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妙蓮華】 法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 - 致誠燃臂 修福供養 - 第1837集 20241226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靜思妙蓮華】 法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 - 致誠燃臂 修福供養 - 第1837集 20241226

❤️觀看溫馨提醒:
1.取消英文字幕,請按一下「設定」(螺絲帽)圖示 ,點選「字幕」 → 關閉。
2.中英字幕版,請進入大愛電視官網該影片下方之「下載」點入觀看。
3.若您需要搜尋本節目特定集數,請輸入:品名+集數

00:53⊙「善巧方便說,是法隨法行,威儀德具足,大勇猛精進。由因感果生歡喜,而證真如同等性,名歡喜地斷障證真。」

用心,聽法,每天都告訴大家要用心,法如是說,聞要如是行。覺得人生難遇佛法,聞了佛法,真的要能夠體會了解,實在也不容易。不容易,日子、時光也是這樣過,時間過得很容易,分秒不停歇;佛法要能夠了解,很不容易。但是隨著時光消逝,我們的生命也是一直縮短。法,我們若又常常想不容易,每天不容易,每天虛度光陰,豈不是可惜?所以我們要用心、真誠聽聞,因為法就是很不簡單。

所以佛陀才會用「善巧方便說」。經、法是不簡單,佛陀的慈悲了解眾生根鈍,他只好用善巧方便說,分種種法,這樣苦口婆心說。所以本來法是我們若能體會,「一理通,萬理徹」,就是無法體會、無法感觸到,所以無法感觸了解。兩隻手分開,沒有感覺;兩隻手若會合,感覺了,有這樣互相觸動的感覺。你若分開,沒有什麼感覺,空空的。同樣的道理,有接觸到有感覺到;沒有接觸,還是沒有感覺,還是一樣如此。

所以我們與法,聽,聽的聲音是無形。有聽到嗎?啊,有聲音了,聲音裡面內容是說什麼?聽不懂。就是只聽到人與人的聲音,當中到底說什麼,無法去聽到他說的話,分明、句讀沒有辦法到底是在說什麼。有辦法聽到了,所回答的語言,知道他在回答什麼,卻是當中心開意解,要讓我們入心,「喔,了解。」還有一個距離。了解之後,你有意會了嗎?有會意了嗎?這還又是一個問題。

所以聽法有聽進去,有了解嗎?了解。了解,如何做出來呢?人與人之間如何來接觸?有達到佛陀教育我們,我們入人群、順法意,有沒有?所以「善巧方便說,是法隨法行」。到底這個法,有隨著這個法做到了嗎?自己都要自己認證,自己聽了之後,對人、做事,這樣是不是對的?先要讓自己來認證對不對。自己若沒有認證,若這樣別人看我們,「好像不太對。」但是我們自己不太對,自己不清楚。

所以我常常會說,「差毫釐,失千里。」這樣與道沒有會合,如圓規一點點差,就差那麼遠了。沒有離開,但是方向不同,這樣稍微偏一點點,就這樣去了,這就是「差毫釐,失千里」。聽法,法有印準嗎?這也是法。我們自己聽法、用法有準嗎?我們聽法最重要,法入心,懂得用,用得準,這才是真的法,得法。

得到法了,法用在我們的身上,「是法隨法行」,這樣才是真正那個法,真的印證到法。隨這個法的方向走,我們有嗎?有的話,那就是「威儀德具足」了。我們如法、如規、如行、如儀,「威儀德具足」。佛陀所教法,我們照這樣走就對了。有受教養的人,舉止動作就不同,舉步動足,心都沒有離開威儀。

威儀就是一念,我們的一念心沒有離開我們的身,身行、威儀,表示你的心就是法住。法住在你的心,自然你的行儀,就是這樣威儀,這表示德,德行。法於心,內心與我們的外行會合起來,叫做德。內心、外行,裡面的心有修行,外面的行儀就很有威儀。

所以我們學佛,那個穩重、威儀就是在我們所學的學德之中,叫做穩重,佛法叫做威儀。我們威儀具足,「威儀德具足」,我們身心要常常調伏好,這叫做聞佛法心直,那就是學行在行,叫做威儀德行具足。「大勇猛精進」,我們若是入軌道來,行在軌道上,自然他的行動就很快,順規,如律、如儀,這樣就很順暢了,「大勇猛精進」。這就是我們每天要學的,《法華經》也是這樣告訴我們,不論是開口動舌、語言動靜,還是沒有離開法。

