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 - 策勵其心 志定安忍 - 20240822 第1747集 (ENG CC)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 - 策勵其心 志定安忍 - 20240822 第1747集 (ENG CC)

❤️觀看溫馨提醒:
1.取消英文字幕,請按一下「設定」(螺絲帽)圖示 ,點選「字幕」 → 關閉。
2.中英字幕版,請進入大愛電視官網該影片下方之「下載」點入觀看。

00:00 策勵其心 志定安忍
00:53 ⊙安即不動,定住心思,忍住耐力,持修勤行。惟當自勉,安然不動,策勵其心,志定安忍。

各位,用心、住心聽,安心,心安下來萬事具足,在我們的身、腦中,所以要安心不浮動,身、心要停住下來。我們若能將心安住下來,我們聽法,心才能夠自在法法入心、入腦,時時回憶經文的含義,含義的內容,適應在人與人之間用,這是很重要,聽經的要領就是在此。所以安住心思不可有雜念。

所以「忍住耐力」,對人、對事,我們要有耐力,人家是怎麼樣,有形色、聲音,他是什麼形?是輕柔、善待,或者是粗暴、惡劣的形態?在我們眼對色,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要如何?惡形、惡態我們就是一個「忍」字。什麼叫做惡形?什麼叫做惡態?不要太用心去分別是惡的形態、是善的形態,不必太過於去分析它。所以我們還是一心,人,就是人,我們記著自己,自己待人是如何對待,是要對自己修行。

有修行的人,看人,人人是佛。他的粗聲、惡氣、惡形,我們是修行人,外境,眼睛看到的境界,耳朵聽到的聲音,什麼樣的惡聲、惡形。因為我們修行,「持修勤行」,我們在修行,那些聲與形在一個修行者淡而化之,沒有什麼。這是他生來的態度,不要將他當作他是惡。

所以我們要用定心的思惟,安心對境自然事事忍,「忍住耐力」。看什麼樣的境界,聽什麼樣的聲音,我們這念心都是安住,安住在忍耐、耐力,所以叫做「忍住耐力」。就是要專心,「持修勤行」,好好地把握,要好好堅持我們自己,用心在勤行道,所以「持修勤行」。

這唯有我們自己,「惟當自勉」,沒有人有辦法鼓勵我們,就是我們要自動自發,自心志立定方向。所以「惟當自勉,安然不動」。自己既立志,外面的境界不會動搖我們。所以「策勵其心,志定安忍」。自我鞭策,好好將心定好,這個志我們的志都是堅定,所以名稱叫做「安忍」,我們不是很刻意忍,是淡然、安住,這種「志定安忍」,這個境界是很不容易。

就像常不輕菩薩,他修,修得心不動搖,修得心沒有分別相,唯有佛,其他全都是佛,這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修行過來。先安心,安則不動,你心既然安下來,就是沒有再搖動。我相信佛,佛就是我的引導者,前面注意在引導者,言行所教導我們,相信法,我們安住,安住我們的心,所以我們若能這樣,心安住了,思惟想法就不會偏差。所以「忍住耐力」,這個功夫,自然所修得,所修。

我們常常說,修行、修行,而修行是要修什麼行,就是修於我們聞法持在心中,沒有讓它漏失掉。我們過去不是有一段很長時間談過無漏法,「無漏」就是法聽入心來,沒有漏掉。我們凡夫永遠都是凡夫,聽,我們都有在聽,聽進去就漏掉了,這耳聽進去,這耳就漏出去了,所以常常都是在一知半解。這就是我們修行,所以要用很長的時間,立定我們的心志。

聽法不可漏掉,若漏掉,我們就要再用加倍時間用功,那就延長了我們成就佛道的時間。不過,修行本來就是很長,我們只是盡心力要如何安住心,這個耐力我們大家就要加強,「持修勤行」,要運用出聞法無漏,聽進去,不要漏掉了。所以「惟當自勉」,自己勉勵自己不可浪費時間。

我們能在什麼樣的環境安然了,我們安了,什麼環境對我們來說沒有差別,所以「安然不動」,心隨境安。這種「安然不動」。「策勵其心」,好好鞭策我們,自我鞭策,自然就志定安心。如常不輕菩薩,他看到人就像在對人祝福:「你將來行菩薩道會得成佛。」是,最怕就是我們不願意行菩薩道,雖然出家了,還停滯在世俗,這就很可惜了。出家要有修行的形象,要有修行的心,堅心,內心堅定,外在要有修行的威儀,這就是身心修行,修行者不能沒有。

