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卷1)"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是由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所著的重要著作。這本書被認為是叔本華哲學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叔本華探討了人類對於現實世界的認知和理解。他認為,人類感知到的世界既是意志的表現,也是知覺和表象的結果。他將現實世界分為兩個層面:表象層面和意志層面。
在書中,叔本華闡述了他關於意志和表象之間關係的理論,認為意志是一種無法被滿足的渴望,是人類痛苦和苦難的根源。他主張通過克制欲望和超越自我的方式,人們可以解脫苦難,達到內心的平靜和幸福。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提出了一種對於人類存在和世界本質的深刻思考,對於哲學、心理學和文學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本書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思想的獨特性,成為了哲學界不可忽視的重要著作之一。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is a significant work written by German philosopher Arthur Schopenhauer. This book is considered one of Schopenhauer's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works.
In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Schopenhauer explores human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He argues that the world as perceived by humans is both the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s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will. Schopenhauer divides the world into two levels: the level of representation and the level of the will.
In this book, Schopenhauer expounds his theo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asserting that the will is an insatiable desire that is the source of human suffering and misery. He suggests that by restraining desires and transcending the self, individuals can alleviate suffering and attain inner peace and happiness.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presents profound reflections on human existence and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leaving a lasting impact on fields such as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literature. With its profound insights and unique perspectives, this boo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ork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realm of philosophy.
#Arthur
#Schopenhauer
#christianity
#christianbook
#christianaudiobook
#christianliving
#christianlife
#audiblebook
#spokenbooks
#亞瑟·叔本華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三位書屋
#3位書屋
#3位
#sanweishuwu
#sanweisuwu
#sangweisuwu
#sangweishuwu
#3weishuwu
#3weisuwu
#3wei
#基督徒
#基督徒團契
#有聲屬靈書籍
#基督徒有聲書籍
#基督徒可聽書籍
Index
00:00:00 第00小時00分鐘:《服從充分根據律的表象》(卷1)-亞瑟·叔本華-第1章-"世界是我的表象"-這是一個真理,是對於任何一個生活着和認識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
00:15:18 第00小時15分鐘:在《吠陀》和《布蘭納》經文中重複着無數次。)這裏所意味着的,所要說的,都不是別的而正是我們現在在考察着的-在根據律的支配之下作爲表象的世界。