所以叫做「由因感果生歡喜」,因就是內心,果是外行,現形出來讓人看了歡喜。內就是因,外就是果,內修外行叫做「由因感果」。我們若沒有修的「因」,哪有結「果」的外行呢?所以「由因感果」。外行表現出來讓人歡喜,就是見證威儀。威儀不是自己說,是被人看到,覺得這個人很有威儀,可見他內在的修為。那就是內因,現出外面的果相,別人看歡喜。

所以「而證真如同等性」。內修外行,既然那麼自在就知道法證心了,法已經認證在他的內心裡,內心也就是認知真如本性,自己也認知了,相信佛法所說,真如本性人人具有,眾生同等,人人都有。所以常不輕菩薩,「不敢輕視你,因為汝等皆當作佛。」就是這樣的道理,所以「同等性」。所以我們在人群中,對人人要尊重,尊重如未來佛。因為這些人有修行,將來也會成就,還是人人本具佛性,所以「而證真如同等性」。

我們要好好用心,相信別人,難道我們不相信自己嗎?我們自己證真如,自己真的要證真如。因為我們有內因感果,這樣就是證明我們已經法入心了。所以有入心,那就是同等性,這是「真如同等性」,那就是與佛同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與佛同等。

「名歡喜地斷障證真」。是啊,我們有身體力行了,付出之後那分的歡喜。修行,在我們的內心平靜,不論做什麼事情,心無欠缺,就是沒有對自己沒有覺得遺憾的地方。付出,我們歡喜、滿足;付出,歡喜、滿足了。是啊,很歡喜,看到,付出之後所得到。

那就是像最近(2020年)因為疫情,這新冠狀肺炎疫情已經一段很長的時間。全球的國家受到這波瘟疫的疫情,已經很多國家經濟已經受很大的影響,何況在莫三比克,這個國家向來就是貧窮,在世界貧窮排名(曾)是最前面二、三名之中,那就是貧窮的國家。但是再受到這次疫情影響,全國的經濟陷入了緊張,因為全國將所有的國庫,多數用在如何預防疾疫發生。因為這個國家原來就是這樣,尤其是這一波,工商的影響又是很大。

原來就體弱,外面這個境界再來,所以雪上加霜,真的是苦不堪。已經,政府那個社會福利部也向慈濟來要求了,希望慈濟能夠幫助。因為今年(2020年)他們那個資金都已經投入在防疫工作中,很多機構,一些孤兒院、學校,一些孩子的生活已經亮出紅燈。向來就已經,孩子本就肚子餓了,現在紅燈又再出來,所以希望我們能夠幫助。面對糧食的問題,尤其是社會福利部提出懇求,是不是能支援他們?現在最重要,我們能支援,要如何讓孩子能夠補充營養?

我們就用我們的薏仁豆元粉,這樣配方很有營養,就將它送出去,三噸多的薏仁豆元粉。所以孩子開始接受到這樣的營養,一個多月以來,他們來訊息向我們感恩。這一個多月以來,孤兒院的孩子已經體力恢復。那個飢瘦,就是身體很瘦都沒有肉的孩子,現在整個身體都紅潤起來了。孩子他們說已經圓滾滾,肉都長出來,這都有肉非常圓了。

他們很感恩,這個身材健康的寶寶,就是因為營養具足來自臺灣的薏仁(豆)粉,就是這樣寫,所以應該營養充足,足夠了。聽到他們這個訊息回報,我們付出,他們接受到;吃下去之後,孩子營養起來了,那個肌肉全都這樣圓起來了。看到他們這樣回來的訊息,來描述孩子一個一個營養具足、體力足夠,肉都長出來了,這就會覺得很歡喜。是啊,歡喜,這就是法喜。

所以善巧方便隨法行。我們就是這樣行,「由因感果」,我們很歡喜。因為我們心中一念善,準備好的東西就是很俱全,去到那裡結果已經很理想。孩子的健康,大家體力,這個形態我們歡喜。這就是印證,印證這樣做,結果是這樣得;孩子飢餓,瘦得像皮包骨,現在肉都長出來了。所以那裡的孩子與一般的孩子一樣,這就是足夠營養,他們就健康了。

就像我們得法,我們的心,我們若是法,得法具足,自然我們的慧命成長。同樣的道理,他們的身體得到營養具足,所以他們的身體恢復體力,將肌肉都長起來。同樣我們的內心需要法的資糧,智慧成長,那裡孩子的身體需要生活營養的資糧。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會很歡喜。所以「名歡喜地」,我們的心就很歡喜,做了之後所得到的結果,我們很歡喜;這種沒有障礙的過程,充滿感恩。