但是末法,末法的時代雖然有看到,看到形、那個像,看到佛像,現在很多就用佛像,古代的佛像被毀掉,荒蕪掉了,應現在人的心態,將它拿來當缺陷美。頭,久了就斷掉,他們就這樣將它拍下來,就這是什麼朝代的什麼佛,他們就這樣將古代的像,年久腐化掉了,用這樣大家收藏藝術品,將它變成藝術品。這種形象也破損了,年久月深,像法一直一直到了佛像也被毀掉了,荒廢掉了。

我們就知道時間過得真快,像法正興盛之時,那是到處都是像,造佛像功德大,大家都歡喜布施、造佛像,所以有一時期很興,佛的教法興,興盛在造佛像。所以對法,正法是佛在,就這樣聽法,直接就聽法了。佛滅度之後,大家思慕佛,也有人就提倡將佛像修起來,「修建佛像你的功德會很大,有福又有慧。」凡夫聽,「我要增福,我要修慧,多少錢我敢花。」所以雕塑佛像,這就是正法之後的過程。

有佛像前,還有在說法,大家建塔、造像功德大,「如是我聞」佛說、佛說,其實這是佛住世過後,有人虔誠要造佛像來表達思慕之情,變成了人人造佛像功德很大,感情不同。這就是時代變了,就慢慢信仰的方式也已經蛻變了。

這段一千年的像法時期過去了,又開始轉於末法。末法已經這些像腐蝕掉了、毀壞掉了,但是還知道三寶,佛法還在流傳,但是變樣了。有法,我聽,能夠用下去嗎?愈來愈淡了,愈來愈傳愈差了,所以這個佛法變了,修行的人也變了。因為已經不真了,已經是虛,已經虛了。

常不輕菩薩就是在這個時代,像法轉進末法這個時代,所以他面對的是這麼多,說是修行,有形無實,這些修行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只是一個名稱,生活一直接近世俗,粗言粗語不顧形態,習近世俗。在這樣的情形下,常不輕菩薩要如何來度化這些人呢?

說的法沒有用,所以他就用這樣見人禮拜,虔誠、稱讚。汝行菩薩道,當得作佛。就是這樣不斷不斷提醒大家:「要行菩薩道,未來一定會成佛。」用這句話這樣不斷反覆,見人就禮敬,見人就讚歎,讚歎又禮敬,這樣一直來。不論是近的或者是遠遠看到人,他也追去那個地方向大家頂禮,向大家祝福,長時間反覆就是這樣。

在這樣的情形,所得到的、反應的,那就是貢高驕慢的人這種濁氣很重的眾生,這些人不只是不接受他的祝福,反過頭來,「煩啊,很煩!」惡聲惡語拒絕。他再進一步再叫:「我也不敢輕視你,你一定會當得作佛。」讓人覺得嫌之極,就會將他推開,就會打他,用棍、石頭等等傷害他。

他還是一樣,這種心,心不去感覺人家對他如何,那是很自然,這種的心態是忍嗎?已經忍能無忍,忍到並沒有在忍了,這是很自然,要修行修到這樣,實在是不簡單。

我們要自己好好自修,不在人群中,自己一個人也得要好好思考,什麼叫做忍?忍在人群中嗎?是。那應該要忍於自己,自己要先時時自忍,才有辦法去忍他。我們要用心去思量。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25:29 ⊙「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這是前面我們說過的經文,這種厭棄的人那個心態,以及被罵、被打,心無掛礙這種的功夫,我們要好好學習。接下來再說:

26:29 ⊙「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我們就知道,因為這位比丘,「以其」就是這位比丘,「常作是語」,常常就是這樣說,說什麼?說:「汝等皆當作佛」,「我不敢輕視你,因為你們大家將來會作佛。」常常說這句話,所以這表示:「意表信者深信」。

27:37 ⊙以其常作是語故:以是比丘常作是語。常作是語故:意表信者深信,勤行不休。

這就是常不輕菩薩相信,很相信,不論這些人現在是如何,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一時,這個時間迷失在世俗。佛說人人本具佛性,既然是人人本具佛性,總有一天他還是會回歸本性,修菩薩行,最終成佛。這是常不輕菩薩,他的忍是一字「信」,相信佛所說,人人本具佛性,而且信是深信。所以「意」,這意思是表示信者深信,常不輕既信了,就是深信。

「勤行不休」,這個法,他就是用在他自己的身上,人人本具佛性,相信,相信人人當來能夠成佛。這就是常不輕菩薩信佛所說,眾生皆有佛性,人人可成佛,他這樣深信,就勤行,很認真,這樣很殷勤,就是要去實現這項,去讓大家知道人人本具佛性,只要你們行菩薩道,你們就能夠成佛,所以:

30:31 ⊙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彼時增上慢四眾之人,毀訾不止。彼比丘猶然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故號此比丘名常不輕。

這些增上慢的比丘,四眾弟子,常常、常常看到這個人,常常聽到同樣的話反覆,所以大家:「到底他是什麼名字?」不知道。那位「常不輕」的,就是同樣的道理。

因為這位來自何方?現出家相的比丘為什麼到處去膜拜?到處向大家就是說:「不敢輕視你們,因為你們將來會成佛。」長長久久,經過多年,不知道他從哪裡來的比丘,就只是一直說這句話,他是什麼名字?不知道。但是就是那位「常不輕」,就是他的態度來取名,叫做「常不輕」。

所以「常不輕」,不是他自己取的,是那些人,罵他、打他的人,拒絕他、向他讚歎的那些人,對他叫出來「常不輕」。所以「彼時增上慢四眾之人,毀訾不止」。給他這樣的名字,常常就是罵他、毀謗他、糟蹋他。「常不輕」他還是不受影響,如如不動,「常不輕就常不輕啊,我就是不敢輕視你們。」所以就是這樣「常不輕」。

所以「彼比丘猶然唱言」,「彼」就是常不輕,還是再:「你們怎麼罵我,怎麼為我取名都不要緊,我還是還是猶然故我,同樣對你們相信。因為我相信佛,所以我用這個行來恭敬你們。你們罵我,我也相信你們,相信你們能夠成佛。」總是彼此之間這種的對待,那就是同樣的道理。我們了解,這些人不斷來毀罵,他不斷還是用輕柔的態度付出、回應。

所以「彼比丘猶然唱言」。「彼比丘」,那就是那位「常不輕」,這位比丘同樣這樣被人打,走得遠遠的,也又再向大家大聲喊:「我不敢輕視你們,你們都能夠作佛。」就是這樣,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就是這樣,大家為他取名叫做「常不輕」。

35:41 ⊙以上意述常不輕對境不生心加能忍,身害能受,及善名緣起。常被罵詈,或受杖石,經歷多年,不生瞋恚,仍一心深信眾生皆當作佛。

所以,以上那段文,「以上意述常不輕對境不生心」。常不輕對境不生心,這就是足夠我們學了。我們要如何訓練,訓練到喜來不樂、惡來不驚,這種對境不動心,我們有辦法做到嗎?或者是長時間處在對他反對,反對、罵辱、恥辱他,他還是安然自在,這種的功夫,我們有辦法嗎?這種「對境不生心」,談何容易。

這一定「不生心」,一定要從開始的初功夫,那就是要忍。要先學忍,忍外面的環境,忍到那個環境變自然,不是環境變,是我們的心變,變被罵是很自然。所以「能忍而無忍」,能忍就是對境,我要再忍,我要再用功,要再忍,一直忍到環境沒有變,我們的心不動。

不只是忍,就沒有什麼可忍。外面這些環境,大家罵人、罵人好像是一種互相對話,普通的話而已,那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所以「忍而無忍」。這有什麼可忍,沒有事情,沒有東西可忍,就是平常心。修行如常,面對境就是這樣。」所以忍而無忍,不是「忍無可忍」,是「忍而無忍」。忍,這哪有什麼可忍,就沒有事情要忍什麼。總是對境不生心,這麼惡劣的環境對我來說,這沒有什麼,所以忍而無忍。

「身害能受」。身體若是被損傷還能夠忍受,「這也沒有什麼,打我會痛,讓我身體受傷,我會好,這不用計較,沒有什麼叫做忍耐。」這就是自然,很自然。「及善名緣起」,所以大家已經給他一個很準確的名稱,這就是他的名「常不輕」,已經命名定下來了。

「常被罵詈,或受杖石」,棍子、石頭,「經歷多年」,能讓人為我們取這個名,就是這樣的過程,經過好幾年。歷多年「不生瞋恚,仍一心深信眾生皆當作佛」。這就是還是一個「信」字,不論眾生多麼惡劣,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有因緣聚會來時,他會反省過來,會向好的方向行菩薩道,有成佛的機會,所以應該深信眾生能當作佛。這就是常不輕菩薩的相信。

42:14 ⊙此已攝盡忍辱、精進等波羅密。而其心中、目中,只見有佛,不見眾生。實能契於即生即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境,更無一相之可安立,其清淨為何如也。

~證嚴上人講述於2019年10月22日~
※全文及中英字幕影片:https://www.daai.tv/master/wisdom-at-...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