00:30:38 第00小時30分鐘:,而一切經驗又都在直觀的領域中-也就是從經驗這方面來說,因果性的認識完全是先驗的,是經驗假定它爲條件而不是它以經驗爲前提。
00:45:21 第00小時45分鐘:因此一本書也就可看作僅僅是較大的一單頁罷了。
01:00:20 第01小時00分鐘:足夠從直接客體上所產生的效果過渡到以間接客體爲原因,所以足夠達到直觀,足夠了知一個客體。
01:15:23 第01小時15分鐘:由此看來,唯物論基本的荒唐之處就在於從容體事物出發,在於以一種客體事物爲說明的最後根據。
01:30:15 第01小時30分鐘:他的疑難是從一本書中,從一個現成體系中產生的。
01:45:55 第01小時45分鐘:信條和迷信等等,等等。動物只在死亡中才認識死亡,人是意識地一小時一小時走向自己的死亡。
02:00:48 第02小時00分鐘:不過總還可能有些局部不同的城市全都適用這一概念。所以,不是由於一個概念是從一些客體抽象來的,它纔有一般性;而是相反。
02:15:57 第02小時15分鐘:西,或是本能地在那麼做着的東西,現在人們要意識地認之爲法則並正式把它宣佈出來。在這期間,
02:30:49 第02小時30分鐘:上面我已說明感這概念和知[這概念]正是反面的對稱,而知呢,已如上述,就是抽象的認識,亦即理性認識。但是理性不過是把從別的方面接受來的東西又提到認識之前,
02:45:57 第02小時45分鐘:若有善行則有難以形容的快慰,若有惡行則有無限的痛惡與之俱來。冷嘲熱諷不能動搖前者,神父的赦免不能解脫後者。
03:00:53 第03小時00分鐘:歷史根本沒有什麼從屬關係;因爲在歷史上,普遍只存於主要歷史階段的概覽中,而個別事蹟又不能從這些階段演繹出來,只是在時間上從屬於這些階段,在概念上還是同這些階段平行的。
03:15:32 第03小時15分鐘:也就是指出他們所否認的和所承認的兩者之間的邏輯必然關聯。
03:30:16 第03小時30分鐘:。所以人們只須分析一下在當初找出一條幾何學真理時的思維過程,就能直觀地認識其必然性。
03:45:16 第03小時45分鐘:所以,在數學,純粹自然科學和邏輯經常可以從原因走向後果;而在感性直觀和經驗科學則大多隻能從後果走到原因。
04:00:18 第04小時00分鐘:世界各方面,各部分,由於其同屬一整體而有的相互一致性也必須重現於世界的抽象複製中。
04:15:14 第04小時15分鐘:例關係上。至於這關係中前後兩項的或大或小,[構成幸福]並無二致,或縮小前項,或擴大後項,都同樣地構成這一關係。
04:45:00 第04小時45分鐘:只有實施纔在決斷上蓋上了印記;在此以前,決斷總還只是可變的預定,只存在於理性中,抽象中。
05:00:20 第05小時00分鐘:我們就必須說,它除了是表象而外,也就是在它自在的本身,在它最內在的本質上,又是我們在自己身上直接發現爲意志的東西。
05:15:11 第05小時15分鐘:在不同的現象中認出同一的東西,在相似的現象中認出差別,如柏拉圖屢次說過的,這就正是搞哲學的條件。
05:30:12 第05小時30分鐘:不過刺激根本和任何原因一樣,-動機也正是如此-除了決定任何力的表出在進入時間空間時的那一瞬,那一點之外,斷不決定其他,不決定自行表出的力的內在本質。
05:45:29 第05小時45分鐘:但這不是那本身不是表象,不是客體,而是要[先]進入這些形式之後纔可認識的東西,亦即成爲表象,客體纔可認識的東西所能有的。
06:00:26 第06小時00分鐘:而不是從下面來探討這些屬性。這種做法,如已說過的,是不會成功的。撇開這一面不說,這樣的建築物也總是懸空的。
06:15:17 第06小時15分鐘:其他一切事物只是和理念相似而已,是作爲理念的摹本而存在的。
06:30:07 第06小時30分鐘:因爲統一於真實世界不可分的兩面,意志和表象,在這兩篇裏是把它們割裂開來了,[而所以這樣做,乃是爲了]以便分別孤立地,更明晰地認識[世界的這兩個方面]。
06:45:19 第06小時45分鐘:這是我在前面那個金屬機器的例子中已闡明瞭的。
07:00:14 第07小時00分鐘:而是[某種東西]化學不知兒,解嘲有何益?"自然之精華",姑以爲定義。
07:15:59 第07小時15分鐘:同樣,最後在動物現象中自然運行的部分,在任何動物的生育和成長中,在動物內部營養輸將的維繫上
07:30:20 第07小時30分鐘:也就是一個個別有機體所有各部分間有如此安排好了的相互協調,以致該有機體及其種族有了保存的可能,因而這就表現爲那種安排的目的。
07:45:46 第07小時45分鐘:,和它用爲食料的捕獲品相適應的,並且還有一定的防禦能力以對付它在自然界中的迫害者。
08:00:12 第08小時00分鐘:被消耗的物質的必要補償看了,因爲機器的可能損耗決不可和通過營養而來的不斷增益等同起來。永遠的變化,無盡的流動是屬於意志的本質之顯出的[事]。
08:15:26 第08小時15分鐘:與此相反,對於事物的又一種理解,即意識着事物所有的箇中情況則是超絕的理解。
08:30:18 第08小時30分鐘:到本書待要傳達的整個思想總括起來了之後,這些陌生的地方自然就消失了。
08:45:46 第08小時45分鐘:;並且在演出中,推動這一切的是什麼,是胡桃或是王冠,就理念自在的本身說是毫不相干的。
09:00:10 第09小時00分鐘:念,以便把該事物置於概念之下,好象懶怠動彈的人要找一把椅子似的,[如果找到了,那麼]他對這事物也不再感興趣了。
09:15:18 第09小時15分鐘:。因此,在瘋人初進瘋人院時,要問明他過去的生活經歷是很困難的。在他的記憶中,越問下去總是越把真的假的混淆不清了。
09:30:19 第09小時30分鐘:這種胸襟是不可少的。
09:45:34 第09小時45分鐘:使意識剩下來作爲"認識"的純粹主體,以致對於意志的任何回憶都沒留下來了。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