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 喜傳法樂 舌根功德 - 20240621 第1703集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 喜傳法樂 舌根功德 - 20240621 第1703集

00:00 喜傳法樂 舌根功德
00:53 ⊙自在輕安善逍遙,逢人歡喜傳法樂,修持經法滋長慧命,獲法喜精髓微妙法。

用心,多了解。歡喜,是在歡喜什麼?從自己內心不斷喜悅的心,從心湧出,這個自在,很自在、歡喜。這是從輕安,輕安就是心無粗重,沒有粗的煩惱,沒有重的困難在內心,心就是這樣很自在、很輕安,又是含著那分的喜悅,這就是「善逍遙」。沒有不好、不如意的事情,那叫做善。

人生就是這樣,應該是最快樂,無憂無慮,沒有不如意的事情,每天就是這樣自在輕安,這真是樂逍遙。想要樂,總是沒有惡就樂了,所以「善逍遙」。就像這樣與人無掛礙,這就是「逢人歡喜傳法樂」。我們與人沒有瓜葛,卻是與人有的是好緣,所以看到人我們就要傳,傳法,因為我們逍遙、我們自在。

逍遙自在的方法是要靠什麼呢?我歡喜。靠什麼來歡喜?聞法歡喜,道理通達,沒有憂愁。就像這樣的法喜。有人會看到說:「過去看到你是愁眉苦臉,現在為什麼看到你這麼逍遙自在啊?」我們就趕緊與人來分享。

或者是不必人家問我們,我們就說:「來啦,你最近是怎麼了?看你的心情重重。」「唉呀,我是有遇到什麼困難……。」聽一聽,「沒有啊,這哪有困難呢?我的過去比你更難。」「如何度過呢?」「看開了,放下了!」「要如何看開?如何放下?」

「佛法,佛陀的教法,道理條條是通達,世間沒有過不去的苦難,只要你將心放輕鬆,將人事不要一直往不好的路去走。一個人對我們有什麼瓜葛,不要想壞的,我們就盡量來想這個人曾經對我有幫助過,對我這個時間用這樣的態度,對我幫助更加大。」「這哪會是理由?這樣的人,他是什麼時候幫助你呢?多久的事情?現在對你這樣,哪有再更大的幫助?」

「有啊,過去有一段時間,我在那裡迷路的時候,他為我指點,說路是要從那裡走。我知道了,原來我只是一個方向不對,所以為我指點一下,我往那個路去,果然我得到貴人了。從此我一輩子一帆風順。這時候看到他,當然我要感恩他。」

人家就會再問他:「你感恩,而他這時候對你這樣,是不是很不公平?」就說:「這是讓我看見人間,雖然過去對我,現在我對他,他不能滿足,又來用這樣的方法。果然,以你們看起來是這麼不對,我的感受是很感恩。」「又有什麼可讓你感恩?」這是兩個人的對答。

他就說:「有啊,學佛的過程中有『增上緣』與『逆增上緣』。」「什麼叫做『增上緣』?」朋友這樣問,他說:「就是我在迷茫的時候,他點醒我,指出我方向走,我遇到好人,那段就是我的『增上緣』。我若沒有他那個時候,為我指一條路,我沒有今天,這個恩我永遠都在。」

「他現在是對你這樣。」「所以我要更加感恩他,因為佛經中說『逆增上緣』,儘管我這時候如何對待他,回報感恩,他無法感覺到,這是佛法所說的可憐憫。所以我現在是用感恩、憐憫的心來陪伴他、來幫助他。無論如何,我總是用我曾經歷過的事情,接觸到佛法,佛法的道理,有因緣、有譬喻……等等,我只好就是這樣來陪伴。我自己知道我與他的因緣,我陪伴他,我可以用種種方法譬喻給他聽,了解佛法。」這就是人與人之間,

有的人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是現在說的這段是一個迷、一個醒。醒悟的是接受佛法的人,雖然旁邊的人替他忿忿不平,醒悟的人他自己很清楚、知道,所以他回過頭來告訴他:「我很清醒,我是因為這樣這樣,我得到佛法,所以我心自在輕安,善逍遙。我用善來對待人,我這時候很逍遙自在,我只是抱著一個心,見到人,培養這分歡喜心,因為我心中有法,我光看到人就一直想要用機會與他分享佛法,分享我的歡喜。所以我看到你,我也要向你說佛法,因為我沒有你想的這麼委屈,我是這麼輕安自在。」回過來,他將他度化過來,這就是人生。

我們若遇到人,雖然我們看:啊,很不公平。我們就不要說,一下子就說:「這對你不公平。」因為他接受的人輕安,所以我們應該就是讚歎他:「你是得到什麼法?你用什麼方法來克服?你這樣,人家對你不公平而你能夠這麼輕安自在,你用什麼方法?」我們用請教的來問他,不要說:「這樣是對你不公平,你應該……等等。」這就是我們要學的道理。