臺灣要去到那個地方,上萬公里,它要到達要經過海運,也很感恩有這樣海運能夠過去,感恩這個海運公司能為我們免費運過去。這就是愛心、善心,見善隨喜,隨喜功德。東西要過去,海運公司、船公司很感動,「不必收費,優先為你們送過去。」同樣也是這樣。所以「歡喜地」,皆大歡喜了;送物資出去的人歡喜,海運能為我們運到達,用在那些孩子的身上,真正歡喜。

大家共同合作,所以同等歡喜。我們要很用心,佛法就是要教我們方法,為善的方法。方法,人人起動這念愛心,愛心會合就沒有障礙,天下好事沒有障礙,所以我們要用心。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29:18⊙「便語諸菩薩大弟子及天、龍、夜叉等一切大眾:汝等當一心念,我今供養日月淨明德佛舍利。」《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應該大家還記得,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已經為日月淨明德佛已經後事辦好,而且火化了,尤其舍利也已經收了。這是前面的經文,下面再接下來這樣說,「作是語已」,前面就是說,這樣後事辦好了,對大家宣告,說了之後。

30:24⊙「作是語已,即於八萬四千塔前,然百福莊嚴臂,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我已經對大家宣告,這些後事都辦清楚了,將舍利也已經收藏;用寶瓶這樣慢慢地裝,分成八萬四千的罐子裡,開始建八萬四千塔。就在這個塔前,這一切都完備了,就是要再表示尊重,所以就在這個塔前,開始要再盡一分的供養。

所以這個地方,他已經這些事情做好了,表達了這位菩薩已經在日月淨明德佛這個時段,二輩子在一佛法中受教,他所做一切無不都是供佛。因為受佛教,如佛教育去付出,這個受教就是供養,讓佛歡喜了;將他的法入人群在人間,人間度眾生回向回來,佛很歡喜。

這個法,在外面所做的事情,那就是八萬四千,表示無量,很多。用法入人群,用法成就一切眾生,佛歡喜,供養。佛已經過去了,他就是莊嚴去教育,也是要這個身體,所以這個身體已經所付出,這也是法的供養。這種八萬四千功德也是身所造作,不論做多少事情,有身體才有辦法做事,所以所做的一切,就是在這個身體,身體來表示供養,表示虔誠的禮節。

「禮者,理也」,用禮拜、恭敬的尊重,從內心要表達出來那個虔誠。僅僅用身體禮拜做一切的事情,覺得還不夠,上輩子是灌香油燃身,現在佛陀已經入滅了,他還是表達那分內心最恭敬的供養。現在就是燃臂,就是燃手臂這個地方,燃臂來供養。

35:01⊙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七萬二千歲,燒臂表善念。七萬即表七善功德。二千即表真俗二諦。

「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用長時間,這個長有多長?「七萬二千歲」。這就是表示長時間,用這個「燒臂表善念」,就是很長的時間,這個善念。「七萬(即)表七善功德」,大概歸納起來是七種善的功德。而「二千」,「二千」是表真、俗二諦的真理。這個七善法,什麼叫做「七善法」?

36:20⊙七善法:
一、時節善,即初中後善。
二、義善,法華大教義善。
三、語善,法華巧說義善。
四、獨一善,純無染雜善。
五、圓滿善,明世出世善。
六、調柔善,清淨潔白善。
七、無緣慈善,心不攀緣。

第一「時節善」,時節是時間,時時、時時。常常在告訴大家,時間要珍惜,時間分分秒秒,都是讓我們為善的機會,時間會成就我們一切的功德,時間會成就我們一切的好事,時間好好把握。所以時間分分秒秒沒有離開善,這叫做「初中後善」。

起這念心的時候是善,在進行中,這個善不間斷,所以中、後,做到最後人生的最後還是善,所以叫做初、中、後善。這叫做「時節善」,「時節」意思就是時間年年、歲歲、月月叫做時節。這個時節在初、中、後善,起一念心,與過程中到人生的最後。

第二是「義善」,義善就是道理,善;內含的道理,這個善沒有離開「法華」。《法華經》「大教義善」,因為《法華經》具備所有一切小、中、大;小乘、中乘、大乘一概包攬。所以法華就是大教,大教義善。法華也有教我們從頭開始修行,開始修行的方法;也有教我們到行菩薩道頂端的成佛,這在《法華經》當中的教法已經完全。所以第二「義善,法華大教義善」。這個法華的大教當中所含之善的意義。

~證嚴上人講述於2020年7月17日~
※全文、中英字幕影片:https://www.daai.tv/master/wisdom-at-...

#妙法蓮華經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