露出其格格不入。漢語的語序結構(主謂賓)可以同化,就如中文硬要講台語的「我給你打」如此講個幾百上千年,也會變成中文的正規用語。然而,漢字無法適用台語,

書寫「飲飲料」(我曾經支持「啉」),因為這個疊字現象,並不會像影片中因為教育部擺爛而造成的書寫困擾。「飲料」是近代才出現的新詞彙,所以書寫成「飲飲料」並不會、也不可能會造成閱讀困擾;不可能有人會看不懂,或造成字義混淆。而教育部那些例子,則會;因為大多是出現在文法上的詞組衝突。

影片中那篇文章之所以「觸動」我,是因為我血淋淋見證到台語漢字的坑疤與牽絆,是如何讓一位思路優美且文筆可期的作者,變得難以施展,雖然文字結構依然偏向於是「台語發音的中文」文體,但好可惜,如果台語的書寫系統化可以更加健全,相信他會有更大的創作潛力。我與友人一起討論過這篇文章,從文字用度判斷,我們同時感覺(猜測)作者或許非常年輕(可能三十多?),這讓我更加期待未來能將台語漢字書寫的用字更完整地系統化以後,會有更多年輕人願意摩拳擦掌也疏文一番。目前使用教育部的系統,你根本無法正常發揮台語的「語感」;你只能寫出「置入大量台語詞彙」但使用「中文句型」然後期待讀者「使用台語閱讀」的怪作品。

我可以想像,因為我「借用」一篇他人的文章來談台語漢字,必會遭到一群沒理性的人嗆聲「怎麼我不公開發表我的文章出來看看」之類的話。超沒理性的。我當然不會這麼做。我如果公開我用台語漢字寫的文章,必然要通篇連帶解說「這個字為何要用這個字」,太累了吧!我具體提出論證介紹的漢字都會招到質疑,那麼沒頭沒尾置入文章的漢字,豈不惹來更多爭論?你可以儘管「激將」我台語很爛不敢公佈文章,沒關係;我對於「想證明自己好厲害」這種想法,一點興趣也沒有。做這麼多影片,我只想解決台語的困境。

我畢生工作皆需要大量的書寫。高峰期每天的文字量破萬,對我皆是日常。我從來沒被質疑過文筆不好。台語是我的母語,用台語書寫,對我來說不會比用英文書寫困難。文章的好,不在美麗的詞藻;而是在結構與敘事的技法。重點是,用英文書寫不能寫得像「用英文寫出來的中文」;同理,用台語書寫,不能寫得像「用台語寫出來的中文」。這個比較重要。

「同樣的字組,在不同時代,會有不同的詞義」。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以台灣的基督教族群為例,在他們的語境裡,「交通」是指溝通;「保守」是指保佑。即使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光僅只是加入「信仰」一個參數,詞義便能有如此大的改變,更何況是對照數千年前的中原?

影片中提及的「通」字。是我近期花了很多功夫鑽研確認的答案。有留言跟我互動過這個字的應該都知道,我原本認為不是這個字。我非常謹慎「文白音」的判斷。台語若有「文音」,則相對是「白音」。但更多的台語只有、或說只剩下一個音,至於那個音是上古的、還是中古的,則必須逐字判斷了。如影片中提及的所有「-h」韻尾被稱作「白音」的入聲字,皆是清朝以後才出現的台灣音。

「倞」不是很難找到的字,但教育部懶;或說能力不足。於是他們決定直接拿「健」來說嘴比較快。台語的「健」目前只有一個音;至於是不是中古音、或者還另有上古音?這點可以討論。但你提出上古白音的詞彙,竟然只有、唯一一個、而且還是錯的「勇健」,你這就太扯了!扣掉唯一錯的那個「勇健」,那就等於教育部平白瞎扯一個「健」的白音,但台語完全沒有詞彙可用?是在灌水賺稿費嗎?

這又得談到一個研究台語漢字的重要「步驟」。當你想找「勇倞」這個字,你必須同時知道台語的「同字詞組」還有哪些,如影片中談及的「倞斗」、「真倞」等,如此你才能橫向參詳用字是否合理。當「勇健」看似合理時,若用在「健斗」就會變得讓人啼笑皆非。是多會斗?漢語「健+什麼」就是指「很會什麼」、或「強到足以什麼」的意思,這不是常識嗎?「健步如飛」不正是這個意思啊。相對的,「倞」是指單純的強壯。影片中漏了講,「倞斗」所意指的「抽象」意思是說一個人「體格、體質、耐力十足」;不只是「健」而已。

教育部的官網改版了。改版以後他們從網頁上拿走了「民眾建議專線電話」,或至少藏在某個不容易找到的地方。當台灣人還在執迷自己是「最古、最純、最準」的謊言裡,台語也在這過程中逐漸凋零;而教育部不僅漁翁得利,也順勢逃過了檢討與譴責。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