看到的人是這麼輕安自在、這麼歡喜,見到人就要傳法。我們聽起來,這種人格,難道不是我們所尊重的人呢?這就是我們如何來選擇朋友?如何來對待人?在這當中我們就能夠了解。所以要了解的,就是用法,還是法。法要從哪裡來?修持經法。

因為經是佛所說,二千多年前佛陀徹悟人間萬事萬法,無量人間法,出世間的道理,所以他從出世法就是真理,這樣再入人群來講出了出世的道理,再來勸人人處世的方法。所以處世方法就是要從道理上教我們。我們若不懂得人間法,如何來對人,如何來做事,這樣就無行可修了。

修行就是要學會做人;對人、對事、對物,這就是修行的過程。對人、對事、對物若能清楚,這就是有修養的人,這就是依教奉行的人,這叫做持經法的人。因為他有持經,用這樣的法已經是滋長慧命。他若沒有智慧,他哪有辦法對人間;人與人之間是這樣的不公平,卻是他可以從法化解。

不論是面對著兩舌,剛才那位旁觀者再怎麼用不好的來形容,他是兩舌,將那個人的事情來說給這個人聽,幸好這個人明道理,反過來用道理來說服他。要不然常常對人說:「我替你抱不平。」這不是對的事。就要很清楚,冷靜勸人和。有修行的人,慧命在增長,哪怕是有人來告訴我們:「我對誰真的抱不平。」而我們能很冷靜,勸這位、說服這位,兩邊都讓他們和好。這就是為人間調和人間事,也是淨化人心。常常在聽的道理,其實都是在人間之中。

所以「修持經法滋長慧命」,因為我們輕安、我們逍遙,因為我們逢人歡喜傳法,這全都是經過修持經法,已經得到法來滋養我們的慧命。我們的慧命在成長,因為這樣我們「獲法喜精髓微妙法」。我們得到法,那種的微妙在我們內心發揮效用。

不知道我用這樣的方式來說明,大家能了解嗎?了解我們做人,哪怕有經過困難,人家有意無意給我們一個明確的方向,不論他是抱著好心來為我們指方向,或者是無意中為我們指一個方向,總是讓我們走對路了,我們都要心存感恩。

這種的感恩心,回過頭來你回報,回報給他多少,他都還不滿足,還要對你怎麼樣,又有產生其他的人這樣來替你忿忿不平,是不是我們會被他捲進去,本來無事,因為又有第三個人替我們抱不平,這樣的人說話,我們會受他影響嗎?會開始對那個人,我們起不滿的心嗎?若這樣就是人事複雜了,本來是這麼簡單,因人而複雜。

我們若是簡單的心,面對著人間事都這麼簡單,永遠就是在「自在輕安善逍遙」之中。因為我們得到的就是「法喜精髓」,是微妙法,在我們的內心不斷在滋養我們的慧命。若有得到法,我們的慧命就是法在滋養我們,所以我們每天都是這樣的歡喜,每天都是講這樣的法。這種歡喜傳法樂,傳出了,「我很歡喜,我遇到事情我很輕安、很自在。」這種「持經法滋養慧命」,你才有辦法去傳法,要不然自己都不歡喜了,你要如何傳法給人呢?自己得法都不受用了,你有什麼法可傳給人?

所以,這段文你們要用心放著去體會,用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面對著道理,我們會合,如何來與人說話,這也是舌根的功能,請大家要用心。我們有佛法,我們又有法可說,要靠我們的舌根。我們的思想正確,我們的舌根如果動了,是要說法,不是用來吃甘、苦、酸、澀,不是。我們是要用來說話,說對人間有益的話,所以我們要很用心體會。前面的經文就這樣說:

23:43 ⊙「諸天、龍、夜叉、及阿修羅等,皆以恭敬心,而共來聽法。是說法之人,若欲以妙音遍滿三千界,隨意即能至。大小轉輪王、及千子眷屬,合掌恭敬心,常來聽受法。諸天、龍、夜叉、羅剎、毗舍闍,亦以歡喜心,常樂來供養。」《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我們剛才說過的「樂」,那就是慧命,我們傳法樂,傳法讓人快樂。後面就是「樂」,樂法。「諸天」,那就是很多不是人間的人,就是諸天人要來聽法。不是只有天人還有龍神都來了,有阿修羅等等,都是用恭敬心來聽法。所以能夠這樣,說法的人就不論他的聲音,所說的法就化為妙法、妙音。所說的法不是只在這裡說、在這裡聽。在這裡說的法,也會很快就傳遍,傳遍在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就是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這樣叫做「三千世界」。在這個三千世界,因為法的微妙,從天龍八部全都會歡喜來,來的目的就是聽法。這就是佛法的奧妙,你說得對,歡喜,法化成了音聲,音聲來讓很多人有一個方向,就四方八達天龍八部這樣合起來聽法。

