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愚仁老师:闭关与心经讲解(上)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丁愚仁老师:闭关与心经讲解(上)

观自在

观自己的存在,什么能代表自己?只有自己的思想,所以观自在是观自己的思想。

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修行人到达智慧彼岸上。



已经到达的那个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

心空的时候,色、受、想、行、识也随之空了。

度一切苦厄

既然都是空的,苦也是空的。

舍利子:二层意思:1、佛陀有个弟子的名字叫舍利子。2、舍弃利益的人,只有舍弃利益的人,才能智慧到达彼岸。

色不异空空不异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经中的“色”是指色相,你看见大楼了,不是把大楼空出来没了,而是你看见大楼,在你脑子里形成大楼的印象,叫色相,它和空没什么两样,你记着它和不记着它是一回事,所以“色不异空”,你的空性本来就是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只是在空空荡荡上放上了一个印象,一个大楼的印象、一个高山的印象、一个大自然的印象而已,这样的印象对你自己的空性来讲,谁都不妨碍谁,它是一,不异。举例子说,一张纸两个面,正面和反面,正面有内容,反面没内容,正面有字,反面无字,不可能正面和反面不一样,就说它是两张纸。也就是说正、反是一回事,色空是一回事,想把它硬分开你也分不开,在空里放上了一个图像,你能把它分开?就像大海上的波浪,大海和波浪你怎么分啊?它是一回事。只是你这个色相是个用,空是个载体而已,空和色是大海和波浪的关系。所以说波浪不异大海,大海不异波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说,波浪即是大海,大海即是波浪。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受想行识是心上生起来的五种现象,没有心,就没有你看见的这个大千世界,没有心,就没有喜怒哀乐这些受,是因为有个心,才能感受这些,想行识也是一样。到达彼岸的时候,到达空的时候,你再看这些东西,都没了。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所有的法,包括自然规律、人为的法、事物发展过程都来源于空,结束之后还原于空,都是空相,都是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事物仍然在发展,有生有灭,空永远不生、不灭,空能起恶念也能起善念,没法添一点,也没法去掉一点,所以不增不减,这个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空中有色、有受想行识就不叫空了,空中没有色受想行识,空中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空中没有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空里没有眼界,也没有意识界,没有无明,也没有无明的消失。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空不会老死,不会变化,但人生了、死了的循环没个尽头,生了就必须得死,这个过程永远不变化。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苦、集、灭,道是四圣谛,是真理,空里没有真理、没有智慧、没有得失,有这些都不叫空。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因无所得也无所失,菩提即觉悟,觉悟即度,萨埵即有情。到达智慧彼岸上,不可能有挂碍,没有挂碍了,也就没有恐惧的可能,就没有颠倒梦想,什么都没有了,这样的状态就是究竟涅槃,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现在、未来的佛都是因智慧到达彼岸上,所以得无上正等正觉。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所以智慧到达彼岸是最高的,真正到达空性了,超出一切咒,能解除一切痛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前面这些你都不明白,也不会做,就告诉你念智慧到彼岸的咒吧,精进吧,精进吧。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