「大小轉輪王」,轉輪王他就是統領天下。超越人間大福的人,這叫做轉輪王。轉輪王有大、小轉輪王,有大王、有小王。所以「及千子眷屬」,這全都是他的眷屬、子孫等等,很多很多全都來了。全都是用恭敬心,「合掌恭敬心」,常常都是來聽法,「常來聽受法」。

你們讀哪一部經都會看到天龍八部,都是在道場聽經,他是世間的護法者,這個法需要保護,他們都能夠現身在法會中,「常來聽受法」。諸天、龍、夜叉、阿修羅等等,他們都用歡喜心來,歡喜來聽法。「常樂來」,常樂就是很歡喜,常樂來聽法,同時也是來供養,用他們的行動護持佛法來供養。接下來這段經文就這樣說了:

29:20 ⊙「梵天王、魔王,自在、大自在,如是諸天眾,常來至其所。諸佛及弟子,聞其說法音,常念而守護,或時為現身。」《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29:50 ⊙梵天王、魔王:梵天王,人間修善大福力生為色界主。魔王居欲天頂。其權實不同。實即天魔,真邪見者。權即菩薩,變化現身,考試行人令堅道力。

我們要知道「梵天王」是「人間修善大福力生為色界主」,色界天的天主。魔王,若說到魔王,我們就會覺得世間種種的事情有了障礙,我們都說,「唉呀,魔障,是魔來障礙。」這個魔也就是煩惱魔。魔,就是我們在修行,即使修善行的人,他有福,但是還是福中帶著煩惱,所以這個魔隨著福也會增長。

魔王就是說生在天上還是帶著煩惱去,還是有煩惱,像阿修羅,他有天福沒有天德。但是阿修羅,他是自己愛發脾氣,而魔王就是很怕人脫離三界。所以若有人要修行,他就會來困擾。佛陀將要成佛的時候,也要先降伏魔。因為將要成正覺之時,那裡有現很多很多的境界,而這個境界在哪裡呢?在這個心,在心、腦中出現出來,很多會誘惑人,層層的欲念、境界現前,自然會誘引你脫離清淨。那個一念心若染污了,那就是清淨念整個都被破壞掉了。

這個清淨,最重要的就是怎麼樣的方法,魔來的時候,我們有那個能力將他推開。有的時候,我們要選擇這件事情要去做,卻是後面一個念頭:「困難啊,何必呢?」等等,「何必去做呢?」「是為什麼要讓?」這些都是想起來,那種那個魔念,明明我們應該要去做,當中若有一項障礙我們,讓我們這樣在那裡卻步。

你能夠利益人的事情,你應該做的事情;你要說,這個法你應該要追求,卻是你在這當中,就自己的內心起懈怠。或者是有人一句話讓你停步,這都是叫做魔來障礙。但是,這樣的魔,他也有修福。總而言之,就是有在修福,卻是沒有去除煩惱,佛法沒有真正入心,只知道造善會得福,不知道佛法去除煩惱,所以這叫做魔王。

魔王他在欲天裡,希望人人與他一樣享受欲樂,所以有人要修行、要斷煩惱,要全部清淨,超越三界,魔王一定會出來困擾。你付出無所求還要再感恩,有時候也有種種的障礙,所以常常說慈濟人不簡單,有辦法做到「三輪體空」,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這樣就能夠脫離魔障。

44:09 ⊙自在、大自在:自在,即化樂天,以福力化現,而自受樂。大自在,即他化自在天,化由他力,名為他化。而於其中得大自在。又色究竟,亦名大自在,即摩醯首羅也。

45:44 ⊙如是諸天眾,常來至其所:如上所現欲色無色三界諸天,常為法故,至法師所。

46:56 ⊙諸佛及弟子,聞其說法音,常念而守護:諸佛即是妙覺世尊,弟子即是三乘聖眾,聞法音時,常來護念。

47:59 ⊙或時為現身:現身有一切現,即是見佛色身。理現,即是解佛法音,名見法身。

48:26 ⊙善持是經,則所說諸法即攝遍十法界,舌之功德殊勝如是。

50:12 ⊙五舌之用,文不明顯,能作六道語,即肉、天二舌。能作二乘語,即慧舌。能作菩薩語,即法舌。一時互用,即佛舌。舌根功德竟。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9年4月3日~
※因字數限制無法完整刊出,全文請見:
https://www.daai.tv/master/wisdom-at